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以及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0973|回复: 219
61#

KENTRYFO 在 2006-7-4 16:21:03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6-7-4 15:37:28 发表的内容
是的,我以为纯粹电子技术理论方面对于音响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发烧音响的校声也好,标准也罢,其实更着重的是文化的内涵。不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甚至轻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发烧友不重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于发烧音响和发烧友来说,就很难从音响提高到音乐的高度。

这方面要谢谢雨果唱片公司、中唱公司和其他的一些对中国音乐作出贡献的音响出版单位。


完全赞同!!!!!
不是有人在议论西方的音响技术已经发展到“不可理喻”的高度了吗?可是有想过吗——为何会不可理喻人家的不计成本、不惜技术投入乃至牛刀杀鸡?——那是价值观念问题!那是文化氛围问题!而菲薄自己的国家与环境、乃至历史传统的纰漏又是什么?没有了从自己土生土长的文化中吸取充分的营养,何来对异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对西方音乐的领悟?!!光是听已经不够,光是论也已经不够!——这世界竟然已经如此精彩!!!!


关于民族文化及内涵方面的理解包括观点,我们已是大同小异,基本一致了。但是从音响器材的性能来说,纯粹电子理论方面是没有多大问题了,纯粹电子技术方面问题还是不少。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同样的电路结构原理、同样的电子元件用料,不同的人制作出的音响器材就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这就是纯粹电子技术方面问题了。怎样才能保证电路结构原理能够达到或者接近纯粹电子理论研究证明可以达到的水平,其中的技术奥妙还真不少。
TOP
62#

胡敏强 在 2006-7-4 15:37:28 发表的内容
是的,我以为纯粹电子技术理论方面对于音响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发烧音响的校声也好,标准也罢,其实更着重的是文化的内涵。不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甚至轻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发烧友不重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于发烧音响和发烧友来说,就很难从音响提高到音乐的高度。

这方面要谢谢雨果唱片公司、中唱公司和其他的一些对中国音乐作出贡献的音响出版单位。


完全赞同!!!!!
不是有人在议论西方的音响技术已经发展到“不可理喻”的高度了吗?可是有想过吗——为何会不可理喻人家的不计成本、不惜技术投入乃至牛刀杀鸡?——那是价值观念问题!那是文化氛围问题!而菲薄自己的国家与环境、乃至历史传统的纰漏又是什么?没有了从自己土生土长的文化中吸取充分的营养,何来对异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对西方音乐的领悟?!!光是听已经不够,光是论也已经不够!——这世界竟然已经如此精彩!!!!
TOP
63#

csdam兄此文对中国音乐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但仍脱离不了期间的政治色彩。好!从来艺术离不了时代!也不离社会环境!!但,不得不回帖的话题是:封建帝制形成的状况是:“官化”的权威制约着所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制约了深悟自然伦常的乐人对音乐的发现。这种制约主要来自:上下、伦伦的形式化而形成的民乐与宫乐的彻底分离,以及其致用与之致学的彻底分离.......这也许又把话题引到“兴伦常,废帝制”上去了。哈哈,我的不是。但如果不是csdam上文的特性,我是不会再提这事的.......至于,宫、商、角、征、羽五音调式结构(即1、2、3、5、6,),和不平均律,我以为:可能对韵味的掌握和表达更为有利?而不均也许比平均更有利于留予人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应合藕合之意?至于中乐的内容和形式的“单调”,我以为是:宫廷制式的僵化和“野乐不流”造成的。再来一次不入题的,封建帝制已经容不下自然伦常!现状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落后状况限制不了文化的发展!中国音乐不能以现有西方音乐为藩篱!!音响文化也不应禁锢于音响器材乃至音响发烧和发烧音响。唯唯如此,方可给技术与理论以原动力,从而达致真正“极尽视听之娱”的理想境界!!哈哈.........累死了,干活去!
TOP
64#

如果承认我们的电子技术还存在差距,那么,请深思我们的态度!这包括:个人和集体.......再次强调:技术差距的背后,严重地存在着对理论认知的差距,包括技术隐含的理论和试图通过技术去追求的理论效果!
TOP
65#

关于音响器材,技术方面的问题似乎相对理论方面的问题更多更突出。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同一台LP,不同的人去调试它、玩它,出来的声音那差别就更加明显了,这是不是应该属于纯粹的技术(水平)问题呢?
所以,当理论研究比较成熟的领域里,技术水平是否跟得上就显得非常重要、非常关键了。
TOP
66#

个人认为:需要把我们的思维放得很开,乃至进入“虚心”的状态——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去分辨:何谓科学技术和何谓科学理论?何谓音响技术与音响理论?何谓电声技术和电声理论?何谓音响文化与音响科学?——>最好,把“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打消。
    因为,在任何理论支持下的理论实践中,一旦技术接近其理论极限,必将引申理论的发展.......甚至引发起该理论的崩溃!
    当然,“怎样才能保证电路结构原理能够达到或者接近纯粹电子理论研究证明可以达到的水平,其中的技术奥妙还真不少”的问题还是需要探讨的,但,个人认为:方法可以很多,其背后的基础却是每一技术实施者的具体认知,而这个认知的背后就已经是修养、修为和文化底蕴问题了..........如果面对的是hifi,我们可以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如果面对的是hiend,我们将会颠覆电声理论了......不仅仅是电子理论!
TOP
67#

