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334353637383940»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721#

杨振宁书法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4#

古尔纳及其作品: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年出生于桑给巴尔(现隶属坦桑尼亚),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坦桑尼亚作家,代表作有《天堂》《沙漠》《海边》等。 从20世纪80年**始,他陆续出版了10多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2021年10月7日,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摘自网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6#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评论道:

古尔纳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简单化的厌恶是惊人的。这使他变得黯淡而不妥协,同时他以极大的同情和坚定的承诺追随个人的命运。他的小说回避了刻板的描述,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东非,这是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都不熟悉的。在古尔纳的文学世界里,一切都在变化——记忆、名字、身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项目无法在任何确定的意义上完成。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一种受知识热情驱使的无休止的探索,如今,在《来世》中,这种探索同样突出,就像他21岁开始写作时一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7#

【原创】读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有感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尤其喜欢里面的《贝多芬传》。

小时候知道的第一个音乐家的名字不是巴赫,也不是莫扎特,而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基本上完全不懂音乐,由此也可以想象贝多芬大名的如雷贯耳了。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非常伟大,但是您思考过他为什么那么伟大吗?大家都会说《命运》和《合唱》,扼住命运的咽喉,从痛苦走向欢乐。说得当然没错,但也非常公式化了。我真正听古典音乐是从贝多芬开始的,那种感受后来我发现大家也有,就是深有感触: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音乐。对于我来说,确切地说,是贝多芬的音乐。我是从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小提琴协奏曲开始走上古典音乐发烧之路的。

从贝多芬入门,随着听乐范围的扩展,我开始听巴赫,听莫扎特,听勃拉姆斯,听马勒甚至肖斯塔科维奇等等。我慢慢发现自己对贝多芬渐行渐远,而且开始沉浸在巴赫的音乐里而不能自拔了。那个时候认为贝多芬的音乐过于通俗,对人生的搏斗的表达也过于粗旷。贝多芬既没有巴赫那种博大深沉,也没有莫扎特那种天才和智慧。但是后来顿悟,所有这一切都是对贝多芬的误解。对贝多芬的理解和热爱,我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深的。我慢慢意识到:贝多芬的音乐,既有狂飙突进,汹涌澎湃的激情和豪情,也有非常细腻感人的温情。尤其贝多芬在人生苦难中激发的热情,令我深深爱上贝多芬的人生观。。。。。

上帝经常喜欢和人类开开玩笑,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却是一个听不到声音的人,这是非常吊诡的一件事。32岁,这本来是一个人生命最旺盛的美丽季节,但是贝多芬却在这个时候写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可以想象贝多芬当时有多么痛苦。贝多芬当时已经意识到失聪将会残酷地影响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一个以音乐作为生命的人却再也听不到音乐,这不是最残酷也最可悲的命运吗?如果贝多芬从此沉沦,音乐史也就会改写了。随着创作了《第二交响曲》,贝多芬顽强地从《海利根斯塔特遗嘱》的巨大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走向他最为辉煌,成果最为丰硕的第二创作时期。贝多芬那些最伟大的作品,象《命运》和《田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皇帝》钢琴协奏曲,《热情》钢琴奏鸣曲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每个人的人生之旅都是崎岖的,甚至充满苦难的。我年轻时对贝多芬没有太多感受,那是因为我没受过艰辛,不懂得命运。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所大学。多年前很不理解,今天也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对待命运和苦难,贝多芬是我们的榜样。对贝多芬来说:尽管人生是悲剧性的,但他仍然肯定人生的意义。真正的伟大在于心灵。贝多芬还说过(大意):谁能听懂和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人世间的苦难。贝多芬这种思想和人生观,也是最令我感动和赞美的。

记得史怀哲说过,人和人之间是无法完全了解的。但人和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在黑暗中并肩同行。很感谢在人生之路上有罗曼.罗兰,有贝多芬,有音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8#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9#

埃德蒙·莫里斯《贝多芬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0#

俄罗斯的良心:尤金娜与帕斯捷尔纳克

以下内容转载编写自网络

尤金娜是苏联著名钢琴家,当帕斯捷尔纳克被放逐时,她在演奏会上向大家宣布:“今天晚上不弹琴,我来读《日瓦哥医生》这本书给大家听!”当初她生活困顿时收到斯大林送的两万卢布,她给斯大林回信说:“谢谢你的帮助,约瑟夫。我将日夜为你祈祷,求主原谅你在人民和国家面前犯下的大罪。”

