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kick
KENTRYFO
Dr kuang 在 2006-5-9 17:14:26 发表的内容 无非是波峰波谷,波峰就是驻波,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表述而已。
Dr kuang 在 2006-5-9 17:33:28 发表的内容 这些名器都知道。一对双15寸的音箱标称频宽才45Hz,但居然可以在一个中型剧院(友谊剧院)做演示时无需外加超低。小口径单元的超低除了使用传输线设计外(比倒相式可以低一个八度,而且衔接与下降曲线都更平缓),这些指标用来看的意义大于用来听,可惜世界上公认做得成功的传输线只一家而已。
Dr kuang 在 2006-5-9 17:46:21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9 17:35:07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9 17:14:26 发表的内容 无非是波峰波谷,波峰就是驻波,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表述而已。错!只有在听感伶伶俐俐地突出来的声音才是破坏性的,对于音响重播来说我们才把他定义为峰谷,而对于房间,驻波没有什么歧义——但我们在现实条件下就不得不利用。音响器材峰谷无处不在,只有伶伶俐俐突出来,就是你们在电台里说的“对”出来的,才是有明显危害的。那么再改一下:利用不平直的房间频响曲线修正不平直的音箱频响曲线:)又让人想起那句名言“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
KENTRYFO 在 2006-5-9 17:35:07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9 17:14:26 发表的内容 无非是波峰波谷,波峰就是驻波,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表述而已。错!只有在听感伶伶俐俐地突出来的声音才是破坏性的,对于音响重播来说我们才把他定义为峰谷,而对于房间,驻波没有什么歧义——但我们在现实条件下就不得不利用。音响器材峰谷无处不在,只有伶伶俐俐突出来,就是你们在电台里说的“对”出来的,才是有明显危害的。
Dr kuang
kick 在 2006-5-9 21:05:04 发表的内容 请看连接的melody资料:http://www.hifi168.com/av/junli/stella.htm40Hz(-3dB)是做假还是长冲程,或多组小口径推挽?此贴主题所述正好也是我最近才体会到,并准备付诸实践。增加中间厚度与增加功放控制力。
松香味
KENTRYFO 在 2006-5-10 8:42:0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关于推挽式设计,从理论上仍然有疑:我们认为测试可以准确,但实际上,参加推挽的单元间误差恐怕人耳还是能分辨出来,一旦推挽,更为明显,如果这种情况,推挽能够提高功率和动态“范围”外别无优势,反相抵消不得不同时抵消了失真以外的信息(两相不一致时更明显),同样是一种失真。同样在降低密度。当然,我们也许不必太过计较。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
KENTRYFO 在 2006-5-10 8:45:20 发表的内容 我还认为:推挽式设计最难处理的就是瞬态!瞬态不足何来密度?
科研级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