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 乐 味 与 “ 二 十 要 ” [复制链接]

查看: 39180|回复: 134
51#

原帖由 JWang 于 2012-3-5 8:29:00 发表
在皇帝位试音碟里,专门有发音点前后的测试,是能够明显听到声音的远近的,当然这是耳朵综合了堂音的特征得出的综合判断。实际音乐播放过程中,我的系统对于人声和伴奏的前后距离还是拉得比较开的。但后墙处理之前就不行。


关于这个听不出前后层次的讲法,我的加点说明。

在你说的人声和伴奏的情况下,这是心理提示。这也同样回答了06607的问题。他说听的出定音鼓的距离,也是因


妙,我理解这段话实际上是指:前后、远近在聆听中是有对比或者有参照的情况下辨别出来的。落实到音响表现,应该是强弱音对比较为清晰,使得聆听者能够进行辨别。而这个辨别是大脑的推理功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前面镁声兄提及音场高度,应该是于此类似。记得避震梁老师曾经采用现场照片去做验证。也许音响性的聆听经验确实需要这样的大量积累去获得。
而音乐性的聆听经验就简单了,好的音乐演绎,一定是会产生共鸣的,这个共鸣我觉得也不仅仅是舒适、耐听。音乐性同样也应该包括了紧张、忧虑、哀愁、愤怒。这些都会是美的一部分。音响基于物理学(电子学),音乐基于艺术,这确实是不同的领域,但是有交叉,这个交叉正如前面老师所言,多维,无法量化,只有实证最可靠。但艺术是可以用美学的标准去衡量的,音乐我觉得也如此。
TOP
52#

声像的高度问题,音响爱好中普遍误会很深。音响重播录音时候,只要声像不是爬在地上,高度基本可以忽略。所谓让声像站起来,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了解一点录音的特点就很容易明白,录音根本就不在意这种高度。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53#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10:02:00 发表
声像的高度问题,音响爱好中普遍误会很深。音响重播录音时候,只要声像不是爬在地上,高度基本可以忽略。所谓让声像站起来,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了解一点录音的特点就很容易明白,录音根本就不在意这种高度。


学生不忽略,学生很在意:)。您说的这个“了解录音特点”所指为何?
TOP
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5#

回复 1# 镁声绕梁 的帖子

个人感觉音乐味与“二十要”没有关联,要说有关联的话估计与“音色”有关。不过,我还是喜欢有音响味的器材。对监听型的不是很感冒。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56#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10:02:00 发表
声像的高度问题,音响爱好中普遍误会很深。音响重播录音时候,只要声像不是爬在地上,高度基本可以忽略。所谓让声像站起来,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了解一点录音的特点就很容易明白,录音根本就不在意这种高度。



让声像站起来,请问是将喇叭后部垫高,使喇叭口略向下倾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7#

这才是有质量的帖子!各位高手纷纷“现身说法”,学习了!
TOP
58#

原帖由 JWang 于 2012-3-4 22:59:00 发表
既然这里提到层次感了,就多说几句:小镁所说的层次感不是“二十要”中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感,而是不同音色的乐器以不同的音量同时发声时,听感的不混淆感。这一点,小镁认为是构成音乐味的重要因素。



赞一下这个观点,我对层次的定义也是同样的。赞了这个,实际上是批了刘的。这个层次是不是所谓“音乐感"的构成的要素还是有待商榷的。

刘的层次是和他的音场的的观

顶一下!
TOP
59#

音乐,阿胆理解为乐器的语言,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即为音乐味!

三岁小孩即使用几百万一套的器材放音,他也不一定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而对音乐所很理解的人,即使听几十元的收音机也听得津津有味的,如很多晨运的老人家,原因就在于生活经验的沉淀......

二十要是用来比较以及评价器材重播的声音表现要素,是不能缺少的,至少阿胆认为当国产器材还没有普及地超越进口器材之前,是必需的手段!
最后编辑阿胆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12:34:52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TOP
60#

再次进来说明乐器发声前后问题,我们不防播放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注意铜管乐部分,在一定声压条件下,小号的响度能冲破弦乐部分,而不会掩盖弦乐声部,这一点在现场聆听如此,我的器材播放也是这样;反之,如果我们试着将小号与弦乐放在同一位置,以相同响度吹奏可能会把弦乐覆盖;而定音鼓的表现同样如此,如何做到这一点我是从老外网站里学来的;以上意见供同好们参考;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