有人这样评价尤金娜的一生,说她的一生都是“另一个苏联”的象征,这另一个苏联,人们可以列出一大串名字:从尤金娜到帕斯捷尔纳克到索尔仁尼琴,等等。

玛莉亚.尤金娜1899年出生于俄国的Nevel,1970年在莫斯科逝世。从1906年开始接受钢琴教育;此后,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Anna Essipova。1913年,首次公开露面。而后,师从Tcherepnin和Blumenfeld等大师继续深造。从1930年开始,她在苏联频繁演出,此外,还曾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从教。1950年,她参加了莱比锡巴赫音乐节。1954年在波兰进行巡回演出。在被莫斯科音乐学院解聘之后,她继续在地处苏联首都的Gnessin学院从事教育活动;同时,还继续举行独奏音乐会。1962年,当斯特拉文斯基首次重返苏联,她参加了庆祝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80岁寿辰的音乐会。1969年5月,她举行了最后一场音乐会。

尤金娜大学时接受哲学与神学训练,并皈依了宗教。她有记日记的习惯,1917年,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知道只有一种方式接近上帝,那就是艺术。我不认为我的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我明白还有许多其他的路,但是对我来说只有这一条路是可行的——神圣通过艺术,通过她的分支,音乐向我敞开。这是我的职业!我相信这一点,相信我的能力……我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在艺术之中,我只是艺术之链中的一环。

因为尤金娜信仰基督教,因此在当时遭到排挤。

在充满无神论、没有宗教自由的生活环境中,尤金娜坚持到教堂做礼拜,她一生坚守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彰显她孤傲的人格。她从不抱怨物质生活的窘迫,从不讨好有权势的人。她与已经失势的作曲家交友,并且不顾任何禁令,演奏他们的作品。当帕斯捷尔纳克被放逐时,尤金娜很生气,在她演奏会上就向大家宣布“今天晚上我不弹琴,我来读《齐瓦哥医生》这本书给大家听!”她热爱自由,曾几度被剥夺教学的权力,被禁止出现在任何表演舞台上,过着苦难的生活。

在尤金娜诞辰120周年,人们认为她是一个将永远被纪念的圣徒、最勇敢的钢琴家。在她逝世二十多年后,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曾亲自向尤金娜致敬:“在那黑暗的艰苦岁月,玛利亚•尤金娜以她内心始终不二的真诚,向后人证实了基督伟大的信仰力量。”

在音乐上,玛丽亚•尤金娜的演奏气势恢宏,音乐最大的特色在于不墨守古典型式的成规而富有深刻的创造性。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的诗就已蜚声诗坛。他的诗多以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为写作对象。

早在四十年代末,帕斯捷尔纳克就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直到1956年才最终完成。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尤里•日瓦戈大夫,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他40年的生涯中,经历了许多社会的大变动,从一次大战、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些大变革中,他每每为社会的进化、自由的释放而欢欣,又为一次次的暴力和流血而痛苦,他个人的一切,包括家庭、事业、爱情等等,更是被**的巨轮所碾压。《日瓦戈医生》的主题,就是知识分子与革命的问题。作品完成后,帕斯捷尔纳克将其投寄《新世界》杂志,但杂志认为作者对十月革命所持的态度有问题而未予发表。1957年11月,该小说的意译本率先在意大利出版,引起轰动。不久、英、法、德、瑞典等许多国家翻印了这部作品,并被译成多种西方文字,轰动西方和世界。

195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当年的诺贝尔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这却激怒了苏联当局,他们将帕斯捷尔纳克的获奖视为西方阵营“一次敌意的政治行动”,认为作家对国家、革命和人民心存不满。10月27日,苏联作协将帕斯捷尔纳克开除出作协;官方也警告作家,如出国领奖,将永远不得再回俄罗斯。迫于压力,最后帕斯捷尔纳克宣布放弃接受诺贝尔奖。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帕斯捷尔纳克事件”。

