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637383940414243» / 1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查看: 1003434|回复: 1300
391#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美国著名舞蹈表演团体之一。前身是美国芭蕾舞团。1934年L.柯尔斯坦聘请G.巴兰钦赴美建立美国芭蕾舞学校之后,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这个剧团。1946年巴兰钦和柯斯坦创立“芭蕾学会”。由于一系列成功的演出,于1948年应邀迁入纽约市音乐和戏剧中心,改名为纽约市芭蕾舞团。1949年J.罗宾斯任该团艺术指导。从1950年开始,剧团多次到欧洲巡回演出,并两度访问苏联,获得国际声誉。1964年剧团迁入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纽约州立剧院。1983年,P.马丁斯和罗宾斯接替巴兰钦的工作,担任首席芭蕾编导。

多年来,剧团在巴兰钦的主持下,把俄罗斯芭蕾传统和当代的美国舞蹈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剧目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从古典芭蕾到具有美国风格的作品,从情绪舞蹈到大型舞剧都有,其中无情节芭蕾最为突出。在巴兰钦的作品中,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他与现代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合作,为本团编导纽约市芭蕾舞团演出剧照了许多作品,最著名的有《阿贡》等。该团保留剧目大部分是巴兰钦的作品,如《火鸟》(1949)、《浪子历程》(1954)、《堂吉诃德》(1965)等。该剧团的主要著名演员有M.托尔奇夫、M.海顿、S.法雷尔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2#

美国芭蕾舞剧院

美国最重要的芭蕾演出团体之一。1939年由R.普赖曾特和L.蔡斯创建,并由前者任团长;1945~1980年由蔡斯和O.史密斯共同接任团长。

1980年后由M.巴里什尼科夫任团长。它不仅介绍古典芭蕾名作和上演各国优秀编导的作品,还鼓励年轻而有才华的编导进行创作,因此剧目广泛多样,兼容并蓄,包括各个**、各种风格的作品。
而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最初是福金的作品如《仙女们》、《蓝胡子》和《俄罗斯士兵》等;随后是A.图德的舞剧《丁香花园》、《幽暗的挽歌》、《潜流》等及当代美国编导的一些作品;70年代以后,重点又放在古典作品上,排演了著名芭蕾《舞姬》、《雷蒙达》和《睡美人》等大型剧目。
图德曾担任该剧院的艺术领导工作,对剧院的艺术风格有较大影响。A.阿隆索、F.布琼斯等都曾在美国芭蕾舞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出照为了培养人才,剧院设有附属的舞蹈学校,并于1972年建立附属剧团,取名保留剧目剧团,后改为2团。美国芭蕾舞剧院是第1个到苏联访问演出的美国芭蕾舞团,它还曾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南美洲和东南亚各国演出。

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OperaHouse)是大都会歌剧团与美国芭蕾舞剧团的驻在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3#

以下是介绍一些芭蕾明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4#

芭蕾星空最璀璨的一颗星:希薇•纪莲

希薇·纪莲 (Sylvie Guillem)的成长经历在芭蕾舞界早已成为一段佳话。11岁由体操转而学习芭蕾,不过5年便进入巴黎芭蕾舞团,年仅19岁已成为首席舞者,成名之路坦荡顺畅。而星光无限之下,纪莲却已经开始反思古典芭蕾,在她看来,古典芭蕾僵化的程式、演员的故作姿态及服饰妆容都已经几乎完全掩盖了舞蹈本身的意义,她需要更自由的舞台。尽管那种自由的不安状态会令她害怕,但她依然从古典芭蕾中出走,为的是,去探索芭蕾舞的更多可能性,去追问舞蹈的意义,去寻找舞者的自我。

希薇•纪莲号称百年不遇的天才,旁腿轻易高举过头呈180度,获得“天下第一腿”的美誉。她有高贵的气质、登峰造极的技巧、出神入化的灵性,还因为她的坚持自我和特立独行,而成为舞蹈界的叛逆者和革新者,在巨大的争议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获得了“不**”的称号,最终使体制适应了她。

她于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带来两台完全不同的芭蕾节目,一为已成为最新芭蕾范本的现代芭蕾舞节目《六千英里之外》 (6000 miles away),一为古典芭蕾的典范之作《练习曲·玛格丽特与阿芒》。希薇·纪莲破天荒地将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于同一个舞台上展现。使观众领略“双面纪莲”的魅力。希薇·纪莲非常明白自己的天赋在何处,并能完全自如地倚靠天赋去创造属于她自己的舞蹈。2012年6月希薇·纪莲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了金狮终生成就奖,《六千英里之外》也获邀演出,作为艺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练习曲·玛格丽特与阿芒》由《练习曲》、《玛格丽特与阿芒》两个作品组成。《练习曲》(Etudes)呈现的是一堂生动的古典芭蕾课堂,是丹麦编舞家哈罗德·兰德尔 (Harald Lander)向古典芭蕾致敬的作品。《玛格丽特与阿芒》 (Marguerite and Armand)则是古典芭蕾的一座高峰,这座高峰所表达的是芭蕾中的情感。希薇·纪莲演出的版本是1963年原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团长弗雷德里克·阿什顿 (Frederick Ashton)专门为英国舞蹈家玛格·芳廷 (Margot Fonteyn)和前苏联舞蹈天才鲁道夫·纽瑞耶夫 (Rudolf Nureyev)量身打造,也成为两位舞蹈奇才最后一次合作公开演出的传奇舞剧。此剧曾常年成为无人敢挑战的作品。其对于人物悲剧情感的细腻要求,尤为考验演员的表现力,被誉为“芭蕾中的芭蕾”。

