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谈谈音响调整的参考标准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7
8
»
/ 13
下一页
查看:
38574
|
回复:
122
谈谈音响调整的参考标准
[复制链接]
查看:
38574
|
回复:
122
发送短消息
UID
119735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HAYDN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366
积分
46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2-10
HAYDN
论坛博士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09:10
|
只看楼主
在此谈谈调整音响的一点感悟。音响的调整必须确定一个参考。现场是检验音响的唯一标准,这一点与
hifi
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经常到自己方便去的音乐厅找听感是锻炼所谓“金耳朵”的最佳方法也是唯一途径。
不同的音乐厅虽然声学特点不同,但区别主要是音色,而定位、层次、质感则不会有太多差异,这正是音响调整最重要的。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聆听位置。每个音乐厅都有“皇帝”位,较偏或较高甚至面对指挥的反相位,听到的效果是极为不准确的,易产生误导,不可以作为参考标准。当然乐团、指挥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因此,若能碰上世界一线乐团的演出,哪怕节衣缩食也要买到好位置的票去聆赏。与其说是锻炼耳朵,其实是记住现场的表现,通过聆听不同编制的现场演出,从而建立正确的听音参考标准。
家中的音响,按照常规的摆位,两只音箱的连线应该形成台口,乐团在后面展开,结像出音场形态。而少数要求贴墙摆位的系统,结像会突出。层次、定位、乐器质感、形体比例是与器材档次和调整水平相关的,音色则与品牌特点有密切关系。音场的大小由听音环境决定,穿墙破壁是不现实的,能将音场装满听音空间应该已是极限了。而投资、调整,一切折腾到最后可能都会集中在低音。什么下潜、量感、震撼等弄得人们晕头转向,甚至被误导的把驻波当作低音。而音乐厅现场从未有什么裤脚生风、地动山摇的感觉,而是清晰且有节制的低音铺垫且毫无干扰,似油画的底色一般。
欧美设计师几乎都以各自喜好的音乐厅、乐团的声音作为参照,故制作、调整出的声音风格迥异,才会有什么英国声、美国声的区分,无论是费城还是伦敦,声音都是美妙的。音响是技术与文化结晶,也是那些看似空壳的器材而声音却远超那些只注重重量、材质或所谓技术产品的根本所在。
有了参考标准,器材搭配、调整,包括发烧友之间的交流就有了方向。区别只在于因系统特点而出现的音色不同以及还原现场的多少而已。可以避免因器材、线材的盲目对比产生误判,进而不停的更换,造成精力、财力的无休止的浪费。
上述观点不妥之处望各位指正。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27 21:51: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3682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我爱国产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223
积分
273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6-27
我爱国产
论坛博士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09:21
|
只看该用户
是呀,多听现场才是王道!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3214
精华
118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eric
组别
版主
生日
1970-02-01
帖子
42515
积分
20049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1-07-26
eric
版主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0:00
|
只看该用户
好文!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509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竹戴雨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187
积分
382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12-29
青竹戴雨
论坛博士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2:27
|
只看该用户
非常有实际内容的经验之谈,赞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56511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guoguo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37
积分
242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5-12-10
guoguo
论坛博士后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3:52
|
只看该用户
学习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9735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HAYDN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366
积分
46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2-10
HAYDN
论坛博士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6:07
|
只看楼主
感谢版主和同好的认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4957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shen3210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357
积分
133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11-26
shen3210
论坛博士后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6:53
|
只看该用户
我有时会受到自认为是金耳朵的朋友邀请到他家听音响,碰到不敢苟同的,但又不好意思说,只能建议他多到音乐厅听听真乐队的声音。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0510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无难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3446
积分
373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7-06-26
无难
论坛博士后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8:07
|
只看该用户
这个问题还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软件的高保真问题,就现在很多新发行的唱片而言,大多数经过各种调音润色,已经失去了现场演奏效果的自然度了,听起来也不算难听,相反很多人会觉得好听,但其实是不正确的声音。
倒是老的黑胶唱片的现场感很不错,所以即使要对自己的系统调音,对唱片的选择也不可不查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5599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自然而然2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57
积分
60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5-11-13
自然而然2
论坛博士后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19:35
|
只看该用户
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录音都以指挥位聆听为标准而制作的。我们该还原录音本意呢,还是自己在前排的感受?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9735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HAYDN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366
积分
46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2-10
HAYDN
论坛博士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1-13 20:36
|
只看楼主
回复 9# 自然而然2 的帖子
若按照三三一或三一七比例法摆位,两只音箱的连线为台口,乐团在音箱后展开,定音鼓或大鼓的位置在最后排,与音箱连线的距离是音场深度。管乐器在音箱中间位置相对稍后,弦乐位于两侧相对略前,表现出音场的宽度。若测试协奏曲,独奏乐器位于近台口处,乐团则在其后展开(人声相仿)。唱片录音、混音不同,加之听音环境,故表现也不尽相同,但调整像指挥位置听音肯定是不舒服的。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7
8
»
/ 13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软件交易
音乐唱片
硬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