帕斯捷尔纳克极具才华,他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犹太家庭中,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他从小深受艺术熏陶。少年**的帕斯捷尔纳克还曾有幸与大文豪托尔斯泰和德国诗人里尔克邂逅。1909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哲学系。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在科恩教授指导下攻读德国哲学,研究新康德主义学说……. 这都开阔了他的视野和眼界,为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帕斯捷尔纳克追求的是心灵与情感倾诉的艺术,拒绝为了应时和实用而创作。在创作中,他始终坚守着独立的个性和主体意识,拒绝随波逐流;凡是他所描写的事物通常都是他本人直接感觉到的。他很少受世俗的干扰,不会人云亦云,在从众和媚俗成为时尚的年月里,他拒绝随世沉浮,始终坚守着独立的自我个性,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主体意识。

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不以完整的情节和跌宕的叙事见长,而着重表现作家心灵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艺术形而上的领悟和对人生问题的求索。

帕斯捷尔纳克诗歌欣赏:

曾经想过

文/帕斯捷尔纳克(俄罗斯)

曾经想过把彼此的灵魂分开,
但穆契卡卜和扎克萨这两个名字
就像提琴的泣诉
震撼着忧伤的琴弦。
我爱那些名字就像我爱你,
就像你就是它们。
毫无希望地,我爱着你;
并且因思爱成病。
像暗护群星的夜晚,
像哮喘撕开的纱布,
当你袒露双肩,
连楼梯也在颤栗。

那是谁犹豫不决的耳语?
我的?不,肯定是你的。
它们自你的唇间飞出,
像烈酒迅速气化的液滴。

一种思想平静地展现。
它无可挑剔,宛如一声叹息。
它像海岬一样突入夜色,
被月光从三面点亮。

1917转译自Mark Rudman 英译本。
阿九译

--------------------------------------------

生活——我的姐妹

文/帕斯捷尔纳克(俄罗斯)

生活——我的姐妹,就在今天
它依然像春雨遍洒人间,
但饰金佩玉的人们高傲地抱怨,
并且像麦田里的蛇斯斯文文地咬人。
长者怨天尤人自有道理。
你的道理却非常、非常滑稽;
说什么雷雨时眼睛和草坪是紫色的。
而且天际有一股潮湿的木樨草气息。
说在五月里前住卡梅申途中,
你在火车里翻阅火车时刻表,
那时刻表比圣经还要恢宏,
虽然看得非常潦草。
说夕阳刚刚照射到
拥挤在路基上的庄稼人,
我就听出这不是那座小站,
夕阳对我深深表示同情。
三遍铃响过,渐去渐远的铃声
一再向我道歉:很遗憾,不是这个站。
渐渐烧黑的夜色钻进窗来,
草原扑向星空,离开车间的台阶。
有些人眨巴着眼.却睡得十分香甜,
此刻,生活犹如梦幻,
就像一颗心拍打着车厢平台,
把一扇扇车门撒向草原。

(力冈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1#

俄罗斯著名钢琴家玛丽亚•尤金娜:



17岁时的尤金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2#

俄罗斯文学巨匠帕斯捷尔纳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3#

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




帕斯捷尔纳克著名小说《日瓦戈医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4#

电影《日瓦戈医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5#

《日瓦戈医生》剧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6#

斯蒂芬•茨威格诞辰140周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流亡者

来源:澎湃新闻,有改动

即使大家不一定读过茨威格,但大家也可能知道《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些作品。今年11月28日,是茨威格诞辰140周年。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 ,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

