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556575859606162»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6353|回复: 1950
581#

无非就是内圈优化
好的构思!!

再问一下一些巿购的尺规,也有几种算法,是否有相同的概念?
TOP
582#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4-4-22 23:03:00 发表
此人最擅长信口开河,冒充权威。一旦截其图,穷追其错处,就原形毕露了。还记得上次jwang在168给版主封id也是这样,历史重演而已。

JWANG,还记得你是如何冒充权威的吗?


[img]http://photo2.bababian.com/usr422337/upload5/20101225/sT+GdliurE8EsqlCqqil0fM6EQ5QVKuBVyIQiylgrH84Q


峰哥 就不要再搞什么阶级斗争了...大家都在谈技术..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583#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2 22:37:00 发表
1,在你的那条最佳线上,即红线上。你的有效长度和补偿角都在变化。看图中的粗天蓝色的线。有效长度在变,补偿角在变。看A和B的角度变化。也就是说,每点上都是个不同参数的臂。在每个臂的参数下都有个所谓的最佳超距。你怎么可以用这么多不同参数的臂及相应的最佳超距来作为单个固定参数的臂(走在深蓝线上的臂)及相应的最佳超距的对比标准呢?这是不可比的。

[img]http://www.hiendlife.c


阿杰的思路总体没错,这条红色曲线的位置和最佳超距(还是视乎标准)的大小值是相关联的,也有因果关系,在数学上需要用迭代算法才能找到最优....整个数学逻辑可以还原, 也可以做成软件,但这里面的计算有点复杂,需要计算机辅助.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584#

看到这里,知道优选的大概了,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何(无数的可设)就选这一红线,这个重要哦!
TOP
585#

如果连无难都没有看懂直观二字,其他的网友估计有点玄了。
我再直观地说吧,阴影线长度对应误差变化,越长则误差越大。
TOP
586#

回复 581# Real 的帖子

看来你还没弄懂,呵呵。
下班后再复你
TOP
587#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4-22 17:26:00 发表

首先要说明这个设计图是一位autocad高手画的,有效长度、轴距以及补偿角度是互为函数关系。


设计知识的信息量很大,我只是稍有理解而已。


下面的图是以天藏兄给出的唱臂数据来设计的,因为我希望他能够第一个看得明白。


红线是90度减补偿角所对应的弧线,也就是说唱针能够沿着红线轨迹运行的话,其循迹角度变化为零。


蓝线是以15mm超距运行的实际轨迹图。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两条弧线相交的就是外零点和内零点。


内零点以内的基本上都没有记录信息了。


除了最外圈的角度变化稍大一点外,几乎整个唱片信息范围内唱针循迹角度变化在1.5度以内了。


无论AB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缩小,超距增大或缩小,其循迹角度的变化范围都只能增大了。


这里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有效长度都对应了一个较佳的超距。


随便拿超距尺来设置超距的朋友,看到这个设计图是否感到汗颜呢?



附件


( 80.84 K)



把第一零点定在56毫米是否过小? 要知道多数唱片到这个半径之前早就唱完了。

另外,按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都不能做到循迹误差角变化范围最小。

TOP
588#

回复 584# Real 的帖子

这就是要要付费的地方。
TOP
589#

回复 588# 阿杰 的帖子

哦,不付费,就只有结果,但无法知道这是不是个体需要的"个性优化"

如果这样,建议杰兄,早点进入实战编
TOP
590#

回复 587# 开心果 的帖子

希望你能够得到启发,搞出个更合理的,更适合自己的出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