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478|回复: 282
241#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5-10 14:51:38 发表的内容


高见!我一直以为扬声器设计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瞬态


是的!因为磁场的强度是有限的,音圈承受电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音圈承受电流产生的“推力”也是有限的。
当音圈通过电流产生一个“推力”去推动振盆,振盆的质量(重量)大小和驱动空气的“量”的大小,是决定瞬态(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低频单元,我们希望它驱动空气的“量”大些,这样振盆的口径大些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振盆的口径大些就势必造成振盆质量增加,瞬态能力下降。
过去的同心圆方式设计的振盆,人为地让振盆变成多个不同口径单元的“组合体”,以人为地“分割”口径,放弃一些分割失真指标的办法来追求瞬态表现,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瞬态、密度表现比较好”的感觉。
小口径长冲程单元,减小了口径和振盆质量,实质性的提高了瞬态表现,一定程度上又保持了(相对)大口径单元推动空气“量”的能力,是一个有效改善中低频单元性能的突破性技术发展。
TOP
242#

他老哥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抱着很大的期待!实际上,冲程过长就意味着在这冲程的范围内包含了太宽泛音频范围声音,及这些声波间的作用力,而且声音的时间特性也遭到了破环!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243#

Real 在 2006-5-10 23:59:47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10 20:15:07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5-10 19:27:31 发表的内容


长冲程本身就是易失真,短行瞬态才能好

(物理学上的概念)


振盆的“非理想刚性”相对来说引起的失真更加明显。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瞬态好象只与“加速度”能力有关,与冲程长短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
大侠真会自娱自乐,推动同等空气,长冲程完成一个冲程会比短冲程用时短吗??


的确这位大侠真会自娱自乐,难道长冲程推动空气的“量”同等于短冲程吗?
TOP
244#

Real 在 2006-5-11 0:25:12 发表的内容
一个长冲程还来不及复位,又要开始另一个长冲程时,第二个长冲程还有冲程可冲吗??


那么,多个频率同时输入时,要“冲”完一个频率再“冲”第二个频率?哈哈!!!!
TOP
245#

“如果从振膜面积小的角度去理解,材质成本可能会低点,但是从宽频带震动和谐共存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材质挑选仍然是一个难题,甚至比避免振膜分割运动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还要多!!还要难!!!从期待的角度考虑,的确还没到时候。另一方面,长冲程当然地对低频承载有利,正如松香味大哥哥所谈的,它更具加速度——就是力度!但!!!!!!!!!!!那是某一或某几个相似频率波形的力度。所以,自以为聪明的我们又拿出了解决方案——继续分频承载,用一大串一大排的喇叭去分担我们的任务。问题又再发生——电器相位、声频衔接.......”?
——震动在线圈和磁钢间完成了。剩下来的应该还是只是分割和相位的问题!分割问题由于盘面小且推动空气面积小而相对得到了较好的处理,相位差异问题如果从冲程上讲,问题也不会很大,问题出在了相位的绝对不稳定,低频的震动承载着高频震动在10——20mm范围内摆动,结果形成的干扰比5-10mm冲程的喇叭形成倍增的失真且不能控制、不应控制和无法控制。唯有控制播放频率范围,分工协作。——长冲程单元适合用于频率低而频宽窄的情况!
TOP
246#

Real 在 2006-5-11 20:02:2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11 19:14:50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5-11 18:25:02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兄您说的-------------我大约还是知道的,我是想向松香大侠抛砖-------------引玉的(KENTRYFO兄您知道吗,松香大侠能用几寸WIWI单元做了对书架箱,能在34方环境过100BD轻松听交响呀,超出常人想像。。。。。有这能耐,怎不向他引玉??)
我要说明的是:小口径长冲程单元瞬态失真方面并不如松香大侠说的那样神!!!


我可没有需要任何人相信“那样神”,感受过的相信确实有“那样神”那也是感受者自己的感受,我可没有魔法让人产生错误的感受。
哈哈!!!!






我要重新学习物理


单是音响,大概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哟,我也不例外。
TOP
247#

KENTRYFO 在 2006-5-11 12:04:39 发表的内容
似乎大家都在深思着?!

