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inn老板分辨不出模拟与数码的区别那个测试的全文 [复制链接]

查看: 11661|回复: 110
61#

第五,认为CD声音不好是因为他是离散的间断的声音,LP声音好是不间断的连续的声音,这是望文生义的想当然...

---------------------------------谁在望文生义还是想当然?!
听听小提琴,LP声音连贯、粘稠、能表现出马尾擦钢线质感、转接生动
CD声音----------滑、质感弱、转接生硬、连贯性差(给人一种离散的间断感觉)

和真小提琴比就知高下
最后编辑VV
TOP
62#

jitter 在 2005-12-12 14:24:41 发表的内容
我做过反复比较,恐怕不是读的问题,把原版读到硬盘里面去,音质好得很。把wav写回去就不行了,每种染料都不同声音,相对来说for audio的盘好些,但是高频差距和原版比较大,我使用了PlextorVeriREC这种专门针对Audio的模式也不见起效,但是更奇怪的是我把声音不好盘用EAC的倒回硬盘,音质就和原版EAC进去的几乎没有区别。如果是CD格式的问题,那么DVD格式应该OK了吧,一张DVD-VIDEO和DVD-ROM的纠错不会区别太大吧,但是我把硬盘音质很好的DVD写到DVD-R,结果就是音质透明度大打折扣。后来很多人都说是jitter的问题,也就是不是数据错误,而是时间错误。Felixcat能否解释我所听的现象呢?我听的现象不是心理作用,因为我当年一直以为CD-R复制CD是一样音质的,我先听见不一样,才找原因的。


能否提供略微详细一些的信息.例如把原版读到硬盘里,音质好的很,是怎么样聆听的?刻成CD-R后在什么设备聆听的?

硬盘音质很好的DVD,是如何聆听的?

刻成DVD-R后,音质通透度打了折扣,是在什么设备上聆听比较的?

想了解一下,上面音质产生差异的情况,是在相同,还是不同设备上比较得出的.因为我自己也有WAV,CD,包括DAD的刻录.
TOP
63#

定义音频CD是红皮书,定义数据CD的是黄皮书.


音频CD用CIRC方式提供容错.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因为数据一致性在音频CD上没有数据CD上那么重要.如果音频CD碰到不能恢复的数据错误.可以采用静音,或者其他方式忽略过去,但数据CD,如果一个字节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文件的失效.所以我们平时用的数据CD的容错性要比音频CD高许多.

这也是为什么一张空白的CDR.音频CD可以存放783M wav文件,data CD只能存放650M数据文件.

而一张音频CD上面存储的信息,其中有1/3以上是各种容错,同步等等数据.不是原始音频信息.

如果有一种软件,可以同时起到cloneCD和EAC的功能,能够读取subcode,同步位等除了本身wav信息以外的其他数据.同时又能采用重复读取验证数据一致性的手段,那么复制完全一模一样的音频CD是可以的.至于为什么没有公司制作这种软件,这个我就不清楚原因了.

而且生产线下来的CD,和空白CDR的反射率是不同的.红皮书只规定了音频CD的反射率要达到70%以上,但不同的反射率音质会有差别,金CD可以达到90%以上.
最后编辑Raxel
TOP
64#

jitter 在 2005-12-12 16:25:24 发表的内容
我完全同意以上结论!我就是以上听感,但是原因能否告诉我?


因为电脑CD-ROM不适合读取音频CD,用来播放音频CD的时候,会有许多burst error.产生误码.而wav在硬盘上是以数据文件格式保存的,保证读取出来的信息是100%正确的.

DVD5我也试过,结果一样,特别是PCM声轨,不是DD声轨,区别大得很,Raxel兄有兴趣也可以试试。


这个我自己试过,我想这里许多人也试过,我可以100% 保证,正确刻录出来的,不论是PCM,还是DD声轨,还是画面,都是一样的.不会发生你说的那种现象.


能否透露一下DAD的文件格式,我买不到DAD,想见识一下,如果兄台方便,可以提供一小段的文件或者IMG就最好了,是不是DVD就可以播放96khz的那层。


DAD是在DVD-A标准出台之前,Classic records, chesky, delos等几家使用的高清晰音频文件格式.简单的说就是普通DVD,只有静止画面,但提供了24bit/96khz LPCM的音轨,而且是不压缩,不加密的.可以像复制普通视频DVD那样拷贝复制,也可以在普通DVD机上播放,和数码输出.

Classic records的DAD总共发行了近40个品种,我基本都收全了.因为CC是我比较喜欢的发烧软件厂家之一.我不知道如何提供一小段文件,或是img,一个镜像至少就是1G以上了.



