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ang 在 2005-12-29 13:30:21 发表的内容
呵,你还敢这样讲。首先武断地下结论的是你,跟本不懂科学的方法论。这么明显的结论在那里,你还要争。我看这个贴子上,你应该闭嘴了。尽管在对这个CD的后期处理的看法我们是接近的,即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当然,这个不赞成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来讲的。但人家有人家自己的出发点,从他的出发点来讲,他有他们的道理。正确的态度是,你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来强加给他人。一当人家和你不同,你就认为人家是不正确的。
反过来讲,正确的方法论更重要。不要随意的引申本来本来不可能得出的结论。 |
有何“明显的结论摆在那里”,请你明确说是什么“结论”。
“他有他们的道理”?——“他”和“他们”是谁?具体有什么道理?请说出来!前人曾经尝试过、证实过的并不好的做法,照做可也——这也算是道理?
假如有人评论一样东西,你就拿出“你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来强加给他人”来说别人,那还有“评论”可存在的么?何况,现在找不到理由来证实这样做“他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当人家和你不同,你就认为人家是不正确的”——你倒会混淆是非。这么多流行乐CD有“剪刀”,为何我专门批评古典音乐的《龙迹》?很多TELARC的DSD录音CD版动态范围也在50多60多分贝那样,为何我不批评TELARC,却批评《龙迹》?——你能解释一下么?
还有,你所谓的“方法论”——你连CD的波形图为何Sample Value的正负范围不能超过65536(正减去负<=65536)都不知道,居然还发出“在Cool Edit中,Sampling超过30,000后不能显示吧了”这类疑问——怎么,最近才接触CD和数码技术并刚刚开始学习吧?知道CoolEdit这个软件没多久吧?——建立在你这种知识水平基础上的“方法论”,称“谬论”更合适吧?
最后,前些回帖里我问的Clipping的CD用“Line-In”方式来弄的那几个问题,老兄你弄明白了吗?弄明白的话请在这里回答一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