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High Fidelity的绝对与相对性 [复制链接]

21#

帮陈老顶
TOP
22#

说的真好!
TOP
23#

真正的老师要上课了。
TOP
24#

谢谢了!
TOP
25#

支持harvey先生!继续:)
TOP
2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7#

这算是相对论呢,还是贵价器材无用论,,还是音响无用论呐?????
有点全盘否定的味儿呢!!!!!!!
咋办好啊
TOP
28#

最后编辑csdam
TOP
29#

[quote]csdam 在 2006-1-17 1:57:25 发表的内容
如今,追求一套高质量的音箱已经不单单是HIFI发烧友们的要求了。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异地音乐风格流入市场。加上现在喜欢古典音乐和乐器独奏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应该知道,不是随便什么音箱都能把大多数曲风都能很好的表现出的。而且不同选料的音箱所表现强项也不同。例如,电子管音箱对中音的表现要比电晶体音箱要好很多,电晶体音箱则在高音乐器表现上更好些。所以,在选购音箱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技术参数和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用。下面给大家列出20条要素,相信不管是从未了解音箱的朋友或是已经有一定功力的朋友都有一定的帮助。


csdam 兄;请问什么是电子管音箱?什么是电晶体音箱?我是第一次听说这类玩意。能不能上张照片详细说明一下。
TOP
30#

csdam 在 2006-1-17 1:57:25 发表的内容
作者:不详                          
编辑:Indeed Hi Fi Lab


这是刘汉盛先生所写的<音响20要>,请参阅下面的2帖子:
<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读后感(几点批判)>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6170&ntypeid=10
<试重写音响系统XX要>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6828&ntypeid=10
TOP
31#


软件录音

信息的源头来自于录音,时下的软件录音各出奇谋地要做到保真率、希望更能接近模拟录音的回放效果!CD→24/96→24/192→XRCD→XRCD2→HDCD→XECD24→SACD→DVD Audio→LPCD→LPCD33→LPCD45…

谈到录音,就不能不提录音的内容与录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这方面我只能认外行,所说的是从读报导上的理解来分析:首先录音必然牵扯到一个录音空间,既然是空间就必然有反射上的特性,除非是无残响室!如果是以无残响室作为保真率的测试环境,那么这个测试值,也只能对在无残响室中的使用者适用,因为一牵扯到现实环境的条件,原始无残响室的保真率还有多少的参考价值?如果是以一般空间来做保真率测试,那真是抱歉!这个实验一样只能适用在单一环境中!而且测试的不保真率(注意不是失真率!)也就随着空间与无残响室的差异而改变!您在家里调成一米外可以听到拟真的玻璃破裂声的系统,事实上正包含某一部份的不拟真条件,换一个环境,就不再具有意义!这样说来似乎可以调校出一个自己的拟真系统?

录音或回放空间既然有反射上的特性,相同频率声音音波就会有音波重迭或音波抵消的现象,致令录音或回放空间的声音音波频率产生强调或衰减的能量相位相加或抵消,令到录音或回放的音乐讯息必然的漏失?!

刚刚谈过空间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看录音的过程必然的不完美:首先,世界上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麦克风,因此,录音的开端就含有妥协与缺憾,也就是说,想100%的原音重现是无法企及的!专业录音器材无论多么专业,却未必像音响迷所幻想的完美无缺!何况有时候,录音过程会采用一些必要的衰减与压缩,使的录音成为可能,响应频宽的增加与信息量的收集,在模拟与数字媒介发展过程中,一直被当成努力突破的目标,当然,前提是必须与商业目的相契合,因此这是第二个妥协!录音母带与消费者手中的录音媒介,在信息量与失真程度上,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比起与原音的距离,大概也可以被忽略!距离原音最接近的母带,竟然还无法保证保真,对于追求原音重现的音响迷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这就是录音或回放的音乐讯息的相对性。

「原音」的标准是客观还是主观的?

如果原音重现的标准是客观的,似乎我们还有坚持致力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原音重现的最终裁判依据又在哪里呢?音响迷的原音重现,只不过是重现一己对于原音的认知,期盼与记忆!

