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8731|回复: 342
121#

harvey 在 2005-12-18 8:14:58 发表的内容
针压的设定

首先要说明的,我变为LP忠诚拥趸纯粹是「社会发展规律」造就的,我迷上了音乐欣赏的时代,唯一能储存的音乐录音只是LP,我没有其它的选择。因此,数十年尽管不是刻意收集LP唱片,积累的数量也有4-5千张。当发烧起来时,我不拥护LP、沉迷于钻研怎样令LP回放发挥得更好还会做什么?

读完了7页帖子,发觉没有人提及针压该怎样设定的问题。我从前对针压的多少「克」,完全按照唱头说明书的提议做,而且是用Shure牌子的机械天秤式针压计去测定的,后来有朋友送给我一个用来秤钻石的电子秤,测试下来,发觉Shure牌子的机械天秤式针压计的读数,以2g计,钻石的电子秤仅显示出1.55g,意思是说Shure牌子的机械式针压计的读数差了0.45g,我一直以来所用的针压轻了0.45g!怪不得总觉得回放效果有些飘浮不定!

通常LP拥趸对针压的设定,都有只是采用按照唱头说明书的提议的下限去调校,彷佛针压用得过重会磨损唱片似的。我这里将Clearaudio唱头的针压设定说明简述如下:

1.    针压的测秤必须要准确、测秤要认真,否则所做一切功夫等于白费。
2.    针压设定宁重勿轻。这一点的确是我在使用了Clearaudio唱头后才确切了解这个理论的真正意义的。针压要有适当的重量,才能够产生下列几种有利拾音的情况:
a.    达到唱头设计者所预期的正确VTA,令针尖与唱片刻割轨纹正确接触;
b.    针尖截面设计两边与唱片刻割轨纹的线正确接触面积才会较大,拾音的信息才会较多、较齐全;
c.    有了适当的针压,针尖截面与两边唱片刻割轨纹的接触才能维持稳定,针尖对左右声道的拾音情况才会正常,不偏不倚。
3.  针压的测秤必须稍隔一段时间便进行测秤检查。

今天最好的唱头为取绩效最大值,必定有一个特定的循迹压力,才能发挥唱头的循迹能力trackability 和循迹角度几何学最佳化。因此,想得到最佳的循迹压力音域和循迹重量,对每个个别的唱头/唱臂结合,都需要小心的微调,企盼能够在它的峰值中运行。


harvey前辈真可谓玩LP高手也,对针压的分析非常到位。我的感觉是“照单全收”就可以了。
关于针压的测秤,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管用什么天平(工具),托盘的高度必须与LP唱片的表面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才是正确的。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高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大;如果相对LP唱片的表面托盘的高度低了,测秤得到的数据就比实际针压小;只有托盘的高度与LP唱片的表面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才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把唱臂看作一个“平衡臂”,平衡臂倾斜的程度是与两边质量失平的大小(包括力臂的长短)有关的。唱臂倾斜的程度与LP唱片的表面不齐平时测秤得到的数据当然就不正确了。
TOP
122#

阿杰 在 2005-12-17 19:59:3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2-17 12:59:25 发表的内容
好的,如果这样就可以讨论升压牛的优点和缺点就行了。
另外,“只有升级了”又应该从什么方向去“升级”呢?


我也认为晶体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参数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在低噪声方面,完全能够胜任MC放大的要求,而且许多优秀的MC唱放的静态噪声指标也可以媲美升压牛了,完全不必要死守着他不放了。
但松兄不要忘记数十年前升压牛大行情道的时候,当时CD还没有出现,通常的音响器材都呈现着甜美的中频,两端延伸差、速度慢的英国老爷声,升压牛的缺点自然并不明显,而且关键在于使用他更容易把唱放做好。


这个说法很实际。当时的录音噪声也比较大,解决噪声问题就显得比较重要。升压牛正好可以把这些小信号的噪声吃掉,表面上提供了一个更干净的声音,这就是升压牛大行情道的原因。当我们发现它不但吃掉了噪声,同时也吃掉了许多有用信号,使声音变薄、两端延伸差、速度慢等问题时,人们就会设法解决他。这也是发展的过程,认知的过程。当我们的认知提高了,条件又允许我们用更好的办法去取代它,就不应该抱着不放。我非常赞同你的分析。就算今天非常好的器材,其同样还是没有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无损”放大,说不定那一天还会被更优秀的“器材”取代。
还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果我们能更早的正确了解当今顶尖器材存在的不足,我们也就更有可能把他用好;同时也就更有可能把他不断完善。
有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伟大。但是往往最先发现问题的人会受到攻击,划分为人的“另类”,得不到认同。
TOP
123#

harvey 在 2005-12-18 8:36:37 发表的内容
上文里大家评述了许多有关唱放、升压牛的问题,我在这里再转贴一篇文章,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唱片的RIAA曲线

