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 乐 味 与 “ 二 十 要 ” [复制链接]

101#

那唱片圣经更是害人不浅啊! 不过没害着我,哈哈~~~~~~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02#

你提的这个问题刁钻吗?要做出音响产品首先要有音乐修养____请饶恕我直言。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3#

什么叫音乐味?

    什么叫音乐味?我让为是你在欣赏自已喜欢的音乐时,音响器材发出的声能打动你时那就叫音乐味。
TOP
10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5 23:42:00 发表
张先生,不能再说了,等大家都明白了,音响器材店生意就没法做了,呵呵。

哈哈.
TOP
106#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3-6 10:03: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5 23:52:00 发表“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请问这个表现能不能建立可言表的测
我还没说我用的方法,何来不对?好吧,我承认我不懂立体声,就说单声道吧,手头也有很多单声道的黑胶,听这种碟子我喜欢拔掉一侧的信号线,觉得音乐味更浓,但还是不知道它还原了现场的几成。还请明示。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0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9#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3-6 10:38:00 发表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6 10:31: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3-6 10:03: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5 23:52:00 发表“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请问这个表现能不能建立可言表的测
不客气,握个手。这个帖子受到关注,就是因为有这么多行家烧友谈"然和所以然",(Know how),还请不吝赐教。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10#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4 16:25:00 发表
    感谢以上坐沙发、板凳甚至席地围观的朋友,更感谢参与讨论发表真知灼见的朋友。人老了,写东西很费力,尤其是总想着把自己难以言表的感觉用明明白白的语言和比方表达出来,更需要集中思想整理思路,就不一一致谢了。
[size=
TOP
111#

“道可道,非常道;味可味,非常味。” 这句确实再创作得好!
TOP
112#

至此为止,就发现你俩是明白人,还有名琴lp兄,哈哈~~~~~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13#

回复 109# 镁声绕梁 的帖子

这是偶上两天与八先生的一些闲谈,可看看,我就不一一再说了。

从这里一直往后看。转帖: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2206-2.aspx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3-6 15:58:00 发表
这是偶上两天与八先生的一些闲谈,可看看,我就不一一再说了。

从这里一直往后看。转帖: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2206-2.aspx


认真阅读了,有些感悟,但还不甚了了。可能结合播放的音乐会体会深些吧。原谅我的愚陋。
希望张先生有时间的话另开贴立论,造福烧友,功莫大焉!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15#

回复 114# 镁声绕梁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16#

原帖由 33CX 于 2012-3-6 21:51:00 发表
立论不如多听音乐,定有感悟。


非常靠谱!

早已说过:音乐能用语言、文字和数据来准确表达清楚其意境和内涵的话,还要曲谱、乐团、指挥、录音、音响、唱片来干啥?

只能通过多听唱片、现场、音乐会,从中感悟、理解和妥协、理性发烧音响。日子有功便成仁!

音乐殿堂的大门是长期打开的,能否入内只能靠个人悟性!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3-06 22:51:2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7#

正在被 Philips 卡列拉斯≪拉丁美洲弥萨≫LP感动中..............!!!!!!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8#

    感谢张先生的忠告。小镁铭记在心。


    张先生和07老师,都是我在论坛敬仰的人,谈起黑胶版本和音乐典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令人好生仰慕又不敢插嘴。但“只能通过多听唱片、现场、音乐会,从中感悟、理解和妥协、理性发烧音响。日子有功便成仁!”这其实是很多老烧的肺腑之言,在论坛也屡屡被提起,难道这就是会导致“音响器材店生意就没法做”的“不能再说”的秘密吗?07老师也太有幽默感了吧,但愿不是组团来的。(呵呵,开个小玩笑,见谅!)


    小镁也常去星海,碰到大部头的演出甚至事先买了不同版本的碟子听几遍,然后去现场对比。但说实话,越对比越沮丧。我是外行,也随便能听出cd录音里的乐队的演绎水平往往比现场高,但现场乐器合奏到高潮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密集声像、乐器彼此间的和谐感和不混淆感,是家里的系统无论如何模拟不了的。所以对于张先生提出的“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非常感兴趣,希望求教器材如何才能做到接近现场。


    其实我没有说过自己的系统没有音乐味或者自己完全不懂欣赏音乐,相反,我的系统播放蔡琴的《机遇》会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和她对话,而播放绫户智绘会忍不住泪流满面,至于古典黑胶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在家听器材和外出听现场,是两种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家里听器材玩到极致能调出栩栩如生的声像,却很难做到像现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音乐。


    也许我的表达欠佳,搞了很久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件事情,真是抱歉又遗憾。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19#

原帖由 168813 于 2012-3-6 14:53:00 发表
“道可道,非常道;味可味,非常味。” 这句确实再创作得好!


谢谢错爱。小文字游戏,不足挂齿。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20#

音乐味就是要有现场感,没现场感都是空谈。
http://jd-bbs.com/thread-3560178-1-2.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