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High Fidelity的绝对与相对性 [复制链接]

1#
音响High Fidelity的绝对与相对性

我们经常提及的High Fidelity “高保真”, 简单地说就是以极小的失真,换得与现场一样的真实声音。想达成这个终极目标,许多经济力量宽裕的朋友,认为自己的音响系统未能满意,就一掷千金的频繁地换器材,但始终似乎都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一些经济实力较差的朋友,会通过各种相应的调音手段,不厌其烦地左摆右放,可是回放出来的声音依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那么,这真实的“高保真”声音真的如水中明月,镜中鲜花般的没有办法成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要弄清声音重现与现场的关系问题。

现场真实声音

我们聆听到的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由于震动频率的不同,所产生声音的高低也不同。震动快的发出的声音就高,震动慢的发出的声音就低。而物体震动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内耳,并震动我们的耳膜,使我们听到声音。由于声音受环境影响非常大,因此,同一物体发出的频率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环境中聆听会有明显的区别。自然界中绝对真实的声音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通过与音乐有关的乐器来举例论证:

小提琴的声音是大家最熟悉的,可是假如自己想得认真深入些的时候,却不能说出小提琴最真实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事实上,假如在空旷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广场上演奏小提琴,即便手上握着的是一代名琴斯特拉迪瓦里,恐怕也难发出甜美、润泽的声音来!但自己却不能说它发出的声音不真实!因此,在不同的环境里聆听到的真实声音,也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差异,说明了在不同的环境里聆听到的真实声音存在着相对性。

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厅,如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卡内基音乐厅、悉尼歌剧院等等,由于它们的建筑结构不同、声学处理不同、残响时间不同,所以同一把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在不同的音乐厅也同样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也是许多音乐爱好者在评论音乐厅效果好坏时,有各种说法的原因,可你能判定哪个小提琴在哪个音乐厅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呢?所以,绝对真实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在现场你听到的声音也是相对的。那么,以现场听音作为声音的评判标准是否也会有失偏颇呢?

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2#

受教.
TOP
3#

受教.
TOP
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

同意!
TOP
6#


故此,发烧友在关注音响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还有最重要的东西——音乐。

另外,发烧友还要避免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对高档(High End)器材十分崇尚和响往,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不错,音响器材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制品,在它们身上往往体现着现代电子技术、制造工艺、声音科学的最高水平。高档器材往往选用最新、最优质的元器件,手工制造的成分很大,加之产量不会太多,所以价格令人咋舌。这种高档(High End)器材的价值评定,也不能仅仅以声音音色的好坏去论价,因为它们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定工艺品的因素,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高档音响回放出来的声音表现,一般都会比较全面,声音重现的失真极低、细节也十分丰富。不同的品牌会有它们的许多独门绝技,形成自己的声音特色。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高档器材肯定比平价器材有更好的表现力与潜力。但是,关键的重点在于组件之间的搭配与较调。发烧友假如仅从某一次音展或演示的表现里,来随意评判高档器材的回放水准,事后会觉得自己的判断过分草卒。评判高档器材的回放水准,必需是经过细心品尝、搭配、挑选、调试……有时我们会发觉:良好的中等价位的音响系统,往往会超过粗心挑选和调试的高价音响系统;反过来说,高档音响经过调较搭配后,回放出来的声音效果,却是中档器材难以企及的。这就是音响系统器材档次之间的相对性。

发烧友经过聆听音乐的历炼后,较调自己的音响系统的手艺也必定日趋成熟的。由于个人喜好的听音环境、音乐风格、声音取向不同,发烧友会创造或建立了具有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的、特色的声音。

音响器材所回放出来的声音,往往被发烧友划分为「英国声」、「美国声」、「日本声」等等不同风格。事实上这种风格上的差异,说明了不同国家的音响器材,每一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音染,它是与器材生产国的文化背景,欣赏习惯相关的。

