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kick
松香味
科研级旗舰
KENTRYFO
松香味 在 2006-5-10 12:58:54 发表的内容 为了保证推挽式设计的瞬态表现比较优秀,一方面应该选择瞬态表现相对好的单元来设计,另一方面吸音棉应该安置在箱壁上,不宜采取悬挂方式。再就是倒相管口径适当小些,可以相对好一些的“隔离”参加推挽的另外一只单元产生的声音。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只是努力寻找相对完善、相对理想的方案。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才能达到“寻找相对完善相对理想方案”的目标。如果吸音棉太多,单元的瞬态表现将受到影响,需要制作者平衡各方面关系。
Dr kuang
VV 在 2006-5-10 0:21:57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9 23:53:03 发表的内容 声音密度要建立在“小失真”的基础上来谈。那么,反映灵敏(灵敏度比较高的)、瞬态好(能够反映细节信号的)、动态优秀(大、小信号输出声压能够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的),这样声音的信息量就会丰富,声音密度就好。上面说的是箱子。对于信号源——就是能够平衡还原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对于放大器——就是能够平衡放大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并保证能够很好地驱动箱子。这些就是“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 。如果我们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不管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也不管什么“牌子”都能够得到好声。到我这里听过的朋友有国内的、国外的,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改变了对小箱子原来的“偏见”。有没有回家后把物理书也处理了的?!
松香味 在 2006-5-9 23:53:03 发表的内容 声音密度要建立在“小失真”的基础上来谈。那么,反映灵敏(灵敏度比较高的)、瞬态好(能够反映细节信号的)、动态优秀(大、小信号输出声压能够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的),这样声音的信息量就会丰富,声音密度就好。上面说的是箱子。对于信号源——就是能够平衡还原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对于放大器——就是能够平衡放大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并保证能够很好地驱动箱子。这些就是“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 。如果我们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不管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也不管什么“牌子”都能够得到好声。到我这里听过的朋友有国内的、国外的,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改变了对小箱子原来的“偏见”。
扑通一声
松香味 在 2006-5-10 0:06:37 发表的内容 好了,我的个人意见只供参考,最实在的还是D板那句话:大小口径各有所长,我们作为发烧友,不必太过强调谁对谁错,谁好谁不好,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就选那种设计的。
松香味 在 2006-5-10 9:43:55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10 8:42:0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关于推挽式设计,从理论上仍然有疑:我们认为测试可以准确,但实际上,参加推挽的单元间误差恐怕人耳还是能分辨出来,一旦推挽,更为明显,如果这种情况,推挽能够提高功率和动态“范围”外别无优势,反相抵消不得不同时抵消了失真以外的信息(两相不一致时更明显),同样是一种失真。同样在降低密度。当然,我们也许不必太过计较。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主要原理是——相当于减轻了原来单元驱动负担,或者相当于提高了原来单元振盆刚性,在振盆位移(振动)幅度一定时,分割失真减少,控制能力提高,相位失真同时得到降低;但是参加推挽的另外一只单元产生的声音应该被“隔离”为“无名英雄”,否则将出现你担心的情况。
KENTRYFO 在 2006-5-10 8:42:0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关于推挽式设计,从理论上仍然有疑:我们认为测试可以准确,但实际上,参加推挽的单元间误差恐怕人耳还是能分辨出来,一旦推挽,更为明显,如果这种情况,推挽能够提高功率和动态“范围”外别无优势,反相抵消不得不同时抵消了失真以外的信息(两相不一致时更明显),同样是一种失真。同样在降低密度。当然,我们也许不必太过计较。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