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son 在 2005-12-26 14:11:20 发表的内容 JWANG的分析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果要分析一个信号是否削峰一定要对信号进行水平放大观察其波形的形状。何谓削峰?一个不失真的正弦波信号,波峰波谷应该是圆的,而削峰我们看出是平顶的(就像JWANG贴出的最后一张图),而声音反映出来的则是我们听到的所谓“拆声”。
而felixcat兄在COOLEDIT没有作水平放大所看到的平顶现象只能够说明在制作过程中作了限幅处理。为什么要做限幅处理?如果大家试过把DVD的音轨抓取转为WAV就一定知道,如果在不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拆声”,由于DVD是2496的音频格式,在动态范围上远远大于WAV的1644,由于超出动态范围所以WAV在这时候削峰了,反过来说用2496格式录音的转为1644的CD格式时候一定要做限幅处理。 |
我觉得有异议的朋友很有必要把我前面写的语句仔细看一遍,我从来都没有说过测试出来的图像是属于“削峰”(否则的话,我一早就用这个词了)。事实上CoolEdit在“Statistics”一项里即给出“Possibly Clipped Samples”的数据,我之前都说过,《龙迹》左右声道的最大电平都在-0.49分贝而非0分贝,所以怎么有可能会有“平顶”的现象?——我以为这么一个常识属于众人皆知的道理不必写,现在看来还是得把这些说出来。
为什么我不说《龙迹》必定是“限幅”处理呢?道理很简单:的确,假如用软件做限幅处理,可以做成如前面测试结果那样的图像;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倒过来说:做成那样的图像的,必定是100%用的是限幅处理的结果呢?——我个人并不敢说“是”,假如有朋友能帮忙证明出“是”,那劳驾了。
所以,我只能用“剪刀”这个并不严谨的词来形容这种现象。我现在怀疑,是否“剪刀”一词容易让人误认为和“削峰”、“平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