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龙迹》,不得不说! [复制链接]

查看: 41761|回复: 290
251#

dr kuang 在 2005-12-26 17:15:09 发表的内容
所有当事人都心里有数了,讨论到这里为止好吗?

问题好像远远没有结束呦,为何要收场?
向大家推荐几年前看到的《动态神功》一共7讲,下面是第3讲。其余几讲在这个链接里都有链接。
http://www.lifu.com.cn/wz/list.asp?id=342
http://book.songdiy.com/dongtaishengong.htm
TOP
25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53#

JWang 在 2005-12-27 9:31:45 发表的内容
那么这些peaks给切平的信息还在不在CD中呢?请看下帖。


在你继续贴下个贴之前,能否重新把上述的图换成:在波形的下方有对应的时间刻度显示出来,好让大家都清楚图中的波形对应的时间点呢?
TOP
2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5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56#

沙漠之鹰 在 2005-12-26 17:50:55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2-26 17:15:09 发表的内容
所有当事人都心里有数了,讨论到这里为止好吗?

问题好像远远没有结束呦,为何要收场?
向大家推荐几年前看到的《动态神功》一共7讲,下面是第3讲。其余几讲在这个链接里都有链接。
http://www.lifu.com.cn/wz/list.asp?id=342
http://book.songdiy.com/dongtaishengong.htm


好资料!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补充则是《动态神功》的第5讲:

http://www.lifu.com.cn/wz/list.asp?id=359

看来《龙迹》的制作人员把古典音乐唱片当成电子舞曲来处理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57#

JWang 在 2005-12-27 14:23:55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讲不能拿抓轨的信息和analog输出的信息相比。我承认,两者不完全相同。但针对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题目来讲,完全没问题。第一图是直接抓轨的一段古典,第二图是analog的line-in的录音,但给attenuated大致为-12db以上。两者呈现出同样的趋势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这样想,原盘抓轨是最可靠最有说服力的方法。你录制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免不了转换的过程中会有失真。我觉得后面讨论的焦点应该在于动态处理方面。
刚才我又改了一下那个WAV文件,把几个采样点改成极大及小值了。[upload=jpg]Upload/20051227151732150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715174293092.jpg[/upload]
TOP
258#

JWang 在 2005-12-27 12:52:31 发表的内容
To 沙漠之鹰

你讲的对的。严格讲是33000。我只是没有强调吧了。我试了十几张CD,古典的,Rock的。这样这张Kid Rock比较典型。但没有一张是超过33000的。

咳,让我怎么说呢。CD就是16BIT的啊。对于8BIT的wav,用无符号的单字节存储采样,范围0-255,16BIT的wav pcm采样值用带符号整形(2字节)存储,范围-32768 to 32767。CD里存储的PCM编码的采样最大只能是32767,这是Audio CD规范的限制啊,跟CoolEdit有什么关系?
TOP
259#

JWang 在 2005-12-27 9:54:54 发表的内容
我又用同样的CD,同样的track。但不同的是,我是用line-in来录这个track。我把Attenuation设定为-12db。我们有下图。
[upload=jpg]Upload/200512279413631553.jpg[/upload]
大家可以看到,一刀切的现象没有了。再放大,有下图
[upload=jpg]Upload/200512279433617161.jpg[/upload]
一切正常。Peaks被切掉的信息是不是仍然在CD中,从图上看,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在Cool Edit中,Sampling超过30,000后不能显示吧了。当然这个结论我没有最终化。还有待进一步核实。但证明felixcat的不慎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于这个《龙迹》录音师这样做是不是合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这是一个人的偏好问题的了。从我个人来讲,我不主张。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竟然用Line-In和镜像拷贝来作比较。实话实说:任何一张有严重Clipping的CD,你用CD机播放,Line-In然后把衰减度设得很大(负值),Clipping你都将会看不到的。

或者换句话说,拿一张正常的没有削峰(指镜像拷贝下没有削峰)的CD,用CD机播放,接着Line In输入(模拟信号),然后你把衰减设成比如说是正12分贝(而非负值——假如你的软件允许)之类的数值,然后你看一看抓下来的信号,到处都是削峰了。

所以说JWang的这种比较这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更幽默的是,你竟估计“在Cool Edit中,Sampling超过30,000后不能显示吧了”,这真是让人......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6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