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地铁-细节决定成败 (中国设计VS德国设计)(转) [复制链接]

查看: 18366|回复: 92
1#
现代商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了。大笔的金钱投入下
  去, 往往只为了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就可能将这些利润完全吞噬掉。
  
  上海的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
  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
  了。
  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似乎至今仍未实现收支平衡。现将我所知
  的二号线忽略的细节罗列于下,给大家一个参考。
  
  1。三级台阶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
  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
  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与之相较地铁二号线曾发生过雨天被淹的惨剧。
  
  2。转弯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而二号线显
  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一个转弯大大减少了地铁站台和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
  减轻了空调的压力,使得一号线的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3。地面装饰线
  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在
  里面铺设同一色彩地砖。这样的装饰,给予乘客心理上暗示,从而使所有的人都
  会下意识地站在地砖所在的范围内,和地铁保持了大约50厘米的距离,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使得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提醒乘客。
  
  4。站台宽度
  一号线的站台比较宽,上下车比较方便,而二号线的站台比较窄,尤其其一
  二层之间的楼梯比较窄。在高峰时间,显得非常拥挤。
  较窄的站台,也使乘客无法看清楚对面的本站站牌,容易坐过站。这使得二
  号线重新装饰了所有的柱子,使每一个站台的柱子都不相同,以方便乘客辨
  认。 但同时二号线也丧失了在柱子上做广告的收入。
  
  5。小缺口
  地铁一号线在设计的时候留有站台门,地铁到达的时候,地铁门和站台门会
  对准,同时打开。没有地铁的时候站台门关闭。这进一步保存了站台的热量,
  节省电费。同时也保证了旅客的安全,使得旅客根本不可能跳下站台。
  然而在实际运营的时候,并没有安装站台门,但仍然可以在站台上看到门的
  导轨,导轨在每一个正对门的地方都留有一个缺口。
  
  6。其他
  地铁一号线每一个站台的楼梯、柱子的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大大减少
  了设计时候的绘图费用。从德国进口的车子的照明程度的到了精确的测量,当车
  厢壁上没有悬挂任何东西的时候,其亮度是相当舒适的。而目前由于大量张贴了广告,使得 车厢内的照明偏暗。
  
  小小一个地铁就又如此多的细节需要掌握,那么学习和引入一种制度呢?
  又有多少细节需要掌握,又有多少人真正努力去研究和思考这些细节呢?
分享 转发
TOP
2#

      检讨所做的,比较所缺的,做多点实事,少搞点政

治,对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大陆而言并无一

点坏处!
TOP
3#

模似派 在 2003-7-2 22:59:41 发表的内容
我没文化,更不懂建筑学.但国人的设计也太过.......!
广州的公交车确是越来越毫华.大家留意否?一个小小的设计问题!绝大多数的废气排出管是向着人行道的.可能是国内的工程师有意识的吧!国外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设计的.

公交车不但把废气排在人行道,而且是向下排的!如果沙尘多的地方,还不尘土飞扬。美国的大卡车是向上排气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学一学呢。一些细微的东西最能体现差距!
TOP
4#

Wesley_H 在 2003-7-3 1:38:21 发表的内容
这个话题已经被大家引申的过远,我再来做个解释: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篇被转贴的文章,我根本没有在意,因为很显然,这只是一个无聊的人根据一些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简单的噫想炮制出的一篇极其不负责任的文章,但我没想到的是,居然这么多人相信且愈说愈烈,痛心之余发出呐喊,言词可能过于激烈,但只是攻击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无攻击各位网友之意。
大家也都说到德国佬做事认真严谨,也号召向他们学习,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稍微认真一点,查查文章的出处以及真实的情况呢?如果没有我的跟贴大家是不是要一直这么以讹传讹下去呢?这篇文章就是彻头彻尾的虚假与愚昧,不容置疑!对我们不了解的事就应该了解了再说,所以我一直强调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否则助纣为孽危害他人。

再者,大家列举了很多国外优秀的地方,诚然,我们现在确实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但有句广告词说得好“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过他们,为什么大家不能给民族产品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呢?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但我痛恨的是,很多时候本土产品的一些缺点就被无限制的放大,而老外的缺点就视而不见甚至被看做优点,这难道不是盲目崇洋的心理在作祟吗?

杨振宁教授说过一段话,每次回国都会碰到很多人跟他说国内怎么怎么的不好,他就说西方有西方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做横向的比较也得做纵向的比较,中国几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有哪个国家能做的到?我很赞成,落后不需要自卑,先进不值得骄傲,这才是我们民族需要的那种心态!

对于地铁设计之类,我只当读者,不敢乱发言。
可是老乡,您骂人就没有学者风度了哟。
楼主帖子也许有些值得商榷,但后面的有些观点何尝不是“歪打正着”呢?敢于正视国内的丑陋,的确需要包括您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勇气。
TOP
5#

我在地铁里干了7年了,天天在里面,怎么没发现楼主说的情况?我到觉得2号线的通风设备比1号线的好多了。当然我承认德国老的技术是有两下子的。
TOP
6#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特意留意了一号线和二号线,基本上没有发现楼主所说的现象,相反二号线感觉更舒服更宽敞一些。楼主说得小缺口,一号线是没有的,出口台阶二号线也有。就不一一列举了,楼主所说的是不是只有个别站台的个别现象。
TOP
7#

久居国外的中国人看中国的确不同,不是有智子疑邻吗?不过作为中国的建设者,不应该因为有人因自己而自豪,就失去检讨自己的勇气。

自己做得完善不完善是一回事,别人利用自己的不完善攻击自己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有人攻击自己就否认自己的不足,那不叫有志气,那叫逆反心理,刚生下来的婴儿都有的一种心理。

日三省乎己,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TOP
8#

國內的公家人員能做到像麥當勞肯得雞的服務度嗎?

國外可以.

國人為什麼要忍受這種官僚的服務態度?

為什麼這些官僚每次都要人拍桌子 叫領導出來罵之後

才肯好好的辦事.
TOP
9#

我没文化,更不懂建筑学.但国人的设计也太过.......!
广州的公交车确是越来越毫华.大家留意否?一个小小的设计问题!绝大多数的废气排出管是向着人行道的.可能是国内的工程师有意识的吧!国外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设计的.
TOP
10#

[/quote]这是因为有很多人有崇洋的媚骨,没看见对国人态度恶劣,一旦来个老外甚至香港台湾的立马热情有加,十足的恶心!

你不要越扯越远了,你不是极力支持德国人设计的一号线好过中国人设计的二号线吗?继续说啊,再继续说说好在哪里啊。[/quote]

請您仔仔細細的看完文章

我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號線比二號線好這回事

我是從工程的角度去探討國內與國外的差異

您在JD-BBS 上的發言 已經很明顯的表達了您的態度了

http://www.jd-bbs.com/showthread.php?s=&threadid=126495&perpage=15&pagenumber=2

您到底是來論理的還是來尋事的?

您到底有沒有坐國國外的地鐵?

還是跟本沒踏出過國門?

您到底對地鐵工程懂還是不懂?

您到底有沒有真正參與過地鐵工程?

您參與的又是那一塊?

您的專業又是什麼?

您能否提出有力的論點來支持您的立場?

您對於國內外工程的精度要求是否了解?

您可以說說國內工程環境和國外的差異嗎?

如果 以上您都欠奉的話

那很抱歉  我們完全是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的人

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述子不足以謀.

言盡於此.
最后编辑bruceho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