当我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声音取向,选择好响应的音响器材和唱片后,不是随意堆放、按下PLAY就能发出理想的声音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视听空间的特点,确定好摆放位置,按照一定的声音处理流程驾驭器材,逐渐将其较调出自己满意的声音效果。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别人喜欢的声音取向而改变自己的欣赏习惯,不能说你的音响发出的声音与别人的不同,就怀疑自己的器材不够好、较调的仍然存在缺点。而应该冷静的问问自己,这是否就是自己喜欢的声音呢?只要是能够树立正确的音响发烧观,在发烧之旅中不断积累必要的音响、音乐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和调音技巧,勇于在实践中摸索、不盲目迷信专家、迷信杂志,你便会发觉在聆听自己的音响系统时乐在其中。

待续
TOP
7#

关于录音

百多年以来,录音技术就得到的长足的发展。刚刚录音技术发展初期,是还没有模拟录音机,当时的录音是记录在钢丝上的。声音的产生或是回放都是受环境影响的,而音乐厅是建筑师根据声学原理,结合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建造的。每个音乐厅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建筑设计师的风格,保留了建筑师对声音、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而一部音乐作品从作曲家创作完成后一直到首次演出,必须经过演奏家的排练、指挥家对该曲目的独到理解、歌唱家等等的二次创作。这种二次创作的完美性,完全取决于演奏家、指挥家、歌唱家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刻程度……古典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对同样的音调和节奏保留着那么多不同的演奏或演唱方式,而听众同样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再度揣摩音乐的内涵,描摹出自己心中的音乐图象。假如从音乐的演出或音响回放的角度来看,应该再加上演奏或聆听环境里,建筑师对声音的处理因素。因此,我个人认为:音乐从开始诞生的一刻开始,就派定不断地布满了人为的烙印了!

假如是使用过录音机录制演唱或演说的音响爱好者,会发觉自己所记录下一些珍贵片段的声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录制的声音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假如是在安静的环境录制还好,差别只是录音话筒摆放的远近,造成录音电频大小的差别吧了;如果是录制的声音来自分散在一间屋子的各个角落,回放出来的声音往往显得特别嘈杂,与录音话筒距离差不多的声音音量大小几乎一样,分不清主次。由此可见,录音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按理说,现场的一个拾音话筒,应该是最近似我们的一副耳朵,在音乐厅里也是一个拾音的点。可什么我们可以在乐器齐奏时清楚的分清各种乐器的声音,甚至可以分辨出一件弱奏乐器发出的旋律呢?那是因为我们人体的大脑,对各种听到的声音信息进行了分析,使我们可以忽略其它同样响亮的声音而着重聆听你希望听到的那件乐器发出的旋律。但录音机没有我们大脑的这种功能,只能如实的记录下所有的声音,因此在回放时显得嘈杂不堪。

如何将各种发声方式不同、声音响度不同的乐器组成的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和谐、平衡、清晰、准确的收录下来,是录音成败的关键,也因此产生了录音师这一种职业。现代录音技术往往采用高保真的拾音话筒,采取多话筒、多声轨的录音方式,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的采集声音,然后经过录音师的重新混音,平衡各音轨的音量,使各种乐器以一种和谐精准的状态展现出来。

录音的技巧性很强,在乐队中,小提琴的声音肯定比不上小号发出的声音嘹亮,而定音鼓肯定比小军鼓来得更有气势,如何既保证各种乐器的原有声音特点,又能使每种乐器的声音清晰分辨,还要听起来更如现场般真实的确非常不易。如果没有专业、熟练的录音技术技巧、没有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理解、没有经验丰富的录音师,是无法制作完成一部复杂音乐作品的录音工作的。当今还有许多发烧录音公司推出的录音制品,录音师在录音时还要增加一定的音响效果,以突显其穿墙破屋的震撼力,准确、清晰的定位感和拳拳到肉的真实感。

另外,录音是可以反复录制的,因此无论是乐队、歌手还是录音师都可以对不满意的地方删除而重新录音,直至满意为止。而现场演出则不能够这样,它是属于一次性的买卖,如果演出时有瑕疵、演出场地有缺陷也无法弥补。因此,单就录音来说,好的录音效果可以超过现场是不足为奇的。

待续
TOP
8#


音响回放

利用音响器材播放音乐录音制品的方式,产生了音响发烧友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谁叫你喜欢上经常想聆听音乐这样的嗜好,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不会天天有音乐会让你去欣赏,想经常可以聆听音乐的话,就只好自己拥有一套音响器材播放音乐系统了。但是,经过音响器材回放出来的声音,与真实的人声、乐器发声方式不同,因而的的完美性当然会差异,也就是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近似声音的回放。

