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提琴发烧友”这样看“音响发烧友”。 [复制链接]

查看: 35608|回复: 256
231#

曾经 在 2005-8-18 12:04:35 发表的内容
zjize兄:
我觉得喜欢音乐的方式有很多,而喜欢音乐又对音响感兴趣的就是我们这些“发烧友”的主力军了。音响毫无疑问主要是为了音乐服务的。虽然大部分的发烧友没有经过正规的器乐、声乐训练,对于音乐的内涵还在不断摸索、学习中。因为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基础音乐知识的缺乏令这个学习过程变得异常艰难。但能够坚持的,无一不是有着对音乐真切的热情的。对于这些发烧友,最切实的指导就是如同辛丰年、郑延益这样的前辈的深入浅出的解说,多多介绍好的作品及作品、作家相关的时代、个人背景,让普通群众能够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有个方向,少走一点弯路。音乐界的专业人士如果以这样的姿态出现,那么哪个发烧友会反对呢?但是如果有些半瓶子醋,自以为学得了一些音乐的“真谛”,用流露着高傲、不屑的神情的文字,乱扣着一些莫须有的大帽子,教训发烧友们“你们的努力都是舍本逐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只是失真,你们这些人懂音乐吗?”,那么谁能容忍这样的人?
一个人的教育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同。你是小提琴学生,那么你的音乐知识、尤其是小提琴知识,肯定是超越普通大众的,但是相应的,你的其他知识就会有欠缺,甚至就是音乐的知识,对于不同乐器你也有欠缺。在面对一种自己并不了解的事物时,为什么不先试着包容?
不知道zjize兄是否同龄人,我有个儿子,在学钢琴,进步也很快,我有好几个认识的烧友,他们的子女也在学习乐器。大家交流的时候,目标都很明确:自己喜爱音乐,苦于当年的条件。那么就为子女创造些条件,如果他们有兴趣,则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轻松的贴近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通过这次讨论,我受益匪浅:如果我的儿子自以为学了点钢琴或者其他知识就沾沾自喜,自以为高人一等,那么我一定先让他学习如何做人。


我们是同龄人,估计你比我大些!很高兴和你讨论。
你说得很对,但是发烧友也应该包容些。
我也将上述意思(大致差不多)的话发到他们论坛去,看见他们的回复,我觉得他们是很讲理的。
他那个贴子确实容易激起发烧友的愤怒,这也是我要上那个论坛的原因。
TOP
232#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8-18 13:22:57 发表的内容
zjize 在 2005-8-18 10:40:10 发表的内容
曾经 在 2005-8-17 13:53:11 发表的内容
    MP3的优势是方便,MP3也是音响产品的一种。一个音乐爱好者,既想欣赏喜欢的交响乐,有没有条件飞到柏林、维也纳,那他可不可以尽其能力买套好一点的音响在家里感受大师的风采?居然你也读辛丰年,我颇感惊讶。辛丰年正是你所不屑的发烧友啊。在物质条件很匮乏的时候,频频换机,还不会拉小提琴,学个钢琴还不按部就班,弹不下去的地方就用哼哼来代替。还偶尔对大师们说三道四。这样的人的文章,似乎应该只是我们这样的发烧友才看的啊。


他只需要用MP3,不是同样可以感受到大师的风采么?
有一点你似乎忘记了,辛丰年最看不起的就是发烧友们。而且到了现在用的还是随身听来听音乐。另外,他的乐理和乐器水平,恐怕要比一些专门学音乐的强多了。


如果这种所谓的“大师”如此看发烧友,认为他们都是肚里没货的家伙,我看大家只好对他嗤之以鼻了。最近在看李岚清的音乐随笔,惊讶于一个国家高级政府官员在音乐方面竟有如此深厚的学识并极为谦虚,是不是那些老朽们该自我清醒一下呢?