[upload=jpg]Upload/20051218836992567.jpg[/upload]

图中
A=不同唱片的录音特性
B=当使用其它唱放中采用的标准RIAA滤波器时出现的错误频响
C=当使用FM唱放中正确的去加重设置所取得的频响
D=在FM122及FM222唱放上的“Turnover Freq.”及“10k Hz Attenuation”旋钮的正确调整位置。

在过去的40年中,音响界完全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唱片公司在1959年(亦有晚至1965年的案例)以前是采用形形色色的不同的预加重曲线的。这就要求唱放具有针对不同去加重要求的能力。除了FM122与FM222之外,没有其它的唱放具有这样的能力。凭借着其线性的、包罗万象的去加重曲线,FM的唱放能够忠实地重放任何时期出版的LP。

到目前为止,唱头与唱放之间的信号线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唱头的诸如输出电平与阻抗等参数千差万别,选用此处的信号线时就必须全面考虑上述问题。为获得最佳表现并保证、不劣化电平极其微弱的信号的品质,就必须设计专门用途的信号线。非常明显的是,唱头到唱放的信号线是不同于用于传输高电平音频信号的信号线的,而这正是被目前发烧线市场上的诸多线材所忽略了的。另外一个被大家完全忽略了的事实是,动磁唱头与动圈唱头所搭配的信号线也是不一样的。

FM不仅注意到了这些细微之处的区别,而且亦设计出了一系列专用的动磁唱头与动圈唱头信号线,长度从0.6米到3米,使得任何唱头与唱放的组合都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FM公司采用专利技术的PIT唱头信号线具有下列特点:

* 最低的串音;* 提供悬浮接地(floating earth)及悬浮屏蔽(floating shield);* 避免TIME SMEAR(时间模糊?);* 保证极高的电磁感应偶合抑制能力;* 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并避免连接端子受力。

我发觉资料非常好。60年代以前各厂牌,各地区的唱片“RIAA”预加重曲线各自为政,在回放时用错了“RIAA”曲线,声音的回放肯定是有偏颇的。印象中ACCUPHASE的C220唱放好象也有几种曲线选择。



好资料!!!
唱片“RIAA”预加重曲线其实是唱头放大器最关键的电路部分之一,它相当于CD机的解码器,如果“LP唱片“RIAA”预加重曲线”不能正确“解码”出平衡的声频曲线,声音就不真实了。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公司的唱片“RIAA”不一样,这就难怪对同一张唱片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了。其原因就是“RIAA”预加重曲线电路部分不同引起的“责任”。
TOP
124#

开心果 在 2005-12-17 21:20:42 发表的内容
低噪声MC 唱放的确不容易做好,成本也较高,更重要的是需求量有限。


的确如此,非常赞同。
TOP
125#

针压的设定

首先要说明的,我变为LP忠诚拥趸纯粹是「社会发展规律」造就的,我迷上了音乐欣赏的时代,唯一能储存的音乐录音只是LP,我没有其它的选择。因此,数十年尽管不是刻意收集LP唱片,积累的数量也有4-5千张。当发烧起来时,我不拥护LP、沉迷于钻研怎样令LP回放发挥得更好还会做什么?

读完了7页帖子,发觉没有人提及针压该怎样设定的问题。我从前对针压的多少「克」,完全按照唱头说明书的提议做,而且是用Shure牌子的机械天秤式针压计去测定的,后来有朋友送给我一个用来秤钻石的电子秤,测试下来,发觉Shure牌子的机械天秤式针压计的读数,以2g计,钻石的电子秤仅显示出1.55g,意思是说Shure牌子的机械式针压计的读数差了0.45g,我一直以来所用的针压轻了0.45g!怪不得总觉得回放效果有些飘浮不定!