音响器材发声简单来说是通过音源:如收录机、LP、CD唱机、SACD、DVD-AUDIO,将记录在磁带、黑胶唱盘、激光唱盘上的模拟或数字信号读取出来,通过电子管或晶体管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推动扬声器各单元的纸盆振动发出声音。它是一种电与声的物理运动,与自然界由于有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大不相同,人类耳朵的敏感性、大脑里储存在案的认知标准也大不相同,总会觉得推动扬声器各单元的纸盆振动发出声音,不太自然。

不经过电子转换真实乐器的声音,完全是纯物理的振动发声,是以琴弦、鼓皮、簧片等振动,通过琴腔共鸣发出声音。音响器材系统中的扬声器的发音单元,只能通过纸盆的不同振动频率、使声音在音箱箱体产生共鸣,各展其才(不同厂家所设计及采用材料各自不同)地最大限度的模仿真实乐器的音色去还原它。现代扬声器性能,由于技术的进步已经表现的异常全面、出色,基本上可以较为真实的、将真实的声音以最低的失真还原出来,甚至连同种乐器间细小的差别也能显现。

但事实上,一件乐器的诞生是乐器制造者经过选料、烘干、定型、油漆等许多精密的工艺、积多年的制造经验才能完成的,它的声音表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小提琴会有瓜奈里、斯特拉迪瓦里这样价值连城的名琴,也有学校里学生乐队中百元、千元的普通乐器了。钢琴也一样,既有各大音乐会显身露脸、享誉世界、价格不菲的斯坦威,也有寄居普通家庭的珠江牌。这些超级名琴哪个赶不上天价发烧器材的价值?世界上有多少乐器厂家、乐器工匠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百年都无法制造出同样或超过这些名琴的新作品,因此,怎么可能指望用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器材鸣放出与这些各个种类的、价值连城的名琴一样的声音呢?因此,想经过电子转换回放出来的声音,真实乐器的声音近似也是相对性做得到吧了!根本就没法做到绝对!

这样说来,是不是可以说追求“高保真”已经丧失意义了呢?回答却是否定的。因为假如没有对“高保真”音响的不懈追求,就不可能取得声音回放、声音还原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烧友在音响发烧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住追求“高保真”这样一个发烧真谛,我个人觉得这一点相当重要,但千万不要贪婪地去追求极至,更不能追求极端!否则期望越大失望会越加大!

世界上没有任何音响、音乐不受诸多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也没有任何音响是万能的,制作者在设计制造它时,如果想表现出色的小提琴还原,就肯定会牺牲其它乐器的还原,如果说它表现全面也仅仅是相对的。所以,评价一个音响系统的「好」、「坏」,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仔细想想:自己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和喜欢音乐的风格究竟是什么。

论述已经说明,真实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真实,因此,我们在器材的选择方面也就不必苛求它能十全十美,在软件方面也不必感叹录音师在录音过程中搀杂了个人理解与技术处理等相关因素,否则很容易偏离发烧的目的,陷入不断升级、不停扬钱等自寻烦恼的事情。其实自己那套音响系统回放出来的声音的改进,所具有意义仅是在音乐性上的意义。发烧友们想到的音响越少,你享受的音乐就越多。
TOP
9#

受教育!
TOP
10#

搬个凳子坐先。
TOP
11#

学习学习再学习
TOP
12#

好文指点迷津呀!
TOP
13#

harvey兄;拜读中,期待续文。
TOP
14#

学习中!
TOP
15#

精辟,好文章!!!!
TOP
16#

真正的大侠。
TOP
17#

好文。
TOP
18#

我个人觉得:绝大多数想达到High Fidelity的箱子从一开始就错了,大错特错:录音时用的拾音器只有一个单元,即一点,但现在的所谓HIFI箱子都是多个单元,多点,分割频率重放,这显然是在对录音进行扭曲,会有相位失真。

