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8772|回复: 342
131#

dr kuang 在 2005-12-18 0:09:02 发表的内容
是否小节就很难说,但绝对是被论坛上讨论CD,LP,SACD格式优劣的几位大侠忽略的问题。

这倒是事实。
TOP
132#

harvey 在 2005-12-18 8:14:58 发表的内容
针压的设定


今天最好的唱头为取绩效最大值,必定有一个特定的循迹压力,才能发挥唱头的循迹能力trackability 和循迹角度几何学最佳化。因此,想得到最佳的循迹压力音域和循迹重量,对每个个别的唱头/唱臂结合,都需要小心的微调,企盼能够在它的峰值中运行。



前辈如果不说,我真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大的误差!
如果对自己唱针的真实针压没有把握,现在可以在陶街买到非常精确的电子针压计了,价格并不太贵。
关于针压的调整,“企盼能够在它的峰值中运行”最终应该以什么样的效果为指标呢?现在绝大部分LP玩家都以“听感平衡”作为参照,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听音器材和环境的影响因素,个人的观点是以“全频段最大信息量”为参考标准(有条件的玩家不妨以受环境线材等影响较少的耳机为参考标准);如果最后的声音不平衡,那么应从引起不平衡的环境或器材等因素来调整,而不应把唱重,VTA等参数调整至“非正常范围”来迁就环境和系统的声音,否则就如范登豪博士所言——用一个错误来掩盖另一个错误。
TOP
133#

我只知道RIAA是作为当时唱片工业的一个统一工业标准,其间还有各自的差异这点倒没研究过。
想知道能确定这些不同的曲线是什么时期的吗?比如说RCA公司在60年代和70年代所使用的RIAA曲线是否一致呢?
TOP
134#

SINATRA 在 2005-12-18 21:58:01 发表的内容
看完了,不看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讲究。
近来准备开始玩LP的,可今天去一家店里看了一本最新的港版音响杂志,上面一片文章说某烧友买了一个唱头,说是世界上只有5个,叫什么“雀”,是白金材料,光一个唱头就要5万,他放的那张罗西尼奏鸣曲的LP现在市面上要8000,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最近逛了一次广州陶街,看到卖二手LP的店家不下十数间,所标的价钱多数与该唱片的名气和新旧程度挂勾。多口地问并不太新净的一张名气颇大的发烧碟——Living Stereo的、Reiner指挥的、Rimsky Kosakoff的Scheherazade,开价竟然是RMB1,600大元!结果我上周回香港以HK$210买回来了一张全新的!

LP再次兴起惹来的炒作风气真有点吓人!
TOP
135#

RIAA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标准了,不同的标准就不能被称为“RIAA”,而且大约在50年代后期开始,几大唱片公司都已使用统一的RIAA曲线,也就是说在立体声时期,主要唱片公司都使用了RIAA曲线这一标准来对母带进行修正后刻片。
不同的预加重曲线好象不应该说是“不同的RIAA曲线”。而且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被忽略呢?因为我们绝大部分都在听立体声录音,也就是几大唱片公司统一使用RIAA标准来制版后的唱片,而在这之前发行的基本是单声道录音。
TOP
136#


开心果 在 2005-12-19 12:46:33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奇怪了,别人提问题是钻牛角尖,自己的问题是学问?
不过我不会计较这些。


松香味 在 2005-12-19 13:08:11 发表的内容

钻牛角尖——是指;就算能够测量、计算也不会有人那样去做。没有意义。


那您提出的问题也就没意义了。
TOP
137#


松香味 在 2005-12-18 11:22:21 发表的内容

harvey前辈真可谓玩LP高手也,对针压的分析非常到位。我的感觉是“照单全收”就可以了。
关于针压的测秤,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管用什么天平(工具),托盘的高度必须与LP唱片的表面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才是正确的。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高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大;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低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小;只有托盘的高度与LP唱片的表面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才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把唱臂看作一个“平衡臂”,平衡臂倾斜的程度是与两边质量失平的大小(包括力臂的长短)有关的。唱臂倾斜的程度与LP唱片的表面不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当然就不正确了。