TOP
65#

yyy9 在 2005-12-12 16:57:29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2-12 16:22:46 发表的内容
jitter 在 2005-12-12 16:14:58 发表的内容
如果有误码,那么错误一定可以叠加,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把一张原版CD用EAC到硬盘,然后把wav写到CD-R,然后再把CD-R用EAC复制到硬盘,重复10次以上(看看您的经济能力而定),最后得到一个“累加”很多“错误”的wav,然后和一开始只累加一次“错误”的wav来对比,如果误码一说明显存在,那么这个wav和一开始的哪个wav就区别大了。


不论是音频CD,还是数据CD,刻录好的CD-R,里面肯定是有许多bit是不对的,只是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容错亢余数据恢复出正确信息.一张空白CD-R,你刻满是650M数据文件,实际上这种CD-R上面记录了接近1G的信息.其他这些你看不见的信息,就是提供容错,数据位置定位等等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读出的数据是否都一样?


按照音频CD格式的特点,严格来说:同一部CD机,每一次读出来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
TOP
66#

VV 在 2005-12-11 20:44:28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5-12-11 20:37:41 发表的内容
是啊,既然听不出,说明争论LP还是CD好没多大意义了。




=========
问题是我在我家一听就听出!!!


问题是,您听的具体是哪些唱片呢?
TOP
67#

原文很久以前曾经在网上搜索到过,现在暂时找不到了,只能肯定测试时听众们是看不到器材的。
80年代的数码录音设备所用的芯片全部都好不到哪里去的,包括把模拟母带制作成数码格式的设备,但好象不能因此就说80年代制作的CD声音不好?

至于CD的生产过程就别报什么希望了,因为在数据文件被刻制成CD母盘时,就已经会出现明显的劣化了,在后面的制作过程只能是尽量减少进一步的劣化而已,总不可能比母盘更好?当然,粗劣的制作会造成更严重的失真。

音频CD可能是目前唯一无法被严格无损复制的数字格式,这一点它和模拟系统倒是非常相似。
TOP
68#

CD音源动态大了,弄不好是有偏薄的倾向,加上现在好多扬声器的频响宽阔了,听觉上也容易感觉到薄尖,所以不少烧友反而就喜欢上了"老味"的音箱,中和一下,但是以牺牲音乐中不少东西为代价的.其实这都是调整过程中的问题,只要调整得当,CD完全不会有薄尖的现象,动态细节泛音依然是LP无可比似的.
TOP
69#

Raxel 在 2005-12-12 15:54:23 发表的内容
音频CD由于文件格式容错性不够.不能完全复制,问题不单在读取,还在写入.普通家用刻录机.如果电脑发指令,要求刻录机写入10101111这8个bit,不代表这个就一定能100%一个bit不错,正确烧录到CD-R上面.如果刻录机每个bit都能100%正确写入CD-R的话,那么文件格式也不需要提供容错了.事实上刻录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误码.刻录数据文件的话,如果打开verify.检验正确的CD-R,也不代表刻进去的每个bit都正确,只是错误的地方在读取的时候,能够用容错亢余数据恢复.如果错误太多,不能恢复,那么读出来的就是错误数据,就是废盘了.CD-DA不能提供和数据光盘相同的容错性,所以受的影响更加大了.

谢谢回贴!
TOP
70#

jitter 在 2005-12-12 16:14:58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2-12 15:54:23 发表的内容
音频CD由于文件格式容错性不够.不能完全复制,问题不单在读取,还在写入.普通家用刻录机.如果电脑发指令,要求刻录机写入10101111这8个bit,不代表这个就一定能100%一个bit不错,正确烧录到CD-R上面.如果刻录机每个bit都能100%正确写入CD-R的话,那么文件格式也不需要提供容错了.事实上刻录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误码.刻录数据文件的话,如果打开verify.检验正确的CD-R,也不代表刻进去的每个bit都正确,只是错误的地方在读取的时候,能够用容错亢余数据恢复.如果错误太多,不能恢复,那么读出来的就是错误数据,就是废盘了.CD-DA不能提供和数据光盘相同的容错性,所以受的影响更加大了.


如果有误码,那么错误一定可以叠加,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把一张原版CD用EAC到硬盘,然后把wav写到CD-R,然后再把CD-R用EAC复制到硬盘,重复10次以上(看看您的经济能力而定),最后得到一个“累加”很多“错误”的wav,然后和一开始只累加一次“错误”的wav来对比,如果误码一说明显存在,那么这个wav和一开始的哪个wav就区别大了。

朋友是否做过这个实验?另外,同一个批次的CD唱片,抓轨成wav文件,对比数据究竟有多大区别?做过实验的请说说结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