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536373839404142» / 1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查看: 1003439|回复: 1300
381#

乔治•巴兰钦与《芭蕾圣经》

编写自网络

乔治•巴兰钦是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乔治•巴兰钦之于芭蕾,堪比莎士比亚之于文学、莫扎特之于音乐。巴兰钦是世所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舞编导。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芭蕾和舞蹈编导,更重要的是,他是一种新流派或者说“音乐芭蕾”的创始者,他对芭蕾的革新奠定了他在芭蕾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

《芭蕾圣经》精心挑选了101部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对其故事情节、创作背景、主创人员、演出团体、媒体反响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一部欣赏芭蕾的工具书。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正是乔治•巴兰钦,另一位是曾任文化参赞的著名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梅森。

这是巴兰钦的经典著作,本书力图保持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均衡,既介绍《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仙女》等古典或经典剧目,也介绍《尼金斯基——上帝的小丑》、《三位一体》、《囚笼》、《变》等现代或前卫剧目。

本书涉及的人物众多,包括诺维尔、维斯特里、彼季帕、布农维尔、巴兰钦、罗宾斯、撒普、贝雅等编舞家,巴赫、马斯奈、柴科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伯恩斯坦等音乐家,尼金斯基、塔里奥尼、巴甫诺娃、方廷等舞蹈家,伯努瓦、毕加索、博尚、卡林斯卡等舞美设计家,以及佳吉列夫、弗谢沃洛日斯基等剧团领导或经理人。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芭蕾圣经。既是一本有关芭蕾的经典著作,也是一本平易近人的芭蕾艺术通俗读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2#

乔治•巴兰钦是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3#

乔治•巴兰钦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4#

乔治•巴兰钦

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是现代芭蕾中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之一,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开办了“世界最优秀芭蕾舞校之一”的美国芭蕾舞学校;建立了“世界六大一流芭蕾舞团之一”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培养出大批国内外著名芭蕾舞团的大腕明星和艺术总监;编导出大量早已成为各国芭蕾舞团经典剧目的作品。

巴兰钦是一位芭蕾天才,他一共编创了大小百余部芭蕾作品,其中有5部登上了世界权威舞蹈刊物——美国《舞蹈杂志》评选出的全球《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舞蹈》榜单中。巴兰钦一生对芭蕾艺术的执着贡献,不仅使他获得了“美国芭蕾之父”的美誉,同时也被誉为“20世纪最富有创造活力的芭蕾编导家之一”。

巴兰钦与斯特拉文斯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5#

《乔治•巴兰钦传》

作者罗伯特•高特利伯曾与乔治•巴兰钦共事多年,他所创作的这本传记将为您透彻解读巴兰钦的艺术人生打开一扇窗户。

乔治•巴兰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编舞家之一。他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后在欧洲演出,1933年定居美国,创办了美国芭蕾舞学校、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等机构,并长期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与舞团艺术指导。他被誉为“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一生创作编排了许多部作品,执导多部歌剧、音乐剧、电影的芭蕾布景。巴兰钦将芭蕾的传统表演风格与开放的美国现代文化相融合,创作了大量作品,奠定了美国芭蕾学派的基础。巴兰钦向传统挑战,他的编舞排除戏剧、文学的影响,强调芭蕾本身与音乐,更加纯粹。《小夜曲》、《巴洛克协奏曲》、《四种气质》、《阿贡》、《插曲》等一大批音乐芭蕾是他的著名作品。

当欧洲古典芭蕾渐渐变得机械、苍白无力时,乔治•巴兰钦用自己的勇气,谱写出新的芭蕾篇章。他经历了从东到西的迁徙,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成就了自己,更改变并提升了芭蕾这门艺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6#

芭蕾舞的前世今生

经常和大家谈到芭蕾。在90年代,我看过中芭的《天鹅湖》现场,留下难忘的印象。所以多年以来,也比较关注芭蕾这种艺术形式。在论坛我发过一些芭蕾的资料,现在我将这些资料汇总一下,这些资料转载编辑自网络。

芭蕾舞(意大利语:balletto;法语、英语:ballet),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

芭蕾舞孕育于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芭蕾在近五百年的持久历史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列国影响很大,传布极广。

