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乃毁天灭地之器?(利用音频对录和数据分析破除玄学) [复制链接]

查看: 102305|回复: 228
61#

测量糖的成份多了很多,估计会偏甜而矣~~
TOP
62#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2/30 11:09:00 发表
还是那句话,搞什么动作,从结果测(扬声器)有说服力点

各有各的作用。
从扬声器测试,可以知道系统总体的效果。
从各个局部测试,可以知道真正存在问题的是哪个环节。
就结果来看,线材,播放软件,音频格式(只要是无损)这些环节差异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如果设备出来的声音不对,应该去其它环节做工作。
TOP
63#

回复 8# HappyWater 的帖子

很佩服楼主的认真态度。
TOP
64#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5/12/27 16:32:00 发表
前面已经做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介绍和原理讲解,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对录差分”的原理,懂得了差分结果意味着什么。
我们来做一些实际的测试。
下面是隔壁论坛有人录制的固定播放软件和播放设备,仅改变播放文件的格式,将输出信号录制回来。


请楼主介绍一下对录的设备,最好有连接的相片,这样更有说服力。
TOP
65#

还有,测线材的时候有没有接负载?
TOP
66#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2/28 15:17:00 发表
是的,小心以科学的名义…………

对,小心以科学的名义。。。。。。
TOP
67#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5/12/30 9:21:00 发表
哈哈,鄙人不才,在此恭候阁下多时了。阁下是难得的愿意真正静下来做做实验的人。
其实第3条线在录制时,左右声道是反的,阁下将音轨3的左右声道反过来再做一次实验即可。
之所以留下这个么小小的玄机,就是想等待阁下这样的人出现。
小弟不才,开了个小玩笑,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原来是这样。
不过换线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是事实。
从您的思路得到启发,如果冒用“极限”和“微观”的思路来分析,线材等的作用还是靠谱的。
TOP
68#

照距的想法什么都不几乎没差异,线材没,文件没,音源无,其实可不可以发张你系统的照片上来给大家开开眼界,看什么系统怎样摆法,什么搞可以差别这么微呢。应该不会是电饭煲线做电源线,信号线用衣架,音箱脚架用凳仔的神系统吧。这些连入门新手都知道有差别的基础可以用这么多断章取义,偷换感念的测试方法来推翻还真是人才呀。还有电的差别还没提及在内呢。想想还是算了吧,你哪里能听出分别呢?劝你还是别把你不理解的事物用你已知的的方法去理解。不懂就虚心请教懂的人。
TOP
69#

几乎没差异就是有差异了,如能求求证一粒芝麻的差异,至结果(扬声器)出来是芝麻还是西瓜,就很有指导意义了。
TOP
70#

楼主想客观评价,把可闻和不可闻的分界线定义下来,就比较客观了。
分界线的差别是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还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