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496|回复: 282
201#

请帮咨询下,5.2*4*2.6的房间我的箱子倒相孔离后墙1.2米左右是否太远?中低确实有点浑浊,我现在怀疑功放的控制力和后级电源线,不知道判断是否正确。

后级电源线也确实屏蔽不够好。
最后编辑kick
TOP
202#

Dr kuang 在 2006-5-9 17:14:26 发表的内容
无非是波峰波谷,波峰就是驻波,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表述而已。

错!
只有在听感伶伶俐俐地突出来的声音才是破坏性的,对于音响重播来说我们才把他定义为峰谷,而对于房间,驻波没有什么歧义——但我们在现实条件下就不得不利用。音响器材峰谷无处不在,只有伶伶俐俐突出来,就是你们在电台里说的“对”出来的,才是有明显危害的。
TOP
203#

Dr kuang 在 2006-5-9 17:33:28 发表的内容
这些名器都知道。

一对双15寸的音箱标称频宽才45Hz,但居然可以在一个中型剧院(友谊剧院)做演示时无需外加超低。

小口径单元的超低除了使用传输线设计外(比倒相式可以低一个八度,而且衔接与下降曲线都更平缓),这些指标用来看的意义大于用来听,可惜世界上公认做得成功的传输线只一家而已。

大型铭器不一样,如果喇叭做得十分负责任,要么房间够大,要么限制其超低频下限,但无论如何要保障其中高频的质量,但是,更要控制房间的震动状态,您可以观察各种铭器级音箱的调教手段来证实这一点。但是,铭器就是铭器,它提供了更加靓声的可能性。
TOP
204#

Dr kuang 在 2006-5-9 17:46:21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9 17:35:07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9 17:14:26 发表的内容
无非是波峰波谷,波峰就是驻波,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表述而已。

错!
只有在听感伶伶俐俐地突出来的声音才是破坏性的,对于音响重播来说我们才把他定义为峰谷,而对于房间,驻波没有什么歧义——但我们在现实条件下就不得不利用。音响器材峰谷无处不在,只有伶伶俐俐突出来,就是你们在电台里说的“对”出来的,才是有明显危害的。


那么再改一下:利用不平直的房间频响曲线修正不平直的音箱频响曲线:)

又让人想起那句名言“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

正确!但这仅仅是一句名言,却没有摆明事实!这也正是我们要修谈密度的原因!
TOP
205#

kick 在 2006-5-9 21:05:04 发表的内容
请看连接的melody资料:
http://www.hifi168.com/av/junli/stella.htm

40Hz(-3dB)是做假还是长冲程,或多组小口径推挽?

此贴主题所述正好也是我最近才体会到,并准备付诸实践。

增加中间厚度与增加功放控制力。


是最为常见的倒相式设计,这种设计比密闭式下潜要深一些,量感也可以增强一些从而提升效率,不足之处是因为倒相部分其实是喇叭的背波,容易因相位问题造成低频混浊,而且因为低频衰减曲线比密闭式要陡斜很多,所以会造成听感上低频延伸不如密闭式的错觉。
你这对是后倒相设计,喇叭离墙的距离对低音听感影响比较明显。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206#

声音密度要建立在“小失真”的基础上来谈。那么,反映灵敏(灵敏度比较高的)、瞬态好(能够反映细节信号的)、动态优秀(大、小信号输出声压能够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的),这样声音的信息量就会丰富,声音密度就好。

过去的(80年代前)纯纸盆大口径单元,纸盆刚性都比较小,中频声音“密度”感觉就比较好,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割失真都非常大,由于分割失真的原因增添了一些原来没有的“信息”(所谓的谐波成分),感觉上“信息量就会丰富”,所以错觉到“密度”就比较好,不过这种“密度”是缺少象征度的,过分软绵没有力度的。
TOP
207#

谈大箱子、小箱子会吵;谈CD、LP会吵;谈声音好坏——比谁的形容词最“厉害”;谈器材——比名牌;…………

168是不是需要这样啊?大概不是。
TOP
208#

KENTRYFO 在 2006-5-10 8:42:0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9 21:19:39 发表的内容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
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
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
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


关于推挽式设计,从理论上仍然有疑:我们认为测试可以准确,但实际上,参加推挽的单元间误差恐怕人耳还是能分辨出来,一旦推挽,更为明显,如果这种情况,推挽能够提高功率和动态“范围”外别无优势,反相抵消不得不同时抵消了失真以外的信息(两相不一致时更明显),同样是一种失真。同样在降低密度。当然,我们也许不必太过计较。


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主要原理是——相当于减轻了原来单元驱动负担,或者相当于提高了原来单元振盆刚性,在振盆位移(振动)幅度一定时,分割失真减少,控制能力提高,相位失真同时得到降低;
但是参加推挽的另外一只单元产生的声音应该被“隔离”为“无名英雄”,否则将出现你担心的情况。
TOP
209#

KENTRYFO 在 2006-5-10 8:45:20 发表的内容
我还认为:推挽式设计最难处理的就是瞬态!瞬态不足何来密度?


推挽式设计不能提高单元的瞬态,瞬态表现仍然需要单元自己本来就具备良好的指标。
但是由于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或者相当于提高了原来单元振盆刚性,因此我们就可以选择振盆相对轻(振盆刚性可能会相对差些)、瞬态表现相对好的单元来设计它。这样,就能够保证瞬态表现比较优秀了。
TOP
21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