挺好的提议。

想问几个问题:1  影响有多大? 2  能否举点例子说明一下?
TOP
138#

据说RIAA录音特性最早是1953年提出,但到了196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才作为正式文件提出。所以 harvey 前辈说的“亦有晚至1965年的案例”(指录音特性的混乱的情况)是有可能的,因为设备更新要一定的时间。因此1965年以前的混乱情况就免不了。
TOP
139#

看完了,不看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讲究。
近来准备开始玩LP的,可今天去一家店里看了一本最新的港版音响杂志,上面一片文章说某烧友买了一个唱头,说是世界上只有5个,叫什么“雀”,是白金材料,光一个唱头就要5万,他放的那张罗西尼奏鸣曲的LP现在市面上要8000,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TOP
140#

松香味 在 2005-12-18 11:22:21 发表的内容

harvey前辈真可谓玩LP高手也,对针压的分析非常到位。我的感觉是“照单全收”就可以了。
关于针压的测秤,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管用什么天平(工具),托盘的高度必须与LP唱片的表面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才是正确的。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高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大;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低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小;只有托盘的高度与LP唱片的表面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才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把唱臂看作一个“平衡臂”,平衡臂倾斜的程度是与两边质量失平的大小(包括力臂的长短)有关的。唱臂倾斜的程度与LP唱片的表面不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当然就不正确了。

开心果 在 2005-12-18 20:26:03 发表的内容

挺好的提议。

想问几个问题:1  影响有多大? 2  能否举点例子说明一下?



松香味 在 2005-12-19 0:35:54 发表的内容
影响有多大呢?开心果兄显然是需要数字来说明。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物理力学问题,分别测量出平衡臂两边的质量(包括臂重)、同时找出平衡臂两边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再根据平衡臂倾斜的角度,就可以计算出平衡臂两边“重心”点上质量失平的大小;最后把这个“重心”点上质量失平的力,根据针头到“重心”的距离以分力法计算出针头的针压。就知道影响有多大了。
实际上只要知道平衡臂两边的分别的质量;平衡臂两边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平衡臂倾斜的角度、针头到“重心”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针压。
但是,实际操作就比较复杂,需要把唱臂、唱头、平衡骆驼等分别卸下、还要准确测量他们的质量、距离、以及准确测量平衡臂倾斜的角度等等。不知道开心果兄愿意这样做吗?
因为有更加简单准确的方法,所以我是不会这样去做的。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也不能举例了。如果你做过就请你举例。
这样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有些钻牛角尖了。


阿杰 在 2005-12-14 18:46:33 发表的内容
单单信噪比高就是好唱放?
无源放大不比有源放大的静态噪声更低?
松兄较真的劲头还是满足的嘛,我算是服了你了。

松香味 在 2005-12-15 0:32:42 发表的内容
......
我是在讨论关于升压牛对信噪比的贡献问题,绝对不针对任何个人。学问就是学习,就是问问题。或者就是共同讨论提高。不同的意见有时候会针锋相对,只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人是会反审自我的,是会接受认知正确的东西的。搞学问没有“劲头”好象不行哟。“发烧”不是和搞学问一样吗?“劲头”十足!!哈哈!!!


我觉得奇怪了,别人提问题是钻牛角尖,自己的问题是学问?
不过我不会计较这些。


我把原来的问题进一步的分解:
“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高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大;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低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小;”
1  以上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2  影响多大? 能否举个例子?哪怕是一个假设的例子也好。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物理力学问题,分别测量出平衡臂两边的质量......”
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行不通,或者说是比较笨的方法了。不用我说,简单准确的方法就是实际测量了。


其实它不是简单的物理力学问题,要用“分析力学”才好解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