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168的版主终于都全部倒下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1912|回复: 687
171#

eric 在 2005-10-7 18:26:48 发表的内容
哈哈,johnleeh这段话说得有水平!!!
的确,我认为如果上将对上将的话,CD不是LP的对手。


但问题是上将之间要拿的是同时代的武器才公平。你一个拿机关枪另一个拿刀。

这几年新生产的LP采用最新的材料和最新的刻制技术,而CD的格式则是80年代沿用下来的。所以LP的上将,就必须跟CD阵营的装备了最新武器的上将比——SACD。

所以假如想和普通的CD的上将比,就必须让LP阵营里面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的普通LP制品比——那我敢说,假如能够公正地找到上将的话,那么管弦乐录音上将之间的比拼是CD那边赢的。
TOP
172#

eric 在 2005-10-7 18:26:48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9:03:22 发表的内容
又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如果把这张<原音精选>做成LP再来比呢.或者也拿张很难听的CD出来和那张好难听的LP比呢.(以我听下来,数码母带翻制的LP的确不如模拟母带制作的LP好听,)

发烧友关注的永远是任何制式里最好的那一部分,以上将对上将才有意思,以上将对小兵有什么意思.


哈哈,johnleeh这段话说得有水平!!!
的确,我认为如果上将对上将的话,CD不是LP的对手。


观点有所改变。
TOP
17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74#

eric 在 2005-10-7 0:05:30 发表的内容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在大草家大草给我上了一课,他给我听了好难听的LP,也给我听了非常好听的CD,所以如果你有《2005原音精选》这张唱片,就会看到大草写的金句:软件是否靓声,与唱片制式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唱片公司、录音师、母带制作过程是否用心有联系。


相当正确!
TOP
175#

eric 在 2005-10-7 0:05:30 发表的内容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在大草家大草给我上了一课,他给我听了好难听的LP,也给我听了非常好听的CD,所以如果你有《2005原音精选》这张唱片,就会看到大草写的金句:软件是否靓声,与唱片制式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唱片公司、录音师、母带制作过程是否用心有联系。




制式而言

偶然?必然?
最后编辑Real
TOP
176#

有条件两者并存吧- - - -  - - -
TOP
177#

Real 在 2005-10-7 8:57:27 发表的内容
CD误我20年是刘汉盛说的?
还以为是陈英光


管他是谁说的,都是在胡说!
TOP
178#

54888 在 2005-10-7 10:05:08 发表的内容
人家花了大钱新买了LP,你们还不让人家吹两句,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做人说话到此,真是让人不屑一顾了.
TOP
179#

johnleeh 在 2005-10-7 11:43:07 发表的内容
请仔细看一下我的原话:我听下来用数码母带翻制的LP没有模拟母带制作的LP好听.并不是指同一张LP.其他人可能没看明白我的意思.我刚才答复的时候,也没注意到别人说的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既然是两个不同的录音,那就没什么好比了。首先录音场所、设备等不同;再说由模拟母带刻制LP的工序,和用数码母带刻制LP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很多在模拟母带上可以用的方法和技巧在数码母带中无法操作;甚至模拟母带的频响特性和数码母带的都有明显区别,所以用制成品LP来判断原始母带音质的好坏似乎不是一个好办法。这就好比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推断他的品德一样,片面了一些。

再说,80年代的数码录音技术、录音师对数码录音的知识仍有不完善之处(这就好比Decca的录音师也承认他们在立体声录音的早期对于录音技术、母带混音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直到70年代才逐渐熟练一样),因此制成的LP声音和模拟录音有些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要知道,由数码录音制作LP,肯定有“数码-模拟”转换这一步;而由数码录音制作CD,原则上是不应该有“数码-模拟”转换这一步的。少一步转换,则少一些失真。至于重播效果,那就取决于消费者自己的设备了。
TOP
180#

(街线很粗。进房线10平方,有电压测量监视电压正,音响独立一相)
我的器材或许有问题,但我听过的系统也不少,重放高潮能保持队形、音场、音色的几乎没有,而我的半价多点LP(比CD价)重播管弦乐时有点眉目了!差距是不同级的,根本去不到要比同板本的程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