或许多个全频单元线阵才是正确的

前两天一直在寻找这种全频单元线阵箱,发现惠威的AV箱居然用上了,晕········
最后编辑monom
TOP
19#

好帖顶一下
TOP
20#

如今,追求一套高质量的音箱已经不单单是HIFI发烧友们的要求了。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异地音乐风格流入市场。加上现在喜欢古典音乐和乐器独奏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应该知道,不是随便什么音箱都能把大多数曲风都能很好的表现出的。而且不同选料的音箱所表现强项也不同。例如,电子管音箱对中音的表现要比电晶体音箱要好很多,电晶体音箱则在高音乐器表现上更好些。所以,在选购音箱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技术参数和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用。下面给大家列出20条要素,相信不管是从未了解音箱的朋友或是已经有一定功力的朋友都有一定的帮助。

 

一: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
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二: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
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三: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哪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

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1.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2.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3.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4.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

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2500Hz约莫是1280Hz

的二倍,也就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

如果这种说法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

5.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

6.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我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7.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

您还记不记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设计,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单体、高音单体、超高音单体三路。那个超高音单体负责13000Hz以上的频率。我记得当时有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SP-1有超高音单体,而声音却是那么的柔呢?应该要很锐利才对呀!现在我想您该了解了吧!SP-1设计着眼点在于使高音单体不会失真,而又能再生极高频。这就是SP-1听起来很舒服,具有音乐性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松散,有些则具有弹性。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

 

四:音场表现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团排列形状。

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 ,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

1.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

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哪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件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

2.音场的宽度

常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甚至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来,则仅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都有这种经验,不必我再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一点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在哪里才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哪里。所以,我的音场宽度其实在只在我的墙壁之内而已。

3.音场的深度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

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五: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

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

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扎实更像真的。

 

六:透明感

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般,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就有这种感觉。透明感是「音响二十要」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连带也会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

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如果能够达到「清楚又柔和」,那么该件器材的价值恐怕也不低了。

 

七: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亦然,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层次感。更甚者,我们要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



八: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哪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

准。举一个例子:夏天很热时,柏油路上会冒气。

此时如果您走在路上,就会觉得物体的影像会飘。这就像我们音场内乐器定位会飘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镜,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体表现。总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多原因造成,我们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哪里,不该动的时候就不要动,不该乱的时候就不能乱。

 

九: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速度感、强弱对比的另一面。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泼,不会死气沈沈的。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沈沈的。这就是音乐的活生感。

 

十:结像力与形体感

顾名思义,结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现出立体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归入「形体感」中。后来我仔细思考过,认为用结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现在将之改为结像力与形体感。结像力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体感。也就是我常说的音像轮廓的阴影更清楚。

 

十一: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老外通常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不过,台湾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对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容易了解。基本上,这二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释了。

 

十二: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我们常说这家俱的木头质感很好、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或这个大理石的质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了解,所谓「质感」京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不过,我们在此说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而是乐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

因此,当我们在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就意谓着「它录得很像小提琴」。当我们说:「钹的敲击质感很好」,也就是说「它敲起来像真的」。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时说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谓质感也就是指「传真度」。镭射唱盘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像。

而「形体感」则更容易了解,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那也是「传真度」的一种。总之,质感与形体感皆是「传真与否」的代名词。至于「空气感」又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乐器时,我们用的是「某某乐器的质感很好」。可是,当我们在形容管乐器时,我们通常不用「质感」二字,而用「空气感」,也就是说吹气的感觉。说得更清楚些,「空气感」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而质感大部分是「接触」后刹那的感觉。当然,弦乐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它同时还有弦乐空气中产生的「空气感」。

 

十三:空间感

我常常说,如果一套音响系统(包括器材与空间)能够「使音场浮出来」,那么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间感。请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听到」。真正表现好的音场与空间感绝对是可以「看到」的,而非仅「听到」而已。

什么是空间感?那就是录音场所的三维空间实体大小。要能够将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绝佳的细节再生是绝对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说,如果听不到完整的堂音,那么「空间感」也无法完整的再生出来。

什么又是「堂音」?堂音与「残响」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误认「堂音」就是「残响」。其实,这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残响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围、环境或气氛,后来被引申为音乐厅中的堂音。从「气氛」二字,我们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音乐细节。

除了感性的意义之外,Ambience另有一个理性的解释,那是狭隘的指传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换句话说藉由第一次反射音与真接音的时间推迟,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厅空间的大小。因此,如果我们无法在软件中听到堂音的话,我们便无法「看到」空间感?