希薇•纪莲辉煌的职业生涯历经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两大名团。毫无疑义,她是美丽的芭蕾星空里最璀璨的一颗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5#

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

今天,不少人将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与巴黎歌剧院巨星希薇·纪莲相比,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扎哈洛娃有多红。

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被称为“上帝送给芭蕾舞的礼物”。1979年出生于乌克兰卢茨克市,在基辅芭蕾舞学校学习芭蕾舞,1989年进入基辅舞蹈学校,在瓦列丽亚苏列吉娜班学习了6年。其间参加了在圣彼得堡举办的Vaganova-Prix 青年舞蹈家比赛,获二等奖,被推荐进入瓦加诺娃俄罗斯芭蕾舞学院毕业班学习。1996年,扎哈洛娃自该学院毕业,成为马林斯基剧院著名的前芭蕾舞演员叶琳娜•叶甫捷耶娃的首批毕业生之一。同年,扎哈洛娃进入马林斯基剧院,次年秋天成为该剧院的独舞演员。她的编舞指导教师是奥里加莫伊谢耶娃。

扎哈洛娃属于一毕业就被重点培养和重用的那种。“我觉得自己并没为马林斯基剧院做过什么,但刚加入舞团,我跳的就是领舞——三大天鹅和仙女,而我第一个重要角色是《巴赫支沙莱的喷泉》里的公主玛利亚。”17岁主演《吉赛尔》,18岁跳《睡美人》,19岁跳《天鹅湖》……这些角色的邀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扎哈洛娃涌来。名团加名角,扎哈洛娃早早站上了让人艳羡的高起点。

1995年赴圣彼得堡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学习,1996年加盟基洛夫(马琳斯基)剧院, 1997年晋升首席演员,2003年她加盟莫斯科大剧院,现任首席女演员。扎哈洛娃离开马林斯基剧院转投莫斯科大剧院的消息震惊了俄罗斯舞蹈界。对扎哈洛娃来说,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我还在马林斯基剧院时,莫斯科大剧院就曾多次邀请我,甚至在我跳第一季时就想让我加盟。只是17岁的我还没准备好做如此重大的决定。”直到在圣彼得堡连跳七季,扎哈洛娃才确信,是时候改变落脚的城市和剧院了。“我需要新挑战。莫斯科大剧院给我提供了最棒的工作条件和大量自由时间,也不限制我和其他舞团合作。”

1997年获得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一等奖学金,1997年获得巴蒂卡酿酒企业赞助的“希望奖” 1999,2000连续两年获得俄罗斯戏剧界最高荣誉“金面具奖” 2001年获得圣彼得堡市“人民艺术家”称号2005年获得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

顺便说一下,扎哈洛娃的丈夫是著名小提琴家瓦汀.列宾。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6#

波丽娜•塞米诺娃

波丽娜·塞米诺娃Polina Semionova是现ABT首席。曾任柏林国家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客席艺术家,在全世界各大城市客座演出。这应该是全世界无数女孩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芭蕾明星之路对于这位颇有名望的独舞演员而言也并非坦途。

Polina Semionova,1984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音乐世家,三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她的妹妹是一名钢琴演奏家。从小,Polina便和哥哥一起学习花样滑冰,但很快又转习芭蕾。8岁那年考入举世闻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学院,从那天起,她便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舞蹈艺术。16岁那年,她参加了莫斯科国际芭蕾舞大赛,凭借出众的表现一举夺魁。2002年,17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学院毕业。毕业后被Vladimir Malakhov看中,选聘为柏林国家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18岁那年晋升为德国最年轻的首席芭蕾舞女演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7#

波丽娜•塞米诺娃:《巴赫的最后一天》

波丽娜•塞米诺娃是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现任ABT首席。
1984年9月13日出生于莫斯科。1994年起在Bolshoi芭蕾舞学校学习。2002年毕业于Bolshoi Ballet School,毕业后被“世纪舞神”德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Vladimir Malakhov看中并加盟德国柏林芭蕾舞团,以18岁的年纪成为该团最年轻的首席女演员。
这个视频是波丽娜早期在德国时拍的一个MV,非常有名。这段芭蕾音乐是德国歌手Herbert Gronemeyer 从巴赫的未完成曲《Letzter Tag》(最后一天)获得灵感,并进行了改编,作为纪念他的妻子的作品。MV 特别邀请了波丽娜出演。

这段芭蕾有多种版本,这是歌词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96349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8#

卡洛斯•阿科斯塔

阿科斯塔的传记电影《尤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9#

影片讲述了古巴舞蹈家卡洛斯•阿科斯塔的故事,他在片中演自己。
从他在哈瓦那贫民区的出身,直到成为家喻户晓的芭蕾明星。
并打破禁忌,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里第一个出演罗密欧的黑人舞蹈家,
从此奠定了长达17年的星途和神话。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00#

芭蕾在中国

转载自网络

发展历程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天鹅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继《天鹅湖》之后,5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著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RTRE-DAME DERARIS)(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