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黑胶唱片,看到了一个消息,特来询问一下。】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coolbill 于 2009-7-20 21:29:00 发表
如果说CD的采样率是44。1K,那么LP的采样率就是无穷大。就像数码相片与胶片,胶片的分辨率可以精确到分子级别,色阶也是无穷大。用显微镜放大100倍细节也很清晰。数码相片有个1000W像素32位色就有人认为很清晰了。难道数码相片细节比胶片多?只是大家认为数码照片或CD格式够用且方便而已。而不是细节更多。

能比吗?
TOP
22#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09-7-21 1:04:00 发表
如果这篇文章的作者尝试解释不同档次CD转盘,外置独立时钟对CD重播效果的影响,就会发现音频CD和WAV根本是两回事。
作者分析LP重播的原理和缺点非常正确但还不够全面,LP的失真远比作者所提及的严重。不过作者完全忽略了从模拟的声音到音频CD制作过程所带来的失真,CD音频格式确立的时代,限于当时芯片运算速度而使用了对于今天硬件水平很不科学的数据流格式。
现在如果我们购买任何一款正版软件光盘或者D


恩,您说的非常有道理,这点的确是CD的弱项,但是反过来考虑的话,LP似乎更加难以想通,因为每一次的播放似乎对于LP来说都是一个损耗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一次的播放的最终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LP拾音器应该是接触的吧。)
另外,说道CD的转录问题。个人认为,将一个CD抓取为WAV格式,以锯齿型的采样来还原平滑波形肯定会带来失真。但是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全盘ISO呢?从原理上来说,CD-WAV似乎本身就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无论何种无损格式,loseless始终不是nolose。如果真的要复制的话,我认为将整盘ISO下来,这样才是精确的数字复制吧。然后将iso直接扔到电脑里面听——当然,发烧友应该有相应的改造方法。
毕竟在电脑之中,运算都是以ns来的,相对来说,能够绝对克服机械的相对不稳定性。
TOP
23#

本文是针对音质,不针对最终的听音感受,就好像始终有人认为foobar比千千静听音质号一样,但实际上他们的解码器都是同一个,影响最终结果的是听音感受,而并非本身的音质。
TOP
24#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1 8:42:00 发表
另外,说道CD的转录问题。个人认为,将一个CD抓取为WAV格式,以锯齿型的采样来还原平滑波形肯定会带来失真。但是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全盘ISO呢?从原理上来说,CD-WAV似乎本身就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无论何种无损格式,loseless始终不是nolose。如果真的要复制的话,我认为将整盘ISO下来,这样才是精确的数字复制吧。然后将iso直接扔到电脑里面听——当然,发烧友应该有相应的改造方法。
毕竟在电脑之中,运算都是以ns来的,相对来说,能够绝对克服机械的相对不稳定性。


已经有厂家推出使用这类技术的CD机,不过即使价格达到数十万的CD机仍然不能克服上面提到的问题,效果并未达到预期,音频CD格式是一种没有可能做到“无损复制”的过时的数字音频格式。
LP有很严重的失真,但LP的失真和CD的失真方式是不同的,可能是人类的听觉系统特别不适应CD的失真方式,所以才造成仪器检测更“保真”的CD在实际听感上失真大于LP的结果。至于不考虑“主观”听感来纯理论地讨论“客观”音质,我很怀疑这样的讨论对于唱片重播,音乐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09-07-21 10:36:45
TOP
25#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09-7-21 10:3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1 8:42:00 发表
另外,说道CD的转录问题。个人认为,将一个CD抓取为WAV格式,以锯齿型的采样来还原平滑波形肯定会带来失真。但是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全盘ISO呢?从原理上来说,CD-WAV似乎本身就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无论何种无损格式,loseless始终不是n

感谢回复。
的确单纯忽略听感和讨论音质是缺乏意义的。不过毕竟这个文章原本呢就是电声学的科技向的东西。因为看到了不少将‘音质’和‘音色’混淆的文章,再看到这个时候才豁然开朗。
现在已经推出了DVD AUDIO,已经可以达到192k 24bit,那么这是否可以撼动LP的位置?
再从一个复制的方向看,据我了解LP,应该是用刻针对盘片进行连续的刻画产物吧。那么刻针应该是某种机械结构才对,这种东西是如何保证刻针能够伴随着波形进行精确的回馈的?毕竟机械结构不可避免的,震动,摩擦,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另外,盘片本身的质量,分布的均匀性,感觉似乎不可抗拒力太多了一些。
看上去,还是0和1更加精确一些。
再次感谢。
TOP
26#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09-7-21 10:3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1 8:42:00 发表
另外,说道CD的转录问题。个人认为,将一个CD抓取为WAV格式,以锯齿型的采样来还原平滑波形肯定会带来失真。但是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全盘ISO呢?从原理上来说,CD-WAV似乎本身就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无论何种无损格式,loseless始终不是n

赞同此观点
TOP
27#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1 10:59:00 发表
看上去,还是0和1更加精确一些。
问题在于唱片不是影碟,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听的。
听过24192格式的WAV文件,效果确实在很多方面超越LP,可以说如果是现在新录音的话,数字录音的效果要比模拟录音好,但前提是不能制作成音频CD格式。
但对于30多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录音呢?这些录音基本上是以开盘母带录制下来的,而且这些母带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退化,用这些已经退化的母带,再经过AD转换出来的数字格式唱片效果和当年母带刚制作好就制作的LP相比又如何?现在市面上可以很容易地购买到比音频CD格式先进的SACD,其中有很多是由模拟母带转制而来,其重播效果呢?实际情况是这些SACD推出之后,“头版”黑胶唱片的价格反而上涨了。
TOP
28#

原帖由 coolbill 于 2009-7-20 21:29:00 发表
如果说CD的采样率是44。1K,那么LP的采样率就是无穷大。就像数码相片与胶片,胶片的分辨率可以精确到分子级别,色阶也是无穷大。用显微镜放大100倍细节也很清晰。数码相片有个1000W像素32位色就有人认为很清晰了。难道数码相片细节比胶片多?只是大家认为数码照片或CD格式够用且方便而已。而不是细节更多。

很遗憾的告诉你,十多年前最顶尖的数码照片就超过最顶尖的胶片很多了。任何方便都超过胶片。全面的超越。
不要拿不懂的领域作比喻,会给人抓住把柄。
逗你玩儿
TOP
29#

原帖由 ccjtb 于 2009-7-20 22:31:00 发表
没睡醒?还在作梦?

