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黑胶唱片,看到了一个消息,特来询问一下。】 [复制链接]

查看: 10936|回复: 78
51#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0 20:35:00 发表
那个,一直潜水,但是今天看到了一个消息,所以特地注册了一个账号来问问。
转自<科技新时代>:<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2008年11月号
Q:黑胶唱片和CD究竟哪个音质更好?
A: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对黑胶唱片的狂热者说,CD的音质要更好,它能更好地展现音乐中的细节.如果你用显微镜观察一张黑胶唱片,就会发现每个纹路里都充满了像丘陵一样的起伏,实际上这些起伏就是乐器发出的声波


或者简单点说,在三千元 LP(盘、臂、头、唱放)系统 PK 三千元单体 CD,这言论是对的、5K PK 5K 已经可以开始质疑、8K PK 8K 基本上已经不成立、10K PK 1PK 或以上,言论可以完全推翻。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52#

原帖由 yjhhh 于 2009-7-23 11:54:00 发表
都是瞎扯,到底哪个好听,你听一听不就有了?非得从理论上去证明?谁能论证一下是肉包子好吃还是蛋炒饭好吃?

同学,反驳别人的时候要清看别人在说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讨论哪个好听了?
TOP
53#

我就是看了水平太次。才不去的。

下面我们看看两段文字,同样是讲宽容度。

先上一个所谓摄影版主的文字。

最初由 野鹤 发表
数码与胶片从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
再多的像素也不能与胶片相比较。
适马的3X与富士的SR,都试图接近胶片感觉,实际上只是好了一点。还是不成功。
CCD基本上除了在数量上还可以大大提高,宽容度不会再提高了。
CMOS将来可能有一天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也说不定。索尼正在加紧对CMOS的开发,试图突破C家的研发。
公认的宽容度是
黑白胶片达1:256.
彩色的是1:128.
反转是1:64.
DC是1:32.
看来D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仅仅看像素的多少。
像素可以理解为分辨率,但不是宽容度。

大家看好,DC的宽容度在这位大侠兼版主的笔下仅仅是1:32。

我们再接着看比较专业点的文章,
http://academy.fengniao.com/77/776230.html

在刘宽新的文章里,数码照片的宽容度是10级,负片是7级,反转片是5级。试验的这相机还不算最好的。但已经超越了胶片N多。

很多很简单的问题,遇到行外的爱好者,会论述很久。你明白我为什么不上无忌了?
逗你玩儿
TOP
54#

现在貌似cd的生存也面临挑战了吧
TOP
55#

原帖由 Wilmer威馬 于 2009-7-23 12:3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0 20:35:00 发表
那个,一直潜水,但是今天看到了一个消息,所以特地注册了一个账号来问问。
转自<科技新时代>:<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2008年11月号
Q:黑胶唱片和CD究竟哪个音质更好?
A: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对黑胶唱片的狂热者说,CD的音质要更好,它能更好地展现音乐中的细节.如果你

额,个人认为,在声学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应该不至于寒酸到使用四百美元的设备吧。至于说的好设备带来的好听感,本人承认,但是好设备也不能让一个磨损的LP变成母盘LP吧?我的意思是,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设备再好,对于音质的改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音质这东西是钉死在媒体介质上的,例如黑胶盘,例如cd盘。
就好像枪花乐队,去修道院录音,结果枪花吉他用的是Marshall,而修道院用的B&W,这俩牌子的东西的差价十倍以上,但是价格已经体现不出优势了。因为枪花的歌迷们喜欢的是Marshall的音色,所以修道院只能用十倍价格的东西来制作十分之一价格的声音,这就是对于声音质量的诉求。
TOP
56#

原帖由 steven78725 于 2009-7-23 12:44:00 发表
现在貌似cd的生存也面临挑战了吧
逗你玩儿
TOP
57#

数字化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方便,而且已发展到足以满足一般需求,胶片和DC,LP和CD,都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只是拍张到此一游,或一般的平面设计,非要用大画幅反转片拍,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想给劳力士手表拍个广告或出版一本风光画册,趁早把你的DC收起来吧。
TOP
58#

原帖由 yjhhh 于 2009-7-23 15:45:00 发表
数字化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方便,而且已发展到足以满足一般需求,胶片和DC,LP和CD,都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只是拍张到此一游,或一般的平面设计,非要用大画幅反转片拍,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想给劳力士手表拍个广告或出版一本风光画册,趁早把你的DC收起来吧。

这位同学如果要讨论还是从原理上解释一下吧,您哲学一般的论据无法支撑您的论点。别说是劳力士,就算是给航天飞机拍照片用的都是dc,航天飞机不比劳力士贵多了?就算是给外星拍照片的都是数码相机,现在想想,如果胶片的精度这么高,为何在从来不考虑钱的外太空探索领域却把胶片淘汰了呢。
最后编辑gpspda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16:04:50
TOP
59#

拍航天飞机用DC,原因只有一个,方便,不是贵不贵的问题,像U2飞机用胶片,得装多少?给劳力士拍广告,讲究得是细节和味道,DC就差点意思了,若不信,可背个DC试试,看人家给不给你这单生意,当然,现在也有用中幅相机加数码后背拍广告的,也只是接近胶片而已。
TOP
60#

DC和CD还原图象和声音的过程,说白了就是马赛克不断细化的过程,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原貌,但目前还是离原貌有差距的,LP和胶片在还原过程中也受很多因素制约,并不完美,某些条件下不如数码,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选择,非要证明谁比谁强是没有意义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