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LP的一个奇特现象,本人百思不解 [复制链接]

查看: 29859|回复: 233
211#

名琴LP 在 2006-4-29 8:44:53 发表的内容


赞同这个观点,玩CD的也要理解玩LP的,其实有的音乐就是要用LP放才动听,如听小提琴,LP的琴声就优美得多!


我听过LP播放的小提琴后,再听CD的小提琴,得好长时间才能适应过来
TOP
21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科研级旗舰
TOP
213#

dr kuang 在 2006-4-29 1:35:14 发表的内容
CD系统如果运用RIAA曲线的原理而非低通滤波来解决高频段的数字背噪,是否会有改善听感的效果这点我也不了解,我粗略听过老易还没正式发行的新一代LPCD和上一代LPCD(电台的专业CD机和模拟录音台推动监听耳机和MYER同轴有源监听箱),听感上最大的改善反而是中低频密度有明显提升。


关于“运用RIAA曲线的原理”,暂时不能同意这个说法。
听感上最大的改善反而是中低频密度有明显提升。——这个听感上最大改善的本质——密度有明显提升,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TOP
214#

刻制LP过程RIAA曲线处理的目的:
1:通过对低频作一定程度的压缩,减少低频坑纹宽度和深度,延长每一面的播放时间。
2、通过对高频作一定程度的提升,提高高频坑纹宽度和深度,解决刻制LP时高频坑纹太浅容易丢失的问题。
过程RIAA曲线处理,可以使得刻制到LP上的中高低频坑纹深浅度基本“均衡”,唱针更容易读取。

LP还原过程RIAA曲线的目的:
是刻制LP过程RIAA曲线的应用的镜象过程(逆向过程)。
1、对低频作一定程度的提升,得到原来压缩前的幅度。
2、对高频作一定程度的压缩,得到原来提升前的幅度。

这个RIAA曲线应用的镜象过程,理论上最终得到平直(平衡)的还原。

如果唱头(唱针)频率响应不平衡,理想的RIAA曲线镜象还原(理想的唱头放大器),就同样暴露出唱头(唱针)频率响应不平衡的缺点。但是,高频不太好的唱头,很少有人批评。为什么?
TOP
215#

dr kuang 在 2006-4-29 2:48:21 发表的内容
另外,这里想向松香味DX说明个比较难以接受的事实: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器材放CD发出的声音很有“模拟味”,听感流畅自然的话,这其实是经过环境和器材造成“美丽音染”的结果。如果有机会到专业录音室中听听经过严格专业声学处理,使用全套“标准”录音室监听器材播放我们日常非常熟悉的唱片,可能大家会重新考虑HIFI的意义:)
我想说的是:HIFI并不等于高保真。


这不是“比较难以接受”的问题,是对HIFI(高保真)理解的问题。
使用全套“标准”录音室监听器材播放我们日常非常熟悉的唱片,大概你听的多是CD,如果在这些系统上听听LP,情况是怎样呢?结果会提高对HIFI的认识。
TOP
216#

recorders 在 2006-4-28 20:37:17 发表的内容
有时候可以考虑你自己需要听什么?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赞同这个观点,玩CD的也要理解玩LP的,其实有的音乐就是要用LP放才动听,如听小提琴,LP的琴声就优美得多!
TOP
217#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9 15:57:12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4-29 15:49:12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4-29 10:23:46 发表的内容

高频不太好的唱头,很少有人批评。为什么?






!!!!



KUANG版,真正录音用的母带开盘机频响分布还未差到要用类似RIAA曲线来调整。母带是为了后期制作方便,从这个角度说,其实也损失了一些东西,我也相信直刻LP要比从母带转过去的能保留更多的信息量。


我没说过开盘母带使用RIAA曲线来调整频响分布,只质疑过开盘母带的背噪和瞬态反应速度的问题。

我对这个言论惊讶的原因是:在还没有搞清楚你引用这个图表的来源和含义前,其实完全可以向使用LP系统的朋友借一张唱头说明书来对比一下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TOP
218#

LPCD其实都有针对高格式PCM录音转制成低格式音频CD时出现声音劣化问题的目的,但是声音的改善是依靠减少“转制”环节。LPCD也是转制成“低格式音频CD”了的。好象与RIAA曲线也没有关系。
上班去了。晚上再聊。
TOP
219#

只要通过记录形式,再以不同的时间、地点还原出来,就是“虚拟”的东西了。包括电影的纪录片。
关键是能够“虚拟”到多象、多真。
TOP
22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