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二十要”。
刘汉盛老师在“二十要”的开头就低调申明“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感谢阿度的转帖,让我们又重新温习一遍。)刘汉盛老师自己并没有把“二十要”定个高调,说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音响选购指南和音乐欣赏标杆”之类的东东。所以“二十要”不是个定义性质的东西,里面的分类方法、用语和逻辑不够严谨,(例如把音响的层次感说成是每排乐器之间的距离感,小镁就觉得还可商榷)。
由于刘主编的地位,“二十要”得到了烧友和从业者的追捧,对音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像在全国推广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并不是因为北京话如何科学如何先进,而是统一“普通话”后避免“鸡同鸭讲”有理说不清的状况,如果没有“二十要”,那各种杂志的测评用语更是会玄之又玄,让烧友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所以小镁很认同一些老烧的观点:“二十要”不会被推翻,但会逐步更新和优化。其实在小镁接触过的一些老烧群体中,有很多已经在“二十要”的基础上建立了个人的实用音响评判标准,但都是自得其乐,没有上论坛来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