KENTRYFO 在 2006-7-6 9:03:40 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需要把我们的思维放得很开,乃至进入“虚心”的状态——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去分辨:何谓科学技术和何谓科学理论?何谓音响技术与音响理论?何谓电声技术和电声理论?何谓音响文化与音响科学?——>最好,把“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打消。
    因为,在任何理论支持下的理论实践中,一旦技术接近其理论极限,必将引申理论的发展.......甚至引发起该理论的崩溃!
    当然,“怎样才能保证电路结构原理能够达到或者接近纯粹电子理论研究证明可以达到的水平,其中的技术奥妙还真不少”的问题还是需要探讨的,但,个人认为:方法可以很多,其背后的基础却是每一技术实施者的具体认知,而这个认知的背后就已经是修养、修为和文化底蕴问题了..........如果面对的是hifi,我们可以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如果面对的是hiend,我们将会颠覆电声理论了......不仅仅是电子理论!


很有个性的观点,值得讨论。
——最好,把“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打消。——
——那么“文化底蕴”这个“基础”怎样在音响系统里得到“贯彻实现”呢?个人认为音响系统设计包括“较声”的过程就包含了一个“技术手段”的过程,所以“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还不能“打消”,而是需要加强。正如你所说:技术差距的背后,严重地存在着对理论认知的差距,包括技术隐含的理论和试图通过技术去追求的理论效果!
个人认为:把“文化底蕴”这个“基础”和“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两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才是“音响人”的最高境界。
TOP
68#

www.www 在 2006-7-6 12:31:15 发表的内容
同意楼上,同时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中国在此问题上解决的不好


理论联系实际的——最重要的是看“结果”。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思考:是理论出了问题还是技术出了问题?那些是理论的问题、那些是技术的问题呢?怎么解决呢?……。——其实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全过程不可或缺的。
我们思考的问题面太少,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就解决的不好。
TOP
69#

完全是想当然的行外话---------------------对于(“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以及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过程存在的问题)来说!

同一台LP,不同的人去调试它、玩它,出来的声音那差别就更加明显了,这是不单是技术(水平)问题,
重要的是对声音审美观!



说到LP
从松香味发帖知到大侠好象只见过民国时期的所谓“LP”,建议松香味大侠身体力行(不然又纸上谈兵)或到广州听听JS调的LP系统,其中不泛"所谓名手"。。。。。。。。。。听听,能否让值得大侠坐下倾听??
最后编辑VV
TOP
70#

松香味 在 2006-7-6 13:44:39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7-6 9:03:40 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需要把我们的思维放得很开,乃至进入“虚心”的状态——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去分辨:何谓科学技术和何谓科学理论?何谓音响技术与音响理论?何谓电声技术和电声理论?何谓音响文化与音响科学?——>最好,把“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打消。
    因为,在任何理论支持下的理论实践中,一旦技术接近其理论极限,必将引申理论的发展.......甚至引发起该理论的崩溃!
    当然,“怎样才能保证电路结构原理能够达到或者接近纯粹电子理论研究证明可以达到的水平,其中的技术奥妙还真不少”的问题还是需要探讨的,但,个人认为:方法可以很多,其背后的基础却是每一技术实施者的具体认知,而这个认知的背后就已经是修养、修为和文化底蕴问题了..........如果面对的是hifi,我们可以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如果面对的是hiend,我们将会颠覆电声理论了......不仅仅是电子理论!


很有个性的观点,值得讨论。
——最好,把“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打消。——
——那么“文化底蕴”这个“基础”怎样在音响系统里得到“贯彻实现”呢?个人认为音响系统设计包括“较声”的过程就包含了一个“技术手段”的过程,所以“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从而实现hiend效果”的想法还不能“打消”,而是需要加强。正如你所说:技术差距的背后,严重地存在着对理论认知的差距,包括技术隐含的理论和试图通过技术去追求的理论效果!
个人认为:把“文化底蕴”这个“基础”和“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两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才是“音响人”的最高境界。


本贴耗费了各发言人大量的心血,受到关注的程度仍然不高啊!本意确实不惜望看到“很有个性”的提法,既然如此,唯有继续乐下去........
“把“文化底蕴”这个“基础”和“通过纯粹电子技术达致纯粹电子理论的要求”两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才是“音响人”的最高境界”——这正是6w兄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吧!——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努力吧。离“音响人”的距离,我自己感觉是很近.......却又很远,方向上,正积极学习中了........也算是被“聆赏”所“震撼”后的所得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