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482|回复: 282
231#

KENTRYFO 在 2006-5-10 19:42:23 发表的内容
他老哥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抱着很大的期待!实际上,冲程过长就意味着在这冲程的范围内包含了太宽泛音频范围声音,及这些声波间的作用力,而且声音的时间特性也遭到了破环!


???????
TOP
232#

为了保证推挽式设计的瞬态表现比较优秀,一方面应该选择瞬态表现相对好的单元来设计,另一方面吸音棉应该安置在箱壁上,不宜采取悬挂方式。再就是倒相管口径适当小些,可以相对好一些的“隔离”参加推挽的另外一只单元产生的声音。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只是努力寻找相对完善、相对理想的方案。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才能达到“寻找相对完善相对理想方案”的目标。
如果吸音棉太多,单元的瞬态表现将受到影响,需要制作者平衡各方面关系。
TOP
233#

一个长冲程还来不及复位,又要开始另一个长冲程时,第二个长冲程还有冲程可冲吗??
TOP
234#

KENTRYFO 在 2006-5-10 15:53:43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5-10 12:58:54 发表的内容
为了保证推挽式设计的瞬态表现比较优秀,一方面应该选择瞬态表现相对好的单元来设计,另一方面吸音棉应该安置在箱壁上,不宜采取悬挂方式。再就是倒相管口径适当小些,可以相对好一些的“隔离”参加推挽的另外一只单元产生的声音。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只是努力寻找相对完善、相对理想的方案。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才能达到“寻找相对完善相对理想方案”的目标。
如果吸音棉太多,单元的瞬态表现将受到影响,需要制作者平衡各方面关系。

正解!关键就是折腾中有美的标准和方向!

对了,我的箱没有导向,不存在箱壁粘贴——它整齐、紧密地挤压着。哦,叫现物主试一下开、调导向管?
TOP
235#

KENTRYFO 在 2006-5-10 8:45:20 发表的内容
我还认为:推挽式设计最难处理的就是瞬态!瞬态不足何来密度?


西敏寺,K2的低频瞬态很好吗?
TOP
236#
























松香味


级别: 论坛博士后
发帖: 2253篇
来自: 广西
鉴定: 未知地区
注册: 2005-9-25
  
                

--------------------------------------------------------------------------------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5-10 14:51:38 发表的内容


高见!我一直以为扬声器设计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瞬态




是的!因为磁场的强度是有限的,音圈承受电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音圈承受电流产生的“推力”也是有限的。
当音圈通过电流产生一个“推力”去推动振盆,振盆的质量(重量)大小和驱动空气的“量”的大小,是决定瞬态(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低频单元,我们希望它驱动空气的“量”大些,这样振盆的口径大些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振盆的口径大些就势必造成振盆质量增加,瞬态能力下降。
过去的同心圆方式设计的振盆,人为地让振盆变成多个不同口径单元的“组合体”,以人为地“分割”口径,放弃一些分割失真指标的办法来追求瞬态表现,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瞬态、密度表现比较好”的感觉。
小口径长冲程单元,减小了口径和振盆质量,实质性的提高了瞬态表现,一定程度上又保持了(相对)大口径单元推动空气“量”的能力,是一个有效改善中低频单元性能的突破性技术发展。











长冲程本身就是易失真,短行瞬态才能好

(物理学上的概念)
最后编辑Real
TOP
237#

另外,为免误解:当前的低音喇叭承当这声音中相当多的需要瞬态表达的任务。所以低音喇叭的瞬态不是指全频的瞬态,而是他在中高频甚至可能是甚低频的瞬态——这中间有一个过渡频带。如果能够用曲线表达,就可以清晰一点。
TOP
238#

噢,dr kuang 所提的箱都是号角,中高频瞬态不好都几难!
TOP
239#

1,的确这位大侠真会自娱自乐,难道长冲程推动空气的“量”同等于短冲程吗?

]
2,,那么,多个频率同时输入时,要“冲”完一个频率再“冲”第二个频率?哈哈!!!!



===============哈哈!!!! (以小口径长冲程单元为前提)
问题1,我说速度(瞬态),您老说量。。。。。(也就说量要时间来实现,如单击鼓一下,就需要较长冲程,别说冲程过程中失真了,大侠是如何感受它的速度(瞬态)呢??
问题2,我说乐章节出现“连续”相同频段大声压时。。。,(几面鼓分别连击)
谁在自娱自乐?!
最后编辑Real
TOP
240#

似乎大家都在深思着?!

几面鼓?比喻不能代替实际情况,任何乐器的发声都不是简单的正弦波,甚至,如果只有一个正弦波在空气和耳膜中波动,我们的大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对待声音我们不能以简单的机械或物质的概念去理解,这只能是一个关于震动的课题!而实际上,目前的电声体系根本就是一个模仿体系,而且是一个先天不足的体系,关于喇叭、音箱、功放、音源等只能够用艺术表达的角度去看待!
    长冲程小口径却陷就在于它同时承载着的是一个多频率的振动,期待推动空气还原多波形的声音。同时承载就有一个和谐共存的问题,就有一个在密度更大的物体上避免相互干扰的问题,承载频率越多和谐性的要求就越高。
    real兄可能不理解,喇叭作的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通过电器传导、通过电磁场驱动的震动,它的确是同时承载的,长冲程中是可以包含短震动的!如果从振膜面积小的角度去理解,材质成本可能会低点,但是从宽频带震动和谐共存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材质挑选仍然是一个难题,甚至比避免振膜分割运动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还要多!!还要难!!!从期待的角度考虑,的确还没到时候。另一方面,长冲程当然地对低频承载有利,正如松香味大哥哥所谈的,它更具加速度——就是力度!但!!!!!!!!!!!那是某一或某几个相似频率波形的力度。所以,自以为聪明的我们又拿出了解决方案——继续分频承载,用一大串一大排的喇叭去分担我们的任务。问题又再发生——电器相位、声频衔接.......处理得好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比高质全频喇叭?变成了各有优势了。呵呵呵,存在就是合理的,用心就是美,声停耳停..........似乎已经无需讨论了,可是,现实如此,我们应该怎样玩现有的电声体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