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 [复制链接]

查看: 74533|回复: 325
151#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8-4 21:06:00 发表
看到这里,我的观点已经非常明朗了,尽管可能与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
仍然坚持“慢”的声音温和细腻好的朋友其实也没有错,就像喜欢“广菜”还是喜欢“川菜”一样,都没有错一个道理,但是,想获得尽量接近唱片里原有信息水平的声音效果,肯定就是“快”的更保真,且能听到更多的音乐信息…………



记得我前面说过:

尤其是喜欢“看器说音”的,贵价系统的“缺点”也会说成优点……
呵呵!YY系统的优点,常常被看成“异类”……

其实没有先天缺陷的人,听力往往是相差无几的,就像我们的视觉感受一样,漂亮的mm绝对没有人会说是“丑八怪”一个道理…………,

名琴的听力应该是正常的,他在我这里就常常说道:“其他地方再好,听到的细节信息都没有你这里丰富,没有你这里鲜活…………”。那么,为什么“心里上”就是不服气呢?因为是YY的系统?因为价格“太离谱”?因为感性认识左右了一切?还是“看器说音”根深蒂固??——我不得而知,我想他自己心里会非常明白。

说那么多并非要说服人,人往往是越说越不服气的,只是想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8-05 08:20:3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2#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快速又有丰富的细节与无限的密度,对于一般机器来说基本无可能性。
大功率的功放是保证动态尽量不被压缩的最好方法,还有超宽频宽的电路设计,保证足够的延伸,还有朱老师提到的,信号尽量的不受到损失。减少电子元件在负载时带来的有害失真,还有功放本身内部振动形成谐振带来的错误信号,还有就是超高速电源供应,高速变压器,超高速的整流与超低内阻的滤波。高速变压器这一点对于磨机与DIY就很难着手,其他方面没有朱老师这样的理论水平支撑应该很难实现真正的快速而有内容。
神仙从云上跌倒凡尘,看到TV播粤语片,小喇叭识得唱,移民欲念涵涵转......
TOP
153#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桂林四位老烧友谈松香味高保真系统及他对桂林音响器材的评价

       其实衡量一套音响系统值不值,能不能长相伴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是否是众人皆知的世界名牌还是各人YY的DD,而是要出来的声音是否有音乐感。什么是音乐感呢?这是一种能让听者投入音乐的感觉,从而享受音乐的内容,这是一种无法用仪器度量的极其抽象性的东西。正是因为具有抽象性,听者中有人会深深陶醉,有人会无动于衷,这就是所谓的因人而异吧。
   究竟为什么某些器材总是会使人产生一种格格不入,没法享受音乐的感觉呢?它们的通病是冷、硬,使人在聆听时无法投入到音乐当中去,虽然硬声会令某此人听某类音乐得到某些听觉上的快感,但硬声往往只是一刹那的快感,很难长期忍受;再一个是淡,即是淡而无味,声音淡也不见得有人会为之陶醉。有音乐感的器材可以有动态、有精确的分析力,有立体音场,层次感,有结像定位,有超高超低音,但一定要有温暖饱满、柔顺悦耳的音色和一种令人想继续听下去的感觉。
    一个人评价别人的音响声音如何往往是以自家的音响作参照,因为他接触自己音响的时间最长,在他的脑海中已形成了一套模式,特别是喜欢自己那套音响的人更是拿别人的音响来比与自己音响的差距,高音表现如何,低音表现是否有冲击力、中音是否有能量感等等,哪管你是什么品牌机。我们认为HIFI作为一种重播音乐的工具首先要有音乐感,有了音乐感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谈及分析力、动态及其它的东西,一味追求所谓的分析力、动态、冲击力和空间感而忘记了最重要的音乐感那就会掉入岐途,变为HIFI的奴隶,综观松香松对别人的任何系统的评论则从未能提有否音乐味。在此,我们是充分肯定松兄有技术、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很强的动手能力,这是圈内人仕公认的,但一套音响整体声音的评价与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不相符的。真的,去过松兄府上听音乐的朋友有很多,不懂听的初哥人被其HIFI的效果吸引,觉得很新鲜,然而大多数的老烧的感觉则是整套系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播放出来的音乐没能感人,没能让人长久聆听,这些老烧可是有一定的鉴赏力的哟!
    要想进步,还是尽量找机会多听听名牌音响是如何诠释音乐吧,音响不只是玩玩而已,他在我们爱乐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被一套音响毒倒,被一张CD迷倒,全在于它是否发出了能感动人的声音,让人为之不能离位甚至于不愿关机,让音乐一直滋润心房。

最后编辑名琴LP 最后编辑于 2008-08-05 11:27:55
TOP
154#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支持 有理有节的讨论。。。。。。
TOP
155#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胖哥喜欢讲点水话,来点实质的交流嘛!
神仙从云上跌倒凡尘,看到TV播粤语片,小喇叭识得唱,移民欲念涵涵转......
TOP
156#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08-8-5 11:10:00 发表
真的,去过松兄府上听音乐的朋友有很多,不懂听的初哥人被其HIFI的效果吸引,觉得很新鲜,然而大多数的老烧的感觉则是整套系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播放出来的音乐没能感人,没能让人长久聆听,这些老烧可是有一定的鉴赏力的哟!