也因为原音重现的最终裁判之不可得,才会让TAS之流的HIEND发烧榜单风行音响圈,试问,评断一张发烧片录的好的依据是什么?因为它比较接近现场?那试问是接近「录音的现场」?还是接近他「平时所听到的现场」?一位听遍世界各地音乐厅的评论员,也未必听过录音时的那一个空间/乐团/指挥搭配!就算听过,也不是录音时的原音,而是他记忆中的声音!更何况录音时的现场在观众席盖了什么布毯,放了多少吸音或扩散器材,现场演奏会录音时观众席满座或坐了几成?即使熟悉一个空间的评论员,因为您不是录音师,您无法掌握录音时的变量,所以要评断录音好坏,似乎是很滑稽可笑的? 这就是「原音」的相对性。

追求原音的还原是梦想还是迷思?

现实里人的大脑对声音的判断,所要上需要依据的信息很少也很多,「很少」的意思是指只要部份的信息量,人耳就能判断出声音的来源,例如从电话中分辨某个人的声音,或手提音响中听出某一种乐器;「很多」的意思是指在于人耳也一样可以因为极微小的情报差别,而判断出声音的异样,因此「原音重现」的困难极大,但是回放(注意不是原音重现!)所能获得的满意机率却显得相对的高!

要求音响挖掘出更多情报量,表现的更接近音乐本身所该有的声音特质,是无可厚非的,否则卡拉扬也不必亲自参与制作录音,制作了几辑HIFI Karajan唱片,只因为他是一位注重录音效果的指挥!

但是,接近音乐本身所该有的声音特质,并不等于已经达到那样的水平!

我们可以要求器材发出的声音符合自己的判断标准,但是那却未必就是「原音重现」!或者说,原音重现在主观的角度来看是可能的,因为他接近于「个人对音乐/声音的聆听经验」,所以这样的结果是「对的」!但是这个人化的自己的经验,却是没有普遍标准的,因为听觉的个人化,因为听感的个人化,每个人的「对的」的状态可以是南辕北辙各不相同!

在以上的讨论中,也已经谈到了人的多元化价值,如果在玩音响听音乐的过程中,还依赖着一个现成的指标或榜单,还抱着快餐的心态,希冀抓住一根客观上让自己安全的浮木,以为跟着前人的脚步就能安全的到达自己的音响音乐天堂,那真是一件危险不过的事,你将会永远的迷失!

聆听的主体不同,怎么会有一样的标准呢?如果真要有一个标准,那便是大家心里、或者更贴近一点,大家耳朵与脑袋里的那一把尺罢了!前人的故事可以启发,可以借镜,但是脑袋长在自己脖子上,耳朵长在自己脑袋上,自己想,自己听,才是到达自己目的地的途径!

音响回放的「像真(fidelity)」当然也是有所本的。而这个「本」,当然是进行录音时的现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资深的音响迷们一谈到音响的调教、音质音色的判定,就义无反顾的说要「以现场为准」。

「以现场为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到几乎可以被推定为错的程度。这是很典型的把问题「过度简化(over simplify)」,进而「想当然耳」的错误直觉。且先让我厘清一些状况:当我质疑,甚或反对「以现场为准」的时候,并不表示我赞成或提倡「不以现场为准」,这完全是两码子的事。

现场是现场,录音是录音,回放是回放。你的回放是你的回放,我的回放是我的回放。他们有一个共通的交汇点——音乐,但更多的是不可胜数的歧异。

所幸,作为一种感动心灵的艺术,音乐的回放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心的向度而已。有人用音响听音乐,听的是音乐;有人到音乐厅听声音,听的,也就是声音了。

「以现场为准」如若可能,其基础之一至少必须是录音师为您涓滴不漏、原原本本、巨细无遗的收录了现场的一切,可古往今来从未有此可能性,即或有可能,也不可以这样做。事实上,高明的录音师,懂的最多是:取舍、强调、润饰、遮掩......的技巧,而这就像摄影师的采光、取景、控制曝光等等工夫一样。因此,当有人说「以现场为准」,我只能说「谢了!」。

