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阿杰
老浦东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30 20:58:00 发表因为后期制作能力相对较弱,相对来说模拟录音对录音时的要求很高。所以说现在有这么多对声音有追求的人都迷上了黑胶,是有其中的道理的。好声贴我也有浏览,发觉你们更多的是从音乐方面来诠释,对音响方面还不到位。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30 20:35:00 发表唱片信息如何记载那是录音师和监制的事,我们能够做的,是力所能及地将他们想让我们听到的声音重放出来。
36.8℃
原帖由 mnbvc 于 2011-9-30 21:02:00 发表中山张和 jacky70 的对话有意思。想不到八哥的“168挺有意思”的引出那么多的意思。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9-29 22:45:00 发表个人私隐,说不说是个人自由,愿意说和不愿意说并不涉及道德问题,没必要强求。我以前也很关心别人的听感是基于什么档次系统,可是近年经历过好多次铭器出渣声的试听事件后,现在越来越确信因空间摆位等因素导致的失真远比入门级低档器材因档次造成的失真严重得多。所以现在问别人器材的兴趣比较少,如果想问倒是更关心频响曲线和相位问题多于器材档次,基本上那能把自己居住空间的频响特性描述清楚的发烧友,即使用很普通的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30 20:38:00 发表就是因为相同的器材变数很大,所以没有现场聆听的话,就算告诉你器材清单,也无法使别人明白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