自茨威格自杀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中文世界里的极高知名度与其在西方世界长期被冷落乃至遗忘的境地(茨威格的名字在二战后的英语世界里几乎完全消失)构成了极为鲜明而富有意味的对比,前者的声望主要来自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它在中国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徐静蕾自导自演)、戏剧(孟京辉导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当然他那本拥有无数中文译本的著名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也贡献颇多,其广泛的影响力甚至盖过了茨威格生前用力极深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之于后者,则是二战后欧洲文化(以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主义传统为代表)没落而美国文化(以新一轮资本主义经济崛起的美国式通俗文化为代表)崛起的历史见证。因此,普罗契尼克所著的茨威格传记的书名是意味深长的。它的英文名是:The Impossible Exile: Stefan Zweig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台湾地区版的中文译名为《褚威格最后的放逐:一个永恒过客的错位人生》。“impossible”一词在此语义双关,既指不可能,也指“穷途末路”的困难,其副标题点明了茨威格走向世界的穷途末路(以维也纳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的没落)的心路历程。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作为一个著名的流亡者,茨威格深入骨髓的维也纳情结是其一生的注脚。1881年11月28日,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20世纪之交达到了科学、文化与艺术高度繁荣的巅峰,堪称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此生长**的茨威格对维也纳的一切都心醉神迷,以至于其晚年流亡巴西时仍不断追忆这座不朽名城的迷人风华,仍心心念念那个令他神往的《昨日的世界》: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总是一直怀着痛苦的忧虑思念着欧洲,一直想着在欧洲的奥地利,难以摆脱。在许多令人惊骇的危险地区中,唯有奥地利的命运特别令我关心,整个欧洲的命运全系在那个小国家身上。它恰巧是我的祖国。……当我装作我早已不关心奥地利的命运时,我是怎样在欺骗自己呵!我每天从遥远的地方比我那些在祖国的朋友们更为奥地利缓慢而心切的最后挣扎而痛苦,……他们无忧无虑、幸福地过着他们的日子,而看得更加清楚的我,心都快要碎了。

长久以来,维也纳——这个哈布斯王朝的首府得天独厚,海纳百川,它汲取了德意志、匈牙利、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弗拉芒等文化,将之熔于一炉,奠定了其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维也纳的文化艺术氛围之浓郁几乎无出其右(或许只有法国巴黎差可近之)——几乎没有一个维也纳人不热爱艺术。一个维也纳人若没有艺术感,并对礼仪不感兴趣,就无法想象能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但是,即使在下层民众当中,甚至是最穷苦的人,从四外风景、人性欢快的气氛之中,也把某种对于美的本能吸收到他的生活中去。没有这种对文化的热爱,没有这种对人生最神圣的多余之物的既享受又审视的感觉,就不算是真正的维也纳人”。可以说,这座城市的人文和艺术魅力弥漫在每一个空气分子中。


《昨日的世界》在音乐和戏剧方面,维也纳更是首屈一指。七位不朽的音乐大师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曾在此生活,造就了这座世界音乐之都。当年的大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更是响当当的人物,如果谁在街上见到马勒,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简直“像打了胜仗一样,洋洋得意地对同伴们报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定义中欧时,曾给出一个著名的准则:“最小的地方之中的最大多样性”,维也纳堪称是这一准则的极致典范。这种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在不知不觉中将茨威格培养成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公民。于是,我们看到成年后的茨威格从维也纳走出,迈向广阔的世界。他在欧洲各国自由往来,在世界各地无拘无束的旅行,过着一种世界性的生活。在萨尔斯堡城卡普齐纳山上的家中,茨威格接待来自世界范围的各界精英——包括著名作家高尔基、罗曼•罗兰、诗人里尔克、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等等,他将这座山居称为“一所欧洲人的房子”。在此,他们畅谈理想、艺术与人生,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而愉快的时光。茨威格的国籍是奥地利,他用德语思考和写作,但他同时精通多国语言,他的心灵超越了民族、国家和语言,他属于全欧洲,属于全世界。

就这样,在茨威格的生命中,维也纳不只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的精神家园。当他和他的精英朋友们从山顶居所的阳台上眺望美丽宁静的风景时,又有谁会想到,正对面的贝希特斯加登山上,有个坐在那里的男人有一天会毁了这一切。1938年,当茨威格位于萨尔斯堡的收藏丰富的私人图书馆被纳粹烧毁之际,他生命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了。那个“昨日的世界”只能小心翼翼地化入他的小说和自传,如《普拉特尔的春天》、《家庭女教师》、《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旧书商门德尔》,以及那本大名鼎鼎的《昨日的世界》。随着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以及纳粹对犹太人的无情迫害,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沦为“此情可待成追忆”,就像那昨夜星辰昨夜风,再也无从寻觅了。

