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音响调整的参考标准 [复制链接]

1#
在此谈谈调整音响的一点感悟。音响的调整必须确定一个参考。现场是检验音响的唯一标准,这一点与hifi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经常到自己方便去的音乐厅找听感是锻炼所谓“金耳朵”的最佳方法也是唯一途径。
不同的音乐厅虽然声学特点不同,但区别主要是音色,而定位、层次、质感则不会有太多差异,这正是音响调整最重要的。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聆听位置。每个音乐厅都有“皇帝”位,较偏或较高甚至面对指挥的反相位,听到的效果是极为不准确的,易产生误导,不可以作为参考标准。当然乐团、指挥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因此,若能碰上世界一线乐团的演出,哪怕节衣缩食也要买到好位置的票去聆赏。与其说是锻炼耳朵,其实是记住现场的表现,通过聆听不同编制的现场演出,从而建立正确的听音参考标准。
家中的音响,按照常规的摆位,两只音箱的连线应该形成台口,乐团在后面展开,结像出音场形态。而少数要求贴墙摆位的系统,结像会突出。层次、定位、乐器质感、形体比例是与器材档次和调整水平相关的,音色则与品牌特点有密切关系。音场的大小由听音环境决定,穿墙破壁是不现实的,能将音场装满听音空间应该已是极限了。而投资、调整,一切折腾到最后可能都会集中在低音。什么下潜、量感、震撼等弄得人们晕头转向,甚至被误导的把驻波当作低音。而音乐厅现场从未有什么裤脚生风、地动山摇的感觉,而是清晰且有节制的低音铺垫且毫无干扰,似油画的底色一般。
欧美设计师几乎都以各自喜好的音乐厅、乐团的声音作为参照,故制作、调整出的声音风格迥异,才会有什么英国声、美国声的区分,无论是费城还是伦敦,声音都是美妙的。音响是技术与文化结晶,也是那些看似空壳的器材而声音却远超那些只注重重量、材质或所谓技术产品的根本所在。
有了参考标准,器材搭配、调整,包括发烧友之间的交流就有了方向。区别只在于因系统特点而出现的音色不同以及还原现场的多少而已。可以避免因器材、线材的盲目对比产生误判,进而不停的更换,造成精力、财力的无休止的浪费。
上述观点不妥之处望各位指正。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27 21:51: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是呀,多听现场才是王道!
TOP
3#

好文!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4#

非常有实际内容的经验之谈,赞同
TOP
5#

学习了!
TOP
6#

感谢版主和同好的认同。
TOP
7#

我有时会受到自认为是金耳朵的朋友邀请到他家听音响,碰到不敢苟同的,但又不好意思说,只能建议他多到音乐厅听听真乐队的声音。
TOP
8#

这个问题还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软件的高保真问题,就现在很多新发行的唱片而言,大多数经过各种调音润色,已经失去了现场演奏效果的自然度了,听起来也不算难听,相反很多人会觉得好听,但其实是不正确的声音。
倒是老的黑胶唱片的现场感很不错,所以即使要对自己的系统调音,对唱片的选择也不可不查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9#

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录音都以指挥位聆听为标准而制作的。我们该还原录音本意呢,还是自己在前排的感受?
TOP
10#

回复 9# 自然而然2 的帖子

若按照三三一或三一七比例法摆位,两只音箱的连线为台口,乐团在音箱后展开,定音鼓或大鼓的位置在最后排,与音箱连线的距离是音场深度。管乐器在音箱中间位置相对稍后,弦乐位于两侧相对略前,表现出音场的宽度。若测试协奏曲,独奏乐器位于近台口处,乐团则在其后展开(人声相仿)。唱片录音、混音不同,加之听音环境,故表现也不尽相同,但调整像指挥位置听音肯定是不舒服的。
TOP
11#

回复 7# shen3210 的帖子

好主意!但对方必须认知音响表现是与现场相关的,否则别破坏人家的幸福感。
TOP
12#

写得好。。。。。。
TOP
13#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6/1/13 21:45:00 发表
写得好。。。。。。


贴张图参考下大概定位
TOP
14#

原帖由 HAYDN 于 2016/1/13 9:10:00 发表
在此谈谈调整音响的一点感悟。音响的调整必须确定一个参考。现场是检验音响的唯一标准,这一点与hifi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经常到自己方便去的音乐厅找听感是锻炼所谓“金耳朵”的最佳方法也是唯一途径。[/size


顶海顿兄的好文,补充一下:
我在现场听音时,发现人耳对声音的左右非常敏感,而前后相对而言敏感度不如左右。回到调音上来,要调出前后左右的乐队形态,好的摆位是关键,左右调节的是两个音箱的距离,而前后调节的则是音箱背后离墙的距离。
TOP
15#









发几张凑凑热闹,呵呵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6#

回复 10# HAYDN 的帖子

指挥位的听音效果应该是指挥演绎其意图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应该怀疑录音后期混音调整是否遵守了还原演绎意图的原则。
TOP
17#

说得好!
TOP
18#

好经验!不过听流行演唱会环境就不规范了,那场地是怎么能多卖座怎么来啊。
TOP
19#

推荐几张调音碟,小提琴:妈妈教我的歌。这张碟的要求系统的音乐味很高,播出来琴声厚润不粗,不能薄,像唱歌一样悦耳,低频要十分松,钢琴的低频线条要清晰,要听到低频的泛音一圈圈的涟漪。此碟能放好,基本上小提琴已经可以通吃了。协奏:阿劳的贝多芬第五钢协 此碟考验中低频,第一乐章钢琴响起堂音丰富,琴键清脆不刺耳。低频也要求十分松才能开扬,就这个低频80%的系统都好难过关,放好此碟系统可以有70分。终极考验:普列文emi的仲夏夜之梦,以上所说的都需要有,难度是第一乐章分离度,要清晰不能乱不能吵耳,说来简单,调起来十分难。放好了系统基本上90分。至于人声我觉得能放好70分的碟人声已经小菜一碟了。小弟的系统刚搭起正在朝70分努力。呵呵。
TOP
20#

感谢szlghyj、wst008341、白了头一夜间、回龙头大、hpxin88等诸位同好的支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