长期以来家里一直常常玩着数百万系统的老烧友,对什么声音最可贵、最难得,恐怕比许多人有着更理性的认识,什么是“好声”也有着更准确的理解,他们的意见或评价,个人认为更有价值,如果像名琴你所说那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播放出来的音乐没能感人,没能让人长久聆听”,那么这些“老烧友”的耳朵岂不是应该割下来填海?他们一来,常常就把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在我这里享受音乐,那么他们岂不是“初哥”?甚至有人提出以数万想收一对YY箱子(名琴你是在场的),岂不是“发神经”?前几天老兄你被“毒翻”,是不是应该解释为“幻觉”呢?

虽然我更注重数据和科学解释,但不等于不注重听感,相反,我更明白听感与数据的关系,更明白什么声音是真正的好,什么声音是“掩盖问题”或无奈,…………

不过,正如前面说过,仍然坚持“慢”的声音温和细腻好的朋友其实也没有错,就像喜欢“广菜”还是喜欢“川菜”一样,都没有错一个道理,但是,想获得尽量接近唱片里原有信息水平的声音效果,肯定就是“快”的更保真,且能听到更多的音乐信息…………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7#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松老师和名琴兄的观点偶都认同,感动人的音乐有很多种方式,各人对声音的理解及要求程度都不一样,感动的方式也就不同,都说巴赫的音乐至高无上(贝多芬等大师都赞叹不已),想知道真正喜欢巴赫音乐的又有多少?能够融入巴赫音乐之中的又有多少?流行音乐都很感人,在老烧眼里,流行在古典面前里一文不值,又是为什么?
说道细腻,我认为有两种基本的解释方式:1、真正的出够、出好,就需要很好的延伸和很大的密度能量,很可能一部分人就不能适应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细腻了;2、把延伸以平坦或滚降的方式合理的取舍,在妥协中求得平衡,该出的掐掉,把出来的尽量做好,这种事通常所说的“细腻”,个人就是不喜欢这种方式,所以说要求因人而异。
最后编辑Eggleston 最后编辑于 2008-08-05 13:12:46
神仙从云上跌倒凡尘,看到TV播粤语片,小喇叭识得唱,移民欲念涵涵转......
TOP
158#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许多话本不该在这里说,再说下去就有点像“双簧”戏了。
其他再也不说,欢迎前来PK。

欢迎交流关于听感的理解或方方面面。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8-05 13:16:35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9#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掩盖问题的修饰性的美我也确实在几个名器上听到了. 它们用巧妙的技法来修饰声音, 掩盖动态不够等问题.

这样的机器有两个问题:
一是带色, 说好听点就是名器的特色
二是播放音乐有选择性. 放某些音乐会很爽, 放某些音乐会发现问题. 但对于高档机器来说, 初烧不能发现这个问题, 因为它掩饰得很巧妙, 但老烧会发现这个掩饰得很巧妙的声音其实是"错误"的.

松兄的大动态, 高速度系统, 我一年多以前听过, 有的地方不太记得, 或者说当时的水准还体会不到, 但总体感觉是很象搭配好的单拿的特征, 这类系统, 有了很精确的声音后, 如果再带那么一点点若有若无的色, 一闪而过有点把握不住的情感, 那是非常高贵飘逸空灵仙气缕缕的气质. 松兄那里具体能有到多少这样的气质, 我真的记不得了.
逗你玩儿
TOP
160#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5 12:43:00 发表
胖哥喜欢讲点水话,来点实质的交流嘛!


呵呵 其实我的观点名琴兄已经讲出来哈,可能我也算四位里的一位吧。。
松香兄的技术和理论知识那是没说的,牛就一个字。。但是玩音箱听音乐这东西主观性太强,勉强不得滴,而且音色和贵气这DD真的是没指标滴,全靠听。 反正大家聚会的日子不远了,有什么留到那日交流也不迟滴。。。。
再表个态 支持松香兄DIY,玩得开心就是好。 不过玩音响听罐头音乐,不一定要懂技术才可以玩得好滴,就好比懂做小提琴滴,不代表他拉得好琴。。。。拉得好琴滴 不一定就要会做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