精神的流亡

虽然茨威格的流亡生涯是从希特勒上台的次年(即1934年)开始,但从一战结束的那段岁月开始,他的精神流亡史已经展开。在《昨日的世界》中,他写道:“一九一九、一九二〇、一九二一——奥地利战后最艰难的三年,我是在萨尔斯堡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度过的。我已经放弃了有朝一日重见世界的希望。”尽管这一希望一度重现,但那个风华自足的维也纳飘然远去,欧洲文化的黄昏正在悄然降临。一战时,一个叫斯宾格勒的中学教师躲在慕尼黑昏暗的贫民窟中埋首写作,在烛光中完成了惊世之作《西方的没落》,该书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别出版于1918年和1922年。生性敏感的茨威格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日落西山的窘境(《昨日的世界》中即有一章名为“日落西山”),却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争取欧洲的精神统一,这是他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一生的悲剧之缩影。

于是,茨威格在世界各地东奔西走,在瑞士、荷兰发表演说,用法语在布鲁塞尔的艺术宫演讲,用意大利语在那座具有13世纪艺术风格的佛罗伦萨的历史性大厅里——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曾在那里就座过——发表演讲,用英语在美洲——从大西洋此岸到大西洋彼岸的讲学途中——发表演讲。这还不够,他还启动了一系列最终形成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画廊的庞杂研究,其中专著《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为我们留下了最重要,而且依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描述。歌德、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里尔克、赫茨尔、弗洛伊德、施尼茨勒、马勒、布鲁诺•瓦尔特和优塞福•罗特等名字吸引了茨威格的注意,这或许是意料之中的。但他还写了整整一本关于巴尔扎克的书,还有但丁、蒙田、夏多布里昂、圣伯夫、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勒南、罗丹、布索尼、托斯卡尼尼、兰波、詹姆斯•乔伊斯等等。他留下了或许是欧洲历史上最出色的人物传记。

所有这些人物和名字,就像茨威格的精神流亡地图上的一个个站点,连缀起那个渐行渐远的昨日的世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属于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中的大师,既有继承者,也有反叛者,却都整合进他心心念念的“欧洲的精神统一”的宏大版图中。为此,他自创了一种“三联法”来写作人物传记,即将彼此勾连、映照的三个人物放进一本书里,恰如音乐上的对位法。就这样,他用这种方式一共写了九位人物,总其名为“精神的建筑师”。这种写法的意旨,他在《三大师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英文译本序言中便开门见山地阐明:“我尝试用对比和类似的方式,把诗人型的人物的特色作类型概括。”他将历史资料和小说笔法熔于一炉,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传记”。

《三大师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当那个将毁掉一切的男人在1933年上台后,茨威格开始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流亡。次年,从不属于任何党派、也不关心政治的茨威格在萨尔斯堡的家遭到了一次无端的搜查。对于视自由为生命至高价值的茨威格来说,“在奥地利搜查私人家庭是一种莫大的侮辱”。“每次盘问、每次检查犹如一种侮辱。那是一些小事情,始终只是一些小事情,我知道那是在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比货币的价值跌落得更快的**里的小事情”。于是,他被迫离开心爱的维也纳,流亡至英国。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时英国已向德国宣战,如果他以被征服的奥地利国民的身份申请护照,那他就成了德国人。茨威格只能选择无国籍者身份,就像一朵无根的浮萍,随时等待着被驱逐的命运。尔后,他又流亡美国——既是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中的“新世界”,又是阿多诺口诛笔伐的大众文化的滥觞地。茨威格对美国文化没有正面批判,但处处显得格格不入。他在美国的时间不长,就受不住了。后来,当他自我放逐到那个宿命之国——巴西的时候,这个预感越发强烈:“我不属于任何地方了,在世界各地我只是一个陌生人,顶多也只是一个过客罢了。”正如他在《昨日的世界》前言中的自白:“我的今日与昨日是那么地不同……我在其中成长的世界和如今身处的世界,以及两者之间的新世界中都不能适应。”

