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音响调整的参考标准 [复制链接]

查看: 38578|回复: 122
21#

回复 19# Peterlo2011 的帖子

感谢兄推荐的好片。介绍几张我调整常用的片,供兄参考。
1.EMI梅纽因介绍管弦乐团。梅纽因位于正中,介绍每件乐器(德语),随之乐器以不同演奏方式依次呈现,乐器的定位、质感、形体比例一流。既可以用于测试又可复习管弦乐团的编制及各种乐器的音色。
2. TAS排名第一的阿诺德英格兰舞曲。1-5轨,音场、定位、层次极为清晰,尤其是齐奏时低频乐器的种类、位置鲜明突出。
3. EMI塞尔指挥马勒的少年魔角。第1轨,开始时三声渐强大鼓,是目前我所听过最好的低频录音。但若器材调整有问题,这三声大鼓可消失于无形。同时狄斯考、施瓦茨科普夫的定位准确、人声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TOP
22#

很用心的帖子。谢谢分享。

某些观点不太认同。有时间也展开来写一写。。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

回复 22# 镁声绕梁 的帖子

共同交流、学习,谢谢关注。
TOP
24#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1/14 0:25:00 发表
推荐几张调音碟,小提琴:妈妈教我的歌。这张碟的要求系统的音乐味很高,播出来琴声厚润不粗,不能薄,像唱歌一样悦耳,低频要十分松,钢琴的低频线条要清晰,要听到低频的泛音一圈圈的涟漪。此碟能放好,基本上小提琴已经可以通吃了。协奏:阿劳的贝多芬第五钢协 此碟考验中低频,第一乐章钢琴响起堂音丰富,琴键清脆不刺耳。低频也要求十分松才能开扬,就这个低频80%的系统都好难过关,放好此碟系统可以有70分。终极考验:普列文emi的仲夏夜之梦,以上所说的都需要有,难度是第一乐章分离度,要清晰不能乱不能吵耳,说来简单,调起来十分难。放好了系统基本上90分。至于人声我觉得能放好70分的碟人声已经小菜一碟了。小弟的系统刚搭起正在朝70分努力。呵呵。




这个调整方向貌似跟LZ的调整方向不一样
TOP
25#

乐器位置较客观,其它的较易有主观成份。两者都OK话就对自已口味,又对应客观了。
TOP
26#

回复 24# szlghyj 的帖子

能理解兄的意思。将现场作为参考标准,也不是脱离音响自身特性的,三频平衡、脱箱、音色、乐器质感、形体比例、定位等HiFi要素的调整,是一个现场与器材调整反复细酌的过程。 Peterlo2011兄应该也是针对这些HiFi元素进行调整。
最后编辑HAYDN 最后编辑于 2016-01-14 13:32:51
TOP
27#

回复 25# Real 的帖子

兄主、客观说的对。但欧美乐团的摆位也是不尽相同。听完当前有相对参考价值的演出,然后找出相同曲目,接近版本的唱片去对比,去修正自己对音色、质感等难以描绘的主观感觉,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系统能还原出多少,可否有一些模样了以及改进方向。最终接近现场是目标,妥协是必须。
TOP
28#

原帖由 HAYDN 于 2016/1/14 12:42:00 发表
兄主、客观说的对。但欧美乐团的摆位也是不尽相同。听完当前有相对参考价值的演出,然后找出相同曲目,接近版本的唱片去对比,去修正自己对音色、质感等难以描绘的主观感觉,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系统能还原出多少,可否有一些模样了以及改进方向。最终接近现场是目标,妥协是必须。


的确是是不尽相同



TOP
29#

用几只不同类型的有附图的检验下,其余黙认好了。
TOP
30#

回复 28# szlghyj 的帖子

13#的图是美国团常用的,28#的图则是欧洲团常用。还有大提琴、低音提琴在左后的等多种摆放,一般是根据指挥、乐团的习惯以及对作品理解。故不要怀疑有些唱片中乐器出现的位置变化,大多不是录音问题或器材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