還沒睡。想做夢。呵呵。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峨嵋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30#

技术部懂,也不想懂,遇到太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怕怕
还是自己多去听的比较实在,CD很方便,但我更喜欢LP出来的声音
发烧新兵,CD尚未玩好,又开始折腾LP
TOP
31#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1 23:38:00 发表
很遗憾的告诉你,十多年前最顶尖的数码照片就超过最顶尖的胶片很多了。任何方便都超过胶片。全面的超越。
不要拿不懂的领域作比喻,会给人抓住把柄。  

吉兄,这次你对数码比胶片的结论错了,有空多到无忌上去溜达吧。
最后编辑rx2 最后编辑于 2009-07-22 11:30:02
初烧,但只爱丹拿!
TOP
32#

就我所知,现在最高的数码像素是14亿,说实话,我的确没见过胶片被放大N倍之后的样子,传统摄影这点我不熟悉,所以就不发表意见了。
恩,版主大已经总结的很好了,现代录音的话,高端的DVD-a已经走在了前列,但是对于经典的LP的话,也只能让其继续传承了。经典的声音和现代的高科技都在一直发展~
TOP
33#

回复 4# 旅行岁月 的帖子

是应该好好学习,不要再被人忽悠了。楼主讲的非常有道理,任何事情讲科学是不会错的。HIFI也一样,否则就会走火入魔。
TOP
34#

LP更容易使我投入到音乐中
TOP
35#

原帖由 gpspda 于 2009-7-22 20:34:00 发表
就我所知,现在最高的数码像素是14亿,说实话,我的确没见过胶片被放大N倍之后的样子,传统摄影这点我不熟悉,所以就不发表意见了。
恩,版主大已经总结的很好了,现代录音的话,高端的DVD-a已经走在了前列,但是对于经典的LP的话,也只能让其继续传承了。经典的声音和现代的高科技都在一直发展~


那14亿相素是由60块独立的感光元件拼凑而成直径40CM的庞然大物。单块感光元件也就2000多万像素。或者用部2000W像素拍个60多张照片然后拼接起来的。对于胶片的感光分子来说,10个分子直线排列人长度约为1nm,你自己可以算算如果是直径40CM的胶片有多少相素,粗略算下有12560000000亿像素,更别说数码照片还必须将颜色压缩存储和显示,32位色的图片也就1677W发色256色阶灰度,胶片的发色数和色阶不存在数字量化所以是无穷大。有点跑题了。
任何的数字音频都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那么在取样间隔内的信息就没有记录,只记录取样点的信息,而且还要将少的可怜的取样点进行压缩。LP是连续的声音没有漏掉任何信息,所以LP的信息量绝对要大于CD。甚至大于SACD,DVD AUDIO。
最后编辑coolbill 最后编辑于 2009-07-23 02:57:24
TOP
36#

原帖由 rx2 于 2009-7-22 11:27:00 发表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1 23:38:00 发表
很遗憾的告诉你,十多年前最顶尖的数码照片就超过最顶尖的胶片很多了。任何方便都超过胶片。全面的超越。
不要拿不懂的领域作比喻,会给人抓住把柄。  

吉兄,这次你对数码比胶片的结论错了,有空多到无忌上去溜达吧。


RX2兄,你看看这个图,

左边是个4000万像素的数码照片,是我今天早晨刚用135相机拍的,才用了8BIT,如果是16BIT,还要好点。我办公室的照片都是这个素质。10多年前我用的数码相机比现在这个相机还要好很多,

右边是个号称4000万象素的胶片照片。这样的东西也能算分辨率,我只有佩服那些处于数码摄影半文盲水平的无忌发烧友。

无忌我从来不去。
4000W.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23 9:22:47 上传)

4000W.jpg

逗你玩儿
TOP
37#

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体会一下数码照片由于数字采样后产生的断层,

体会一下胶片照片的连续色调的模拟味道。

哈哈哈!
逗你玩儿
TOP
38#

cool bill说的原理都没错。
但是原理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LP,应该是用刻针对盘片进行连续的刻画产物吧。那么刻针应该是某种机械结构才对,这种东西是如何保证刻针能够伴随着波形进行精确的回馈的?毕竟机械结构不可避免的,震动,摩擦,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盘片本身的质量,分布的均匀性,感觉似乎不可抗拒力太多了一些。】】
而至于像素的问题,我只能说,胶片这东西比起LP还不可控,底片并非是死死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他的本质决定了他无法精确的描述镜头映像,因为人手是震动的,而胶片也是活动的。而数字相机的结构相对于胶片来说则要稳固很多。而至于说分子,我们当然承认,但是你是如何保证这个不稳固的结构你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分子的曝光的颜色渐变的?
还是那句话,化学反应是最难以控制的。
数字的最大好处,就是精确。
TOP
39#

大家忽略了一点P也是先压缩,再刻的.
TOP
40#

是l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