音响之成事,确实该以「现场」为本的。只不过,我的意见是语义上应该精确一点:「以现场为准」不如「以现场经验为准」来得确实,而「以现场经验为准」更不如「以人生经验为准」来得妥帖。

真实的状况是什么?真实的状况是假如我们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把音乐厅中的讯息全录下来,忠实的把数十毫秒的残响、少得可怜的直接音与丰沛的间接音的混响比例......一股脑儿在家里照收照放,以为这样才够真,你会很惊讶于这结果哪叫Hi-Fi,简直No-Fi了。莫说是指挥翻谱声、单簧管按键声、钢琴矮凳的咿啊声没那么鲜明锐丽,连音乐都不免淹没在如潮的轰隆声中。

乐天而论,这当然没什么不好。把「原音重现」、「如临现场」当作一种期盼也好,看作一种理想憧憬也罢,总算是个目标。但假如真相信有「原音重现」这码子事,恐怕就太过乐观了,其结果导致难免误入歧路。有多少人抱着这样的期盼、怀着这样的憧憬,花下无数心血金钱,买这换那、调东整西,终于证得无望、惶惶然不可终日?对芸芸用音响听音乐的人来说,执着迷信于「原音」是没有出路的。

「原音」只能存在于真实的时空,稍纵即逝,与最短暂的青春单位一样,一去,就再也不回来了。我们用科技所保留下来的「复本」,其本质已是「伪」,再经回放,无论这重现出来的有多么像真、传真、逼真、乱真,无论如何,终归不可能就是「真」了。这是我们所处的真实物理世界中的逻辑法则,没得商量。

这么说来,求真(原音)既不可得,所以音响全是骗人的,毫无意义的了?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音响确实是「骗人的」——其「骗术」高下有分而已。说不是,则是因为音响回放乃是以假乱真,绝非毫无意义的。这就是「原音」的相对性。

待续
TOP
3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3#

松香味 在 2006-1-17 13:27:05 发表的内容
[quote]csdam 在 2006-1-17 1:57:25 发表的内容
如今,追求一套高质量的音箱已经不单单是HIFI发烧友们的要求了。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异地音乐风格流入市场。加上现在喜欢古典音乐和乐器独奏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应该知道,不是随便什么音箱都能把大多数曲风都能很好的表现出的。而且不同选料的音箱所表现强项也不同。例如,电子管音箱对中音的表现要比电晶体音箱要好很多,电晶体音箱则在高音乐器表现上更好些。所以,在选购音箱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技术参数和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用。下面给大家列出20条要素,相信不管是从未了解音箱的朋友或是已经有一定功力的朋友都有一定的帮助。


csdam 兄;请问什么是电子管音箱?什么是电晶体音箱?我是第一次听说这类玩意。能不能上张照片详细说明一下。


........................................................................................................................................

松香大佬:
多谢指正,上列文章乃手文之误,应解作电子管音效和晶体管音效!!!
TOP
34#

好贴.长知识!
TOP
35#

harvey 在 2006-1-17 20:49:59 发表的内容
我这帖子主要是谈一些个人对HIFI的感受,因为玩了HIFI多年,感触的确很多。帖子纯粹是摆事实谈感受,从来没有提高到理论性层面讨论,也不是指导性的文章,目的只是强调HIFI的种种问题是没有绝对性的,有的只是相对性。帖子里也没有否定了些什么,只是提醒大家事物的相对性吧了。


前辈太客气了,实际上符合客观实际规律的观点总是符合科学理论分析方法及其结论和规律的。
谢谢前辈的好贴!!
TOP
36#

好文,拜读中,期待续文。
TOP
37#

大沙发!
TOP
38#

我都搬个凳子认真听课,呵呵~~~
TOP
39#

我这帖子主要是谈一些个人对HIFI的感受,因为玩了HIFI多年,感触的确很多。帖子纯粹是摆事实谈感受,从来没有提高到理论性层面讨论,也不是指导性的文章,目的只是强调HIFI的种种问题是没有绝对性的,有的只是相对性。帖子里也没有否定了些什么,只是提醒大家事物的相对性吧了。
TOP
40#

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