通常LP拥趸对针压的设定,都有只是采用按照唱头说明书的提议的下限去调校,彷佛针压用得过重会磨损唱片似的。我这里将Clearaudio唱头的针压设定说明简述如下:

1.    针压的测秤必须要准确、测秤要认真,否则所做一切功夫等于白费。
2.    针压设定宁重勿轻。这一点的确是我在使用了Clearaudio唱头后才确切了解这个理论的真正意义的。针压要有适当的重量,才能够产生下列几种有利拾音的情况:
a.    达到唱头设计者所预期的正确VTA,令针尖与唱片刻割轨纹正确接触;
b.    针尖截面设计两边与唱片刻割轨纹的线正确接触面积才会较大,拾音的信息才会较多、较齐全;
c.    有了适当的针压,针尖截面与两边唱片刻割轨纹的接触才能维持稳定,针尖对左右声道的拾音情况才会正常,不偏不倚。
3.  针压的测秤必须稍隔一段时间便进行测秤检查。

今天最好的唱头为取绩效最大值,必定有一个特定的循迹压力,才能发挥唱头的循迹能力trackability 和循迹角度几何学最佳化。因此,想得到最佳的循迹压力音域和循迹重量,对每个个别的唱头/唱臂结合,都需要小心的微调,企盼能够在它的峰值中运行。
TOP
12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27#

松香味 在 2005-12-17 12:59:25 发表的内容


好的,如果这样就可以讨论升压牛的优点和缺点就行了。
另外,“只有升级了”又应该从什么方向去“升级”呢?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升压牛好象没什么优点可言了。
就象阿杰所说,晶体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参数也日益完善。所以要升级当然是升级噪声系数更低的唱放了。
TOP
128#

harvey 在 2005-12-18 8:14:58 发表的内容
读完了7页帖子,发觉没有人提及针压该怎样设定的问题。我从前对针压的多少「克」,完全按照唱头说明书的提议做,而且是用Shure牌子的机械天秤式针压计去测定的,后来有朋友送给我一个用来秤钻石的电子秤,测试下来,发觉Shure牌子的机械天秤式针压计的读数,以2g计,钻石的电子秤仅显示出1.55g,意思是说Shure牌子的机械式针压计的读数差了0.45g,我一直以来所用的针压轻了0.45g!怪不得总觉得回放效果有些飘浮不定!




针压的问题我认为应该留待唱盘的调整篇中来讨论,因为几乎所有的唱臂都可以调整针压,是唱盘调整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同时由于唱头是手工业制品,其本身也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所以厂家一般都会标出推荐针压而不是标准针压,而且唱头全新时和使用中、以及天气的冷暖,都会改变唱针悬挂系统的阻尼特性,所适应的针压自然也不尽相同,并没有标准值。
推荐的针压只是一个基准,实际还需要根据听感作出微调,我觉得应该是发觉回放效果有些飘浮不定就需要调整针压,而不是发现针压不够时才觉得回放效果有些飘浮不定。
TOP
12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30#

松香味 在 2005-12-19 10:44:36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12-19 10:21:17 发表的内容
SINATRA 在 2005-12-18 21:58:01 发表的内容
看完了,不看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讲究。
近来准备开始玩LP的,可今天去一家店里看了一本最新的港版音响杂志,上面一片文章说某烧友买了一个唱头,说是世界上只有5个,叫什么“雀”,是白金材料,光一个唱头就要5万,他放的那张罗西尼奏鸣曲的LP现在市面上要8000,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最近逛了一次广州陶街,看到卖二手LP的店家不下十数间,所标的价钱多数与该唱片的名气和新旧程度挂勾。多口地问并不太新净的一张名气颇大的发烧碟——Living Stereo的、Reiner指挥的、Rimsky Kosakoff的Scheherazade,开价竟然是RMB1,600大元!结果我上周回香港以HK$210买回来了一张全新的!

LP再次兴起惹来的炒作风气真有点吓人!



是啊,这种炒作风气肯定是不正常的,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正如先生所说;追求什么高级音响器材?!让那些迷醉的羔羊去追吧!


走着瞧吧,据我的估计,中外的制片商都不会看不到这块「肥猪肉」的,不仅是垂涎三尺而且已经开始有所作为。看来出现趋之若鹜的场面日子很快便会到临,相互竞争的情况下,相信价格准会下调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