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这台6P13P廉价小单端胆机,经历了电路与结构构思,到正式的设计、选料、制作、调校,耗时近一个月,全部完工。
总结一下其中几处对性能及声音表现改善较大的关键调整:
首先是功率管的安装位置/朝向。将功率管的安装朝向扭转180度,由朝前改为朝后;实现电路走线更短,且避免了元件与走线交叉、减少了串扰。
第二是将两只后级阴极电阻间距扩宽了1厘米左右,从而装上了两只性能优异、尺寸也较大的前级退耦电容。效果是底噪纹波直接降至1毫伏,耳朵要贴近喇叭上才听得到轻微底噪。


第三、考虑6P13P负压不深、相对12P更易驱动,将前级阴极电阻调高至1.3K、屏极负载电阻降至91K(或82K,视前级管特性而定)。以牺牲微小增益为代价令声底更为干净、细腻;与后级管特性亦更为匹配。
声音总体表现得到提升。


第四、后级阴极电阻原计划用25瓦500欧,手头没这个阻值,改用同功率680欧。完工测试发现后级功率太保守了--屏耗只有10.21瓦左右,折算到有效输出只有2.7瓦,实在对不起6P13P的这一大块屏极。
经计算,每声道直接各并联一只680欧高温电阻上去,屏耗马上提升至14.66瓦、有效输出亦相应提升至3.87瓦左右。
对于功率极为金贵的三极管(接法)而言,这增加的1.17瓦输出功率,对驱动力、控制力的提升可就不是一般的难得了。


至此,这款6P13P方案第1台单端小胆机(冷门管方案第27台),基本全部完成。
后续就是慢慢聆听、感受;伴着过期老茶,享受它徐徐流泻出来的美妙音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