是的,茨威格注定是一个流亡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流亡者。

最后的棋局

1941年夏,茨威格带着第二任妻子绿蒂,从纽约乘船前往里约热内卢,这是他的第三次巴西之旅。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在与前妻告别之时,茨威格尽量地控制着情绪:“知道吗,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面了。”抵达巴西的两个月后,茨威格终于完成了那本宿命之书,在几个候选书名之间经过一番思量和比较之后,最终将其定名为《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而是一部**的回忆录。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表明了写作这本回忆录的初衷:“用文字把从前的生活留存下来,这只是某种无力的安慰罢了。为了那个古老的奥地利,我能做的主要就是唤起人们的印象而已:往昔是怎样的一副模样,欧洲文明的意义何在?”在很多读者看来,较之日后真正的绝命书,《昨日的世界》不啻为前者的详尽版本。

次年,他们搬到了离里约不远的疗养胜地彼得罗波利斯,在风景如画的田园之地,过着远离战火却离群索居的生活。在一种截然不同的异质文化的氛围中,一波又一波的孤独感向他不断侵袭。正是在这样一种浓厚的情绪中,茨威格开始创作他小说中的杰作:《象棋的故事》。主人公B博士忍受着孤独的摧残,正如彼时的茨威格。为了打发时间,他逼迫自己背棋谱与自己对弈,最终导致精神崩溃。耶鲁大学著名学者彼得•盖伊是研究德奥文化史的专家,特为这个故事英译单行本写了一篇序言。

《象棋的故事》短暂的激情过后,茨威格在平静的孤独中重读了蒙田的《随笔集》。他猛然发现,这位同样离群索居的法国怀疑论哲学家对世界的悲观情绪,与他此时的心境是如此契合。他写道:“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唯有经过磨难和有阅历的人才会赞赏蒙田的智慧和伟大,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在平静的绝望中,茨威格夫妇于1942年狂欢节期间将修订好的遗嘱交给律师。自杀的前一晚,茨威格与邻居菲德尔夫妇相约见面,其实这是最后的告别。主人的平静没有让客人有任何异样的觉察,两位男士还下了一盘棋,这也是茨威格人生中最后的棋局。午夜时分,茨威格夫妇将客人送回了家。1943年2月23日,当警察到达现场时,发现茨威格夫妇穿戴整齐、安详地躺在住所的地上,死亡时间约为凌晨时分,系服毒自杀。随后,另外几位友人也赶到这里,其中包括了巴西作家协会主席舒查。他随即向巴西总统提议,为这位深受巴西人民爱戴的流亡作家举行史无前例的国葬。葬礼当天,总统亲自主持仪式,成千上万的民众为他送葬。有人说,茨威格太心急了,如果能多坚持两年,整个世界又将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实,与其说茨威格死于对纳粹暴政的绝望,不如说是死于对欧洲文化不可逆转的没落的绝望。对于视“文化高于政治”的茨威格来说,这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茨威格的自杀不由地让人联想到王国维之死。静安先生身处动荡的乱世,中国面临着方向的抉择。先生躬身耕作的旧学日益凋敝,尽管他用西学的方法为旧学研究注入新的生命,他的学术成果不仅为国内、甚至国外学界所瞩目,但是他已经感到“一个**的终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不是他以一己之力可以力挽狂澜的。那个曾延续了几千年的灿烂古文明的消失对他而言,是一种“侮辱”,一个“世变”。他能选择的,就是与他挚爱的传统文化同归于尽。对于茨威格而言,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克莱夫•詹姆斯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本大书《文化失忆:写在时间的边缘》——一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姓名字母A到Z铺陈的百篇历史人物评论勾画出了一幅暗淡了的群星闪耀图,茨威格成了全书的绝佳句点,正如詹姆斯的评述:“斯蒂芬•茨威格是很适合给本书画上句号的名字,因为他的生活、工作、流亡和自杀结合起来概括了前述许多内容:面对令人绝望的环境,却想要有所作为的故事。”今天,我们纪念茨威格,不仅是纪念他杰出的创作和著述(包括数量巨大的诗歌、小说、戏剧、文论和传记),更是追忆和纪念那个远去的黄金**,那座迷人的永恒之城——维也纳,以及那个**和城市所承载的不朽精神,正如陈寅恪为王国维所撰的那篇影响深远的纪念碑文的结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7#

茨威格的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8#

徐静蕾自导自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由徐静蕾导演,保利华亿投资,徐静蕾、姜文、黄觉等主演,于2005年3月4日上映。该片讲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了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该片获得2004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金贝壳奖和第二十五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 。”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9#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4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