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jacky70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10-1 17:33:00 发表杰兄,当年经典的器材,多数仍被日本人所收藏,很多有名的hifi品牌都受日本人的影响,不要小看日本人对音乐以及电子行业的贡献吧,你到过日本听过他们的音乐厅,听听他们的乐团再骂人家是井底之蛙好了。
阿杰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0-1 17:34:00 发表难道 “好声” 之前,先要丢失信息??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10-1 18:13:00 发表阿杰兄,大家其实一直都在追求把唱片里面的信息挖掘出来,可能方法不同而已.日本和香港的大城市居住环境相近,楼价也是全球前十名.貌似第一是伦敦.环境小是会制约玩音响和还原唱片的信息,这是个事实.不过,也不是一概而论,也有日本烧友的听音环境不错.至于日本人的声音审美取向,我和你一样,并不认同.个人觉得太过倾向分析力,线条,高频,缺少一点密度,质感,力度,简单说是声音经过了美化和修饰,不过同样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声音风格.我就听过一个好友的搭配:老佛爷前级+金嗓子后级推JBL4344,也有自己的美.
南海十三郎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10-1 18:46:00 发表这些补品,希望不让我失望,让我离理想的声音可以更近一步.
36.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10-1 19:31: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0-1 17:34:00 发表难道 “好声” 之前,先要丢失信息?? 从源头上减少信息或添加唱片以外的信息,的确比较容易改变声音的频率分布,从而获得自己喜欢的味道,许多人都乐于此道.
hpstudio
Dr k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