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黑胶唱片,看到了一个消息,特来询问一下。】 [复制链接]

查看: 10514|回复: 78
31#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1 23:38:00 发表
很遗憾的告诉你,十多年前最顶尖的数码照片就超过最顶尖的胶片很多了。任何方便都超过胶片。全面的超越。
不要拿不懂的领域作比喻,会给人抓住把柄。  

吉兄,这次你对数码比胶片的结论错了,有空多到无忌上去溜达吧。
最后编辑rx2 最后编辑于 2009-07-22 11:30:02
初烧,但只爱丹拿!
TOP
32#

就我所知,现在最高的数码像素是14亿,说实话,我的确没见过胶片被放大N倍之后的样子,传统摄影这点我不熟悉,所以就不发表意见了。
恩,版主大已经总结的很好了,现代录音的话,高端的DVD-a已经走在了前列,但是对于经典的LP的话,也只能让其继续传承了。经典的声音和现代的高科技都在一直发展~
TOP
33#

回复 4# 旅行岁月 的帖子

是应该好好学习,不要再被人忽悠了。楼主讲的非常有道理,任何事情讲科学是不会错的。HIFI也一样,否则就会走火入魔。
TOP
34#

LP更容易使我投入到音乐中
TOP
35#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2 20:34:00 发表
就我所知,现在最高的数码像素是14亿,说实话,我的确没见过胶片被放大N倍之后的样子,传统摄影这点我不熟悉,所以就不发表意见了。
恩,版主大已经总结的很好了,现代录音的话,高端的DVD-a已经走在了前列,但是对于经典的LP的话,也只能让其继续传承了。经典的声音和现代的高科技都在一直发展~


那14亿相素是由60块独立的感光元件拼凑而成直径40CM的庞然大物。单块感光元件也就2000多万像素。或者用部2000W像素拍个60多张照片然后拼接起来的。对于胶片的感光分子来说,10个分子直线排列人长度约为1nm,你自己可以算算如果是直径40CM的胶片有多少相素,粗略算下有12560000000亿像素,更别说数码照片还必须将颜色压缩存储和显示,32位色的图片也就1677W发色256色阶灰度,胶片的发色数和色阶不存在数字量化所以是无穷大。有点跑题了。
任何的数字音频都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那么在取样间隔内的信息就没有记录,只记录取样点的信息,而且还要将少的可怜的取样点进行压缩。LP是连续的声音没有漏掉任何信息,所以LP的信息量绝对要大于CD。甚至大于SACD,DVD AUDIO。
最后编辑coolbill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02:57:24
TOP
36#

原帖由 rx2 于 2009-7-22 11:27:00 发表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1 23:38:00 发表
很遗憾的告诉你,十多年前最顶尖的数码照片就超过最顶尖的胶片很多了。任何方便都超过胶片。全面的超越。
不要拿不懂的领域作比喻,会给人抓住把柄。  

吉兄,这次你对数码比胶片的结论错了,有空多到无忌上去溜达吧。


RX2兄,你看看这个图,

左边是个4000万像素的数码照片,是我今天早晨刚用135相机拍的,才用了8BIT,如果是16BIT,还要好点。我办公室的照片都是这个素质。10多年前我用的数码相机比现在这个相机还要好很多,

右边是个号称4000万象素的胶片照片。这样的东西也能算分辨率,我只有佩服那些处于数码摄影半文盲水平的无忌发烧友。

无忌我从来不去。
4000W.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23 9:22:47 上传)

4000W.jpg

逗你玩儿
TOP
37#

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体会一下数码照片由于数字采样后产生的断层,

体会一下胶片照片的连续色调的模拟味道。

哈哈哈!
逗你玩儿
TOP
38#

cool bill说的原理都没错。
但是原理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LP,应该是用刻针对盘片进行连续的刻画产物吧。那么刻针应该是某种机械结构才对,这种东西是如何保证刻针能够伴随着波形进行精确的回馈的?毕竟机械结构不可避免的,震动,摩擦,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盘片本身的质量,分布的均匀性,感觉似乎不可抗拒力太多了一些。】】
而至于像素的问题,我只能说,胶片这东西比起LP还不可控,底片并非是死死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他的本质决定了他无法精确的描述镜头映像,因为人手是震动的,而胶片也是活动的。而数字相机的结构相对于胶片来说则要稳固很多。而至于说分子,我们当然承认,但是你是如何保证这个不稳固的结构你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分子的曝光的颜色渐变的?
还是那句话,化学反应是最难以控制的。
数字的最大好处,就是精确。
TOP
39#

大家忽略了一点P也是先压缩,再刻的.
TOP
40#

是l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