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 乐 味 与 “ 二 十 要 ” [复制链接]

查看: 39208|回复: 134
81#

回复 77# 中山张 的帖子

谢谢张先生推荐,等我回沪后再仔细聆听一下。
TOP
82#

二十要的作用?音乐味靠什么来保障?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强悍制箱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21:54:58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83#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0:08:00 发表
通俗说,音乐就是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如果我们用摄影二维做比喻,音乐性好不好,就像用一条线穿行于点与点之间,最后判断点和线所构成的图案。

我要好好赞一下这句话。lz开始用了音乐性这个词,其实我觉得本质是艺术性,舒老师这段就像……就是很好的比喻。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有音乐作品,他的艺术性(有音乐性)有没有,达到怎么样的境界和水准。就如同一幅画,一幅摄影作品。抛开值多少钱的问题,一幅张大千的泼墨、一首泰戈尔的小诗,你如何评价,只能主观评价,这个主观评价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主观评价还是主流。
而音响系统的评价,更像对青花瓷、宣德炉的评价,名气(品牌)、稀有、是一个方面,本身的美是一个方面,玩家的炒作是一个方面。但在收藏界如何评估一个宝贝的价值呢,看市场的追捧度,而市场的追捧度也反过来成了专家的评价的依据之一。
刘汉盛前辈在音响领域就是类似这样的古玩专家,不是人家没水平,是人家吃这碗饭,吃这碗饭就要收到这个市场的影响。不是人家说的东西都充满铜臭,我看大部分都是有水准,有内涵,能学到东西的。结合聆听经验,修订音响二十要,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有开创性的工作了。至于对多少,毕竟只是评价工具之一,没有工具是万能的,只有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当的工具。不会有这个工具欺骗了谁,只有这个工具利用不当而已。
烧友能做的,只能是多学习,多聆听,积累经验,培养自己对艺术(包括音乐性)的鉴别能力。谦卑的态度,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思想永远是必要的。
TOP
84#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1:30:00 发表
二十要是用来评定一套音响器材在某个特定条件下还原原始录音效果的参考标准,如果这样还不如用更简单的说法:那就是离真实度有多近和远,就能高度概括了,二十要具体地罗列了方方面面的要求而已,要想实现,除了器材......


感谢讨论。您是专业的器材设计人士,按您的思路,请问“器材的技术水平”能不能出一套评价标准呢?如果能够,那大约会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85#

原帖由 wltdd 于 2012-3-5 21:58:00 发表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0:08:00 发表
通俗说,音乐就是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如果我们用摄影二维做比喻,音乐性好不好,就像用一条线穿行于点与点之间,最后判断点和线所构成的图案。

我要好好赞一下这句话。lz开始用了音乐性这个词,其实我觉得本质是艺术性,舒老师这段就像……就是很好的比喻。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有

TOP
86#

今天反复刷新看帖,思考。愈发觉得收获很大。
感谢各位烧友、老师光临,参与讨论并赐教,小贴蓬荜生辉。在此一并致谢!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87#

回复 84# 镁声绕梁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88#

回复 80# 670707 的帖子

千万不要这样说,论坛上你来我往很正常,呵呵!看到您在有个帖子里与阿度网友由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后来的坦诚讨论,感到由衷高兴。大家都是喜欢音乐才到这来的,没有必要太计较。
TOP
89#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2:55:00 发表
很抱歉,我不是音响从业者,只是喜欢业余时间钻研音响技术,还爱听歌曲,音乐而已
你说得很对:据我所知,晶体管功放和音箱是存在技术等级的,有许多好的技术得到证实和公认,完全有可能搞出一套标准来
以我最熟悉的音箱来说:喇叭的质量:有无全对称磁路,是否采用大音圈,音箱是否采用四分频,分频器是否用了声相位校正技术等等…


每间功放名厂都有它的独门秘诀,都有经典作品,我想很难从电路上区分高下;而现有的测试参数,又和实际表现差距较大;我对音箱设计是门外汉,但听说很多单元名厂的顶级产品并不是大音圈的,例如AT、伊顿,、focal等等。音响系统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看来注定无法建立统一的技术评价标准。
玩摄影就简单多了,基本都是佳能和尼康pk,再上几只专业镜头,什么都有了。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23:36:25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90#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1:30:00 发表
二十要是用来评定一套音响器材在某个特定条件下还原原始录音效果的参考标准,如果这样还不如用更简单的说法:那就是离真实度有多近和远,就能高度概括了,二十要具体地罗列了方方面面的要求而已,要想实现,除了器材本身的素质好以外,还与听音环境和音箱的摆位有关,与录音现场的众多发声源比,只有两只音箱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局限性

对,非常靠谱!赞

≪二十要≫与音乐味(音乐性)在理论上和现实上也好,根本就是两会事。用≪二十要≫来简单、肤浅地描述和表达一下音响系统发声的某项特质的代名词还可以,但与音乐性就套不上了。

估计大家也会认同音响系统是要来重播和还原唱片内的音乐信息(简称:音乐)吧?
个人认为: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与≪二十要≫的概念相差甚远。如果系统己有较重的音乐味(音乐性)表现,就应与≪二十要≫ Say Good-Bye 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3-06 23:26:5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