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芭蕾是法语音译。特指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形式;或泛指以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一定的情绪、意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舞蹈表现形式。前者有时译作“舞剧”。ballet一词源于古代拉丁语ballo,原意为当众跳一定样式的舞蹈,并无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始见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之中。后来由佛罗伦萨公主——美第奇的凯瑟琳将这一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宫廷。1581年,法国宫廷表演的第一部芭蕾《王后的喜剧芭蕾》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各国宫廷纷纷效仿,并把芭蕾视为宫廷娱乐的典范,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建了皇家舞蹈学院之后,又于1669年授权在巴黎成立了歌剧院,从此结束了“宫廷芭蕾”的黄金**。芭蕾进入剧场之后,先后经历了“喜剧芭蕾”和“歌唱芭蕾”阶段。18世纪中叶,“情节舞”及相关的理论日趋完善,芭蕾才彻底改变了依附于戏剧和歌剧,仅仅在幕间表演插舞的地位,发展为用舞蹈和音乐推动剧情发展,具有严肃社会意义的剧场艺术形式。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的又一个黄金**,在内容与题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脚尖舞技巧逐渐成为女演员的主要表演手段,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影响,欧洲各国芭蕾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表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丹麦学派等不同的风格的芭蕾学派。20世纪以来,俄罗斯取代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传统芭蕾发展的中心。而在欧美各国的舞台上,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现代芭蕾逐渐显露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而为芭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 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实现了舞剧音乐的革新,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启发和丰富了舞剧编导的舞蹈交响化的思想。《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被奉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以后又有格拉祖诺夫写出的《雷蒙达》(1898)、《四季》(1900),这些作品在继承浪漫主义芭蕾传统的同时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传统。

以下介绍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7#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几个芭蕾舞团之一。我们熟知的《皇家芭蕾》、《女大不中留》就是他们的著名作品。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于1931年由英国著名芭蕾舞演员,芭蕾舞教师和编导尼内特·德瓦卢娃(Ninette de Valois)创立,原名为萨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The Sadler's Wells Ballet)。二战结束后,1946年2月,舞团迁往伦敦新建的皇家歌剧院(The Royal Opera House),并在那里常驻。由于舞团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坚持为英国人民表演,鼓舞了全英国的士气,舞团受到了英国观众的尊重和认可。1956年,在舞团成立25周年之际,英国皇室为舞团进行加冕,舞团正式更名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The Royal Ballet)。
作为英国最负盛名的芭蕾舞演出团体之一,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芭蕾舞演员和芭蕾舞编导。演员有诸如玛戈-方婷(Margot Fonteyn),莱斯利-克莱尔(Lesley Collier),安托内特-西波利( Antoinette Sibley),莫妮卡-梅森(Monica Mason)等,此外誉满芭坛的鲁道夫-努尔耶夫(Rudolf Nureyev),娜塔莉娅-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希薇-季莲(Sylvie Guillem)等等也是舞团客席。而编导,则在20世纪涌现出了弗里德里克-阿什顿(Frederick Ashton)和肯尼斯-麦克米兰(Keeneth Macmillan)两位大师。
舞团现有首席15名,客座首席6名,其他级别演员共计90名。此外还有驻团编导,舞台设计,灯光,道具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多名,规模庞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8#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俄罗斯历史最久的芭蕾舞团。1773年,莫斯科孤儿院开设了舞蹈班,1776年班主M.梅多克斯和贵族V.乌鲁索夫修建了彼得罗夫斯基剧院,1780年由舞蹈班与戈洛夫金娜农奴剧团在剧院联合演出了舞剧《幻想的玩具店》。19世纪40年代,著名舞蹈家M.塔利奥尼父女、J.佩罗等曾来剧团工作,对其影响很大。

十月革命以后,该团得到各项优厚的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后成功地上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天鹅湖》、《天方夜谭》、《红罂粟花》、《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高加索的俘虏》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该团的演员阵容空前强大,包括A.M. 梅谢列尔、G.S.乌兰诺娃这样世界一流的艺术家。