旗舰兄:辛丰年并非如上所说的看不起发烧友。认真看过辛丰年音乐笔记的,肯定应该对那篇代序的“辛丰年其人”留有印象吧。看看老先生当年如何凭着刚平反时的补贴而“频繁”换机以追求音质的改进并入迷于夏普四喇叭的立体声。你看他儿子的评价“顺带说一下,辛丰年对各种机器有很浓的兴趣”。后来老先生不再升级的原因也是再简单不过的“没钱”。因为他的离休金跟不上形势了。如果说他会看不起发烧友,那么恐怕要加一个定义在发烧友的前面,就是“不听音乐的”。
TOP
233#

到小提琴论坛上转了一圈,看到回复,有几点感想:
1.168很多DX都不说话,估计见得多了。相信坛子上很多人都是各自行业的翘楚,早已很理性了。
2.小提琴坛子很多回复很理性,诸如音响是一种异化的范畴等等,不乏见识不错的。
3.但回复中确实有轻视音响发烧友的意思,也有这样直接的回复,这样不好。不过看小提琴论坛,估计很多也都是学生或初学者,在他们这样的年纪能讨论这样的话题,本身就很好(不好意思,我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所以有些蔑视的态度就可以理解了。每个人都有一个过程。
4.楼主可能是个小姑娘,很可爱,提出的论点也很好。搂主的本意是好的,发烧要理智。大学期间,我初听高档器材,为之惊诧,毕业几近十年,去年终于买了一些器材,圆圆大学时的渴望,不过,一不小心,花的钱超了十倍,所幸我有一原则,从不超过收入的5%。
5.对于不同意见,要汲取精华方显成熟,感谢善意的提醒,去除和理解狭隘的偏见,无须纷争,相信是大多数烧友的态度。用楼主的一句话,我认为不错:
“音乐和音响是两个有交界的范畴,至于音乐理解能力,每个人都有,也没有去区分高低的必要,任何人都可以欣赏音乐,不必去划分什么玩音乐玩音响的。
TOP
234#

如果没有录音,就不存重播,就不需要音响设备,就不会有音响发烧友。
追究下去,爱迪生是罪人;
参与录音的音乐人士更是罪无可恕!
TOP
235#

3L-AUDIO 在 2005-8-19 2:23:40 发表的内容
kelvinwu 在 2005-8-19 1:51:21 发表的内容
按EASSON叔叔的理论,大师们只要用练习琴来演出和录音了。

按那边的观点,录音是多余的。


他们只听琴音便满足得很了,录音?多余啦!
TOP
236#

KLWX 在 2005-8-18 13:47:43 发表的内容
到小提琴论坛上转了一圈,看到回复,有几点感想:
1.168很多DX都不说话,估计见得多了。相信坛子上很多人都是各自行业的翘楚,早已很理性了。
2.小提琴坛子很多回复很理性,诸如音响是一种异化的范畴等等,不乏见识不错的。
3.但回复中确实有轻视音响发烧友的意思,也有这样直接的回复,这样不好。不过看小提琴论坛,估计很多也都是学生或初学者,在他们这样的年纪能讨论这样的话题,本身就很好(不好意思,我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所以有些蔑视的态度就可以理解了。每个人都有一个过程。
4.楼主可能是个小姑娘,很可爱,提出的论点也很好。搂主的本意是好的,发烧要理智。大学期间,我初听高档器材,为之惊诧,毕业几近十年,去年终于买了一些器材,圆圆大学时的渴望,不过,一不小心,花的钱超了十倍,所幸我有一原则,从不超过收入的5%。
5.对于不同意见,要汲取精华方显成熟,感谢善意的提醒,去除和理解狭隘的偏见,无须纷争,相信是大多数烧友的态度。用楼主的一句话,我认为不错:
“音乐和音响是两个有交界的范畴,至于音乐理解能力,每个人都有,也没有去区分高低的必要,任何人都可以欣赏音乐,不必去划分什么玩音乐玩音响的。


说得好!严重同意!
TOP
237#

有点意思,继续啊
TOP
238#

按EASSON叔叔的理论,大师们只要用练习琴来演出和录音了。
TOP
23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40#

petershao 在 2005-8-18 16:14:36 发表的内容
jamespan58 在 2005-8-16 0:57:54 发表的内容
是啊,世上多少人在做没有结果的没有意义的事啊。

天上下雪不下雨
下的雪来变成雨
变成雨来多麻烦
不如当初就下雨


好像还有学生对的下一段?

老师吃饭不吃屎
吃的饭来变成屎
变成屎来多麻烦
不如当初就吃屎


就知道有人会对出的,哈!
是啊,有啥争头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