「残响」在一般的解释中,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射音。但是,残响有一个更严苛的时间定义,那就是指一个猝发音发生之后,声音的能量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的时间长度。换句话说,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真丰富、真美」,而应该说残响较长较短。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太短」,而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真丰富、真自然」。

 

十四:解析力

这个名词最容最懂,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的头发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解析力。

其实,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这就好像空间感也可合并入音场来讲一样。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的解释。因此,我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读者们只要知道「音响二十要」之间彼此都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如果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都能表现得很清楚,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很好。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那么有没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呢?当然有!在极端爆棚时能将所有东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


十五: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也可以说是老外所说的动态对比,也就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一般而言,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对比强大」的强弱对比与「对比极小」的强弱对比。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大声,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们说它虽然大声,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

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强弱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到底乐器的线条、形体要多大才算对?到底人声要一缕如链?还是要丰润有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理想主义者认为应该按实际乐团大小比例缩小放入家中聆听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钢琴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

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钢琴掩没(现场音乐会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录音时,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来说到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细小得不能再细小,而不是我们在CD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强劲。所以,正确的「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乐要作大小比例。乐器如此,人声亦然。
其实,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的问题,而是因为频率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误解。

例如您的房间在100Hz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特别的大、特别有劲;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所以,在评写「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时,应该特别注意频率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

 

十七:细节再生

细节大概是泛指乐器的细节、堂音的细微再生与录音空间中所有的杂音。一件音响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经由AB Test 比较出来。为什么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细节较多呢?我想这与低失真、高讯噪比、高灵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关。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平板乏味:细节多的器材起来趣味盎然。一件优秀的音响器材,其细节的再生当然是丰富无比的。

 

十八:整体平衡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在控制乐团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性。这就好比一个乐团中,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锋头,不听指挥的诠释,如此一来虽然个别演奏水平高,但是乐团的整体平衡性一定很差。这样就不是一个好乐团。同理,一件音响器材的前述十七项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无法把这十七项要素做一个精妙的平衡,那么也一定不耐久听。此时,不管解析力再高、强弱对比再好也没有用。关于这项,我们无法用尺度去度量出来,要分辨整体平衡性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般,祗有*自己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

除此之外,整体平衡性说的还有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例如我们所说的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低频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的稳固、稳定的状态。大部份的音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丰润的,而不希望高频多过中频、低频,而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这种合理的高、中、低频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说  整体平衡性。

整体平衡性好的器材听起来就会耐听,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音乐性。在此顺带一句,当您在做喇叭摆位时,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体的平衡性。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而牺牲了雄厚的中频与低频。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离墙太远时低频会不足,那么就应该让喇叭*墙摆。

 

十九:器材个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人一般,有着自己的个性。有些器材听起来像绅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温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热情得像卡门。由于个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须如婚姻大事一样,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气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让您难以消受。反之,二件温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个性的认知绝对是必要的。

在此我必须郑重的告诉读者们,根据我长期试听音响器材的经验,我认为器材本身个性上的差异要大过各器材之间真正品质的差异。也就是说,一般读者们所认为的器材好坏往往可能是不同个性搭配下所产生的个人好恶而以,真正器材的好坏往往被个性所掩盖。因此,深入的了解器材的个性是有其绝对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个性,当然也就无法做合适的搭配。这样一来,声音要好听就难了。

 

二十:搭配上的推荐

这「第二十要」是特别为评论员而写的。一个负责任的音响器材评论员应该就他自己丰富的经验,向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否则,读者枉费看了前十九要,却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个性资料或搭配经验,到头来仍然不知该项被评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边器材。对于评论员而言,这是为德不卒。所以,当您写完十九项要素之后,一定不要忘了,为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

我再次强调,不当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坏影响更大。不仅是一般音响迷,就是连音响评论员也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搭配而误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这是很遗憾的事。其实,任何一位评论员只要听得愈多,就愈不敢为一件器做黑与白、好与坏的二极化评语。因为在这二极之间往往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所以,听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极化的答案。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电影时最喜欢问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坏人?为了减少犯错的机会,评论员在聆听器材时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后再将自己的搭配推荐告诉读者。


作者:不详                          
编辑:Indeed Hi Fi Lab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