二次大战后不久,该团上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获得巨大成功。但此后由于片面追求戏剧化,舞蹈被淡化,也出现过一些失败之作。到50年代末,以I.N.格里戈罗维奇为代表的交响芭蕾成为该团的风格,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宝石花》、《爱情的传说》、《斯巴达克》、《安娜.卡列尼娜》、《海鸥》等。

芭蕾舞团还附设有舞蹈学校,学制分6年、9年两种,教学以芭蕾为主,另设5年制民间舞专修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9#

俄罗斯圣彼得堡基洛夫芭蕾舞团

1860年建于俄国圣彼得堡,十月革命前称圣彼得堡帝国歌剧院芭蕾舞团,俗称马利亚剧院芭蕾舞团。18世纪30年代,俄国宫廷中已有芭蕾演出,由贵族武备学堂学生和外国舞蹈家任演员。1738年俄国建立第一所舞蹈学校,毕业生成为俄国剧团的骨干,但是当时的舞坛仍被外国舞蹈家所控制。18世纪60~70年代俄国最著名的本国演员是T.C.布勃利科夫。18世纪后期,西欧舞蹈家G.安焦利尼和F.希尔弗丁等曾在这里工作,培养出象И.瓦尔贝尔赫、E.科洛索娃等农奴出身的芭蕾舞蹈家。

19世纪初,在C.迪德洛的指导下,这个舞蹈团成为欧洲主要芭蕾团体之一。迪德洛排演的《弗洛拉与泽费鲁斯》等剧,使它逐渐形成了俄罗斯芭蕾风格,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30~50年代,它主要上演法国浪漫主义优秀剧目,如《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和《海侠》等。这些剧目大多逃避现实,遁入幽灵幻影的缥缈世界。先后到俄国工作的J.佩罗、A.圣莱昂、M.珀蒂帕等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剧目,培养出一批驰名世界舞坛的演员,尤其是珀蒂帕担任总编导期间(1864~1905),基洛夫剧院芭蕾舞团攀上了当时世界芭蕾艺术之巅。

20世纪初,M.M.福金的革新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从1909年起,它的主要演员在巴黎、伦敦等地举办的“俄罗斯演出季”(见C.∏.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获得了世界声誉。十月革命初期,尽管人才外流、资金短缺,但它仍保存了古典剧目遗产,创造了新剧目,并培养了一代新的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团迁往彼尔米市,留下一个小组在被围的列宁格勒坚持慰问演出。舞剧《加雅涅》(1942)的上演鼓舞了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苏联人民。50年代以后该团又恢复了交响芭蕾的传统,排演了《宝石花》(1957)、《爱情的传说》(1958)和《列宁格勒交响曲》(1961)等。在这种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年轻一代的编导们排演了《山里的姑娘》 (1968)、《创世记》(1971)等成功的作品。该团现任舞剧总编导是O.维诺格拉多夫。  

基洛夫剧院附设有舞蹈学校,1738年建立,是苏联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舞蹈家。1957年苏联**正式以A.瓦加诺娃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学校学制设6年、9年两种,1934年起开设2年制教育系,同年又设立了民族舞蹈系。1979年学制改为8年,实验班为6年,性格民间舞蹈系为5 年。该校艺术指导是K.谢尔盖耶夫。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0#

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世界著名芭蕾舞演出团体之一。巴黎歌剧院原名皇家音乐研究院,建于1671年。该团曾经是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世界芭蕾中心,也是浪漫主义芭蕾的发祥地,古典名剧《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等都诞生在这里。  

20世纪20年代,在C.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演出季的影响下,振兴复苏。后在S.利法尔等舞蹈家的主持下,造就了一批优秀演员,如肖维雷、浮鲁波娃等人。

1965~1972年间,著名编导R.珀蒂在这里排演了《狼》、《幻想交响曲》和《双人舞》(舒伯特曲)等。M.贝雅在这里排演了《浮士德》、《列那狐的故事》、《春之祭》和《火鸟》。此外,还邀请了G.巴兰钦、Ю.格里戈罗维奇等著名外国编导来团排演剧目。从70年代以后,在保存著名古典剧目的同时,该团鼓励年轻编导进行新的创作探索。为此目的,1974年设立了巴黎歌剧院戏剧探索小组,努力寻求新的舞蹈形式。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附有舞蹈学校,创建于1713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学校之一,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