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481|回复: 282
221#

Real 在 2006-5-10 19:27:31 发表的内容


长冲程本身就是易失真,短行瞬态才能好

(物理学上的概念)


振盆的“非理想刚性”相对来说引起的失真更加明显。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瞬态好象只与“加速度”能力有关,与冲程长短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TOP
222#

后倒相两路书架,离墙1.2米是合适距离,其它就要通过更换器材对比来决定了。可以问你附近的发烧同好们,把他们的后级和咸菜搬来试试。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223#

松香味 在 2006-5-10 20:16:1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10 19:42:23 发表的内容
他老哥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抱着很大的期待!实际上,冲程过长就意味着在这冲程的范围内包含了太宽泛音频范围声音,及这些声波间的作用力,而且声音的时间特性也遭到了破环!


???????

大家先谈吧。我有事出去一下。
TOP
224#

其实168上真的还算不错的了,前段时间莱卡的事过去了,现在气氛好多了

最近也上家电转转,吵得太厉害
TOP
225#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
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
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
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


关于推挽式设计,从理论上仍然有疑:我们认为测试可以准确,但实际上,参加推挽的单元间误差恐怕人耳还是能分辨出来,一旦推挽,更为明显,如果这种情况,推挽能够提高功率和动态“范围”外别无优势,反相抵消不得不同时抵消了失真以外的信息(两相不一致时更明显),同样是一种失真。同样在降低密度。当然,我们也许不必太过计较。
TOP
226#

我还认为:推挽式设计最难处理的就是瞬态!瞬态不足何来密度?
TOP
227#

松香味 在 2006-5-10 20:15:07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5-10 19:27:31 发表的内容


长冲程本身就是易失真,短行瞬态才能好

(物理学上的概念)


振盆的“非理想刚性”相对来说引起的失真更加明显。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瞬态好象只与“加速度”能力有关,与冲程长短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
大侠真会自娱自乐,推动同等空气,长冲程完成一个冲程会比短冲程用时短吗??
TOP
228#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5-9 23:41:4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9 23:17:09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5-9 23:02:44 发表的内容


近段时间以来,我听了DALI Helicon400,ADAM COLUMN,PMC OB1等中小口径的落地箱,都是加强调速度,和瞬态反映的风格。但中低频的宽松度不是那么容易搞好的,谓有得有失吧

至于那种松软低频,不合我口味,JBL尚可,但B&W和森海与我绝缘,乃风格使然。也许是年龄段的缘故



真正做好了动态、速度和瞬态反应的小口径箱子,中低频的宽松度一同样会好,其实宽松度、密度、甜润度等都与信息量直接相关。


宽松度还是没法和K2 5800,9800,ATC100那种家伙比的,但是更富“浮雕般的线条结像和定位”


那是因为低频下潜本来就不如这些名牌大箱子,所以听感上自然就有差别。
TOP
229#

松香味 在 2006-5-9 23:53:03 发表的内容
声音密度要建立在“小失真”的基础上来谈。那么,反映灵敏(灵敏度比较高的)、瞬态好(能够反映细节信号的)、动态优秀(大、小信号输出声压能够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的),这样声音的信息量就会丰富,声音密度就好。
上面说的是箱子。
对于信号源——就是能够平衡还原应该有的所有信息;
对于放大器——就是能够平衡放大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并保证能够很好地驱动箱子。
这些就是“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 。
如果我们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不管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也不管什么“牌子”都能够得到好声。
到我这里听过的朋友有国内的、国外的,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改变了对小箱子原来的“偏见”。





有没有回家后把物理书也处理了的?!
最后编辑VV
TOP
230#

Dr kuang 在 2006-5-10 17:40:2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10 8:45:20 发表的内容
我还认为:推挽式设计最难处理的就是瞬态!瞬态不足何来密度?


西敏寺,K2的低频瞬态很好吗?

呵呵,正点子!虽然k2 3500 5800 9800 都未听过,但对西敏寺有过几次接触,从结构上他的瞬态响应应该不差,但是千万注意:指的是中高频的瞬态响应。关键是:瞬态也许只是人类言语中的表达方式而已,目前的电声体系允许这个概念的存在,而实际上低频表达所需时间绝对长,到了40——50hz的范围,已经超出了人类听感所需的瞬态表达范围了。也许这就是当前电声体系理论的“天限”了(——不能解释全部)!也就是说:在低频段,最少是在相当低的频段,对于当前的电声系统来说,不必计较它的瞬态表现!这恰恰证明了楼主氢弹效应从中高开始的道理!——也是我从一开始就敏感到此帖重要性的原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