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以及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0975|回复: 219
31#

“务实的理论基础”?听上去象是带上了政治背景的提法。
理论基础就是理论基础,难道理论基础还有务实与务虚之分?如果把用到什么学什么这些“临时抱佛脚”的办法说是“务实的理论基础”,我没有话说。
我的理解,做事、干工作才有务实与务虚之分。
TOP
32#

有个问题——在广东如何收看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哦,是有线电视的收费项目吗?
TOP
33#

松香味 在 2006-6-24 0:32:35 发表的内容
“务实的理论基础”?听上去象是带上了政治背景的提法。
理论基础就是理论基础,难道理论基础还有务实与务虚之分?如果把用到什么学什么这些“临时抱佛脚”的办法说是“务实的理论基础”,我没有话说。
我的理解,做事、干工作才有务实与务虚之分。

hehe,确实如此,这是时代特征形成的、不得不为之的文字游戏而已。
TOP
34#

是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都会困扰并影响我们,但是我们自己必须尽量地把握住自己的思维、观点、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以及技术工作的,可不能迷失了方向。
TOP
35#

松香味 在 2006-6-25 2:16:58 发表的内容
是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都会困扰并影响我们,但是我们自己必须尽量地把握住自己的思维、观点、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以及技术工作的,可不能迷失了方向。

谈何容易啊?要不也就不会存在什么音响发烧了!
乐土乐土,勿圈我土!是也。
TOP
36#

KENTRYFO 在 2006-6-26 2:17:0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6-25 2:16:58 发表的内容
是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都会困扰并影响我们,但是我们自己必须尽量地把握住自己的思维、观点、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以及技术工作的,可不能迷失了方向。

谈何容易啊?要不也就不会存在什么音响发烧了!
乐土乐土,勿圈我土!是也。


确实不容易。大概最起码得做好放弃升官、发财的思想准备。其实顺其自然自己会过得更舒心、更快乐。
TOP
37#

前面KENTRYFO兄提到的马大猷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声学家,也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是令人尊敬的声学界太斗人物。这里有一些关于马大猷先生的个人资料,提供给大家阅读了解,与大家学习共勉。


马大猷(1915-)是国际著名的声学家,也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先生一直坚持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开拓了一个又一个的声学新领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声学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50年代末,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现代化实验室的典型,也是发展我国声学的重要基地,马先生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的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的音质,受到了国内外的赞赏。
1958年,马先生亲自组织科研人员队伍,在我国率先(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早的)开展了语言声学研究,为我国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
70年代,马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开展了气流声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不但得到了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气流噪声强度的压力关系,还设计了非常实用的小孔消声器,解决了工业气流噪声的控制问题。马先生创立的微穿孔板理论已经在国外推广应用,成功地用于德国议会大厅的回场消除,受到声学界的普遍关注。
80年代,马先生指导研究生开展了有源噪声控制研究,以他在建筑声学方面的专长与物理思想的敏锐性,在三维封闭空间声场简正方式有源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马先生在学术上始终站在前沿。90年代以后,年逾古稀,仍然带领一批有为青年进入了荆刺丛生的非线性声学领域,并很快在大振幅驻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
    马先生不但率领声学所的研究人员向声学前沿进军,而且指导国内其它单位的同行共同前进。他所主编的《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就是推动声学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马先生对我国声学标准化工作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TOP
38#

谢谢松香兄的资料。使我们看到一位令人尊敬和学习的学者长者。
TOP
39#

“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到底怎样表达才更准确呢?我感觉有些迷茫。下面举个例子,希望能够表达我的观点。
以与音响有关的CD机的产生、生产制造,到产品的完成度、市场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首先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证明了CD制式能够完整还原22KHz以下(保守些是20KHz以下)的音乐频率,并具备一些相对比较优越的优点——比如频率输出的平坦性、操作方便性、重复使用性、动态、瞬态更好等等;这些就是CD产生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原始冲动。
接下来CD的科学理论研究给CD制造业提出了新的科学技术要求和标准,这些新的科学技术要求和标准,目标就是实现CD的科学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CD制造提出的新的科学技术要求和标准仍然没有完全“达到要求”,CD的理论“威力”仍然没有100%的得到发挥。这个现象,某种意义上说是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证明了科学理论研究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源动力。反过来,科学技术水平也将限制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现。
常言说:理论指导实践。
我想这已经反映了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关系。
有朋友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该如何理解?其实这完全没有冲突,仍然以CD的生产制造为例,现在生产制造的CD已经远比二十年前生产制造的CD更加接近理论研究可以达到的水平,同时也证明了CD的理论研究结论是完全科学的,通过技术的不断提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TOP
40#

松香味 在 2006-6-27 18:52:46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6-26 2:17:0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6-25 2:16:58 发表的内容
是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都会困扰并影响我们,但是我们自己必须尽量地把握住自己的思维、观点、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以及技术工作的,可不能迷失了方向。

谈何容易啊?要不也就不会存在什么音响发烧了!
乐土乐土,勿圈我土!是也。


确实不容易。大概最起码得做好放弃升官、发财的思想准备。其实顺其自然自己会过得更舒心、更快乐。


现如今已经没有了升官、发财的愿望了。好吗?不得而知.....
但“专业”、“充实”仍在!!甚至,“传播”也已非我所奢望,但“坚持”却会传承!——这就是目前能干的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