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提琴发烧友”这样看“音响发烧友”。 [复制链接]

查看: 35606|回复: 256
201#

恢复正常了。刚才第21页显示不出来。
TOP
202#

这个帖子好象出了点故障?
TOP
203#

lingsoft 在 2005-8-15 22:51:13 发表的内容
54888 在 2005-8-15 12:00:03 发表的内容
海老头和那些小提琴爱好者也没什么质的区别,都是小提琴,不是小提琴对二胡.


斯特恩(Issac Stern)曾在电视上公开说:“人人都说海菲茨了不起(great),其实你必须拉琴到我这种程度,才能理解他真正了不起在什么地方,了不起到何种程度。”(大意如此)。斯特恩本身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这句话出自他口,显然,海菲茨之所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决不仅仅因为他举世无双的技巧。

所以我认为不会拉小提琴的人绝对没有资格去评论海菲茨。而从你口气看来,称呼别人为“海老头”,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更没有资格谈音乐或评论事物。
那是不是可以说,不玩音响的人绝对没有资格去评论音响发烧友?
TOP
204#

争了半天 其实就是有人认为玩音响的不懂或不喜欢音乐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一个人是否喜欢音乐不是看他的硬件而要看他的软件 我觉得要有五百张以上的唱片并且都能如数家珍一般数出来 就可以算音乐发烧友了 音乐发烧友中也有人比搞音乐专业的还懂音乐呢 也有搞专业的演出来的都是垃圾 所以说这个话题没什么争头 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TOP
205#

好文章顶!!!!!
TOP
206#

“我相信真正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感受古典音乐的那颗心却是一样的。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欣赏到古典音乐之美。”

    我相信真正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在看到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而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接近音乐的普通群众时,更多的会是鼓励和引导,而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对人指手划脚。
TOP
207#

zjize 在 2005-8-16 17:37:53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8-16 15:57:19 发表的内容
qiguang 在 2005-8-16 15:41:47 发表的内容
harvey先生,老说这样的话可见你的气度,大家有理有据的辩论好一点。


市场经济主导下,事实上很难作整体规划的,商品推介言过其实比比皆是,稍一疏神或认识未到家而上当的,不胜枚举……但是却能怪谁?我们只好怪自己吧了。抱怨、发泄都无补于事,何必在坛子里乱挥竹竿子,挑拨很多无辜的网友一肚子的气呢!?


有这种说法吗?谁说只能怪自己,315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我觉得HARVEY说得没错啊,消费者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意识到受骗上当,“抱怨、发泄”的确于事无补啊。应该通过正当渠道捍卫自己的利益。
TOP
208#

“我在这里不是支持用MP3去听古典。毕竟器材还是有一定影响,特别对于入门的听众,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当然不够用好的器材好,所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当然是用优秀的音响器材来播放古典音乐,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才能最好地体现出来。我只是想说,别太执著于器材,再好的器材最终也是服务于音乐的!你用随身听和多媒体音箱听古典音乐,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对古典的亵渎。你用低档设备听古典音乐,也不能代表你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就比人低。只要能够从音乐中有所得,那就挺好的了。”


    前面这么破绽百出的论述,怎么居然有这么一个转折?中正平和之状可鞠啊。在没对一种现象好好了解之前,还是说说套话比较方便吧。
TOP
209#

“但难道这就是音乐的一切?器材的好坏最直接影响的就是音色,但是音色只是音乐的一个方面。我们不可否认它的重要性,但却大可不必将其无限扩大。阅读作曲家的谱子就可知道其音乐是否动听,自己是否喜欢,而不是非要乐手演奏出那个谱子后通过所谓的好器材播放你才能判断。旋律、节奏、调性等这些你不用通过好器材一样可以感受。为什么不试着多感受一下作品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呢?欣赏古典音乐,更加要注重的不是音乐作品的思想核心与精神么?”

    器材播放出的只是声音,当然它不是音乐的一切。谁在将音色无限扩大?又有谁把追求音色和不感受音乐内涵简单划上等号的?阅读谱子就可以知道音乐是否动听,不是非要乐手演奏并通过好器材播放你才能判断?那么没有受过音乐教育的普通群众的享受音乐的权力是否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被你剥夺了?别忘了,当这样的情况出现,你们这样的小提琴学生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TOP
210#

“据说最为糟糕MP3,它会大幅削减音乐的高频部分,会导致一种明显失真、压抑而不平衡的声音,举凡音乐的动态范围、力道、低音或高音的解析度,通通打了折扣。但其优势就是你可以把喜欢的音乐都装在那么一个小盒子,随时想听就听。一般收音机的音质好不哪去吧?但以前许多的爱乐者还不是这么听过来了?说到这里不能不提《辛丰年音乐笔记》,辛丰年老先生并没有很好的听乐条件,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积累了许多素材和经验,写了这本书,读后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MP3的优势是方便,MP3也是音响产品的一种。一个音乐爱好者,既想欣赏喜欢的交响乐,有没有条件飞到柏林、维也纳,那他可不可以尽其能力买套好一点的音响在家里感受大师的风采?居然你也读辛丰年,我颇感惊讶。辛丰年正是你所不屑的发烧友啊。在物质条件很匮乏的时候,频频换机,还不会拉小提琴,学个钢琴还不按部就班,弹不下去的地方就用哼哼来代替。还偶尔对大师们说三道四。这样的人的文章,似乎应该只是我们这样的发烧友才看的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