几面鼓?比喻不能代替实际情况,任何乐器的发声都不是简单的正弦波,甚至,如果只有一个正弦波在空气和耳膜中波动,我们的大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对待声音我们不能以简单的机械或物质的概念去理解,这只能是一个关于震动的课题!而实际上,目前的电声体系根本就是一个模仿体系,而且是一个先天不足的体系,关于喇叭、音箱、功放、音源等只能够用艺术表达的角度去看待!
    长冲程小口径却陷就在于它同时承载着的是一个多频率的振动,期待推动空气还原多波形的声音。同时承载就有一个和谐共存的问题,就有一个在密度更大的物体上避免相互干扰的问题,承载频率越多和谐性的要求就越高。
    real兄可能不理解,喇叭作的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通过电器传导、通过电磁场驱动的震动,它的确是同时承载的,长冲程中是可以包含短震动的!如果从振膜面积小的角度去理解,材质成本可能会低点,但是从宽频带震动和谐共存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材质挑选仍然是一个难题,甚至比避免振膜分割运动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还要多!!还要难!!!从期待的角度考虑,的确还没到时候。另一方面,长冲程当然地对低频承载有利,正如松香味大哥哥所谈的,它更具加速度——就是力度!但!!!!!!!!!!!那是某一或某几个相似频率波形的力度。所以,自以为聪明的我们又拿出了解决方案——继续分频承载,用一大串一大排的喇叭去分担我们的任务。问题又再发生——电器相位、声频衔接.......处理得好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比高质全频喇叭?变成了各有优势了。呵呵呵,存在就是合理的,用心就是美,声停耳停..........似乎已经无需讨论了,可是,现实如此,我们应该怎样玩现有的电声体系?!!
    

我的理解还是有误!请松香味大哥哥再再解疑一下。
TOP
248#

松香味 在 2006-5-11 19:07:09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11 0:54:48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5-11 0:25:12 发表的内容
一个长冲程还来不及复位,又要开始另一个长冲程时,第二个长冲程还有冲程可冲吗??


那么,多个频率同时输入时,要“冲”完一个频率再“冲”第二个频率?哈哈!!!!


为什么不正面回答问题?





您的理解能力---------------------



乐章节出现“连续”相同频段大声压时。。。(先不说复杂多频率同时输入)
TOP
249#

松香味 在 2006-5-11 19:22:2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11 0:50:28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5-10 23:59:47 发表的内容
[quote]松香味 在 2006-5-10 20:15:07 发表的内容
[quote]Real 在 2006-5-10 19:27:31 发表的内容
长冲程本身就是易失真,短行瞬态才能好

(物理学上的概念)


振盆的“非理想刚性”相对来说引起的失真更加明显。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瞬态好象只与“加速度”能力有关,与冲程长短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
大侠真会自娱自乐,推动同等空气,长冲程完成一个冲程会比短冲程用时短吗??


的确这位大侠真会自娱自乐,难道长冲程推动空气的“量”同等于短冲程吗?[/quote]

为什么不正面回答问题?如果知道自己的问题存在漏洞,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下去,否则没有必要再和你说什么了。[/quote]


=================
我说了大侠您适合自娱自乐


看到前贴了吗?
也就说量要时间来实现,如单击鼓一下,就需要较长冲程,别说冲程过程中失真了,大侠是如何感受它的速度(瞬态)呢??
TOP
250#

我们通常使用的箱子,所谓的“大口径”多数不过16~20寸,但是一个大鼓的口径往往直接一米以上,用16~20寸的单元还原这个大鼓的声音,喇叭单元的振动幅度必须大于鼓皮的振动幅度,才能表现这个大鼓的声音强度。
口径越小,要达到大鼓的声音强度的话,喇叭单元的振动幅度必须加大。
但是单元的这个振动幅度不可能无限的加大,它受到制造技术的限制。
口径也不能无限的加大,它同样受到制造技术的限制。

口径的大或小,冲程的长或短,完全是相对的,受到制造技术的限制。所谓技术的突破,就是超越了原来设计的水平和限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