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arm your heart: 数字转盘(享声D300REF)控温校声的尝试(继续... [复制链接]

1#
又一次无心插柳,发现影响数播音质的“新”因素——数字转盘的温度。所以决定给数字转盘(享声D300REF)使用独创的控温校声方法,外置电热杯垫升温到40~45度,观察温度与声音的关系,尝试探索数播好声的秘密。
折腾尚在进行之中,稍后陆续直播。
后续还会继续摸索,但本帖完结,不再更新。
最新进展:给前级一并加热处理,全部前端小功耗器材都送温暖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11 14:19:0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9/9/29 21:13:54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

缘起:今年9月幸运地抽中了FEVER老师的TOP GUN发烧USB线,对数播的声底有超预期的改变和颠覆性的改善,并弥补了系统的短板,让人不仅是满意,更是惊喜、惊诧!有两个感受——数播竟然可以这样好听!数播本来就该这样好听!
与此同时,心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对于数播,我们究竟了解多少?什么因素会影响数播的声音表现?已知的有哪些?未知的又有哪些?对厂家而言,数播应该如何做?对用家而言,数播应该如何玩?
困惑很多,由于自己只是用户,而并非专业人士,不具备解决这些困惑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不会自不量力地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待诸贤者。不过,从多年使用数播积累的经验,有两点个人看法是比较确定的:
1、数播之忧,不在转盘、解码;而在转盘之前;
2、在使用FEVER老师的TOP GUN发烧USB线,难道我听的都是假数播?!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

9月10日拿到FEVER老师的TOP GUN发烧USB线之后,接在打磨过的欧博X1和享声D300REF之间,24小时连续煲线,边煲边听,迄今已经超过400小时,声音渐入佳境,同时基本稳定,从新酒变成陈酿(5年?)。这个过程FEVER老师和其他用家都有过说明,不是本帖重点,略过不表。
中间第7天和第15天,因担忧转盘和硬盘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产生某些问题(应该是杞人忧天),所以曾分别关机2个小时左右。27日,因为煲线已经超过400小时,应该已经熟透了,所以决定不再煲线,晚上听完就关机了。
28日开机开始欣赏音乐,发现声音表现有比较明显的下降——高频部分有点发木,原来的油润感少了;空气感也弱了一些,鲜活感也弱了一些。心里非常困惑——不应该啊,这条线声音在200个小时以后就基本稳定了,怎么会有这种变化?有点郁闷,继续听,两个小时以后,声音渐渐好了起来,但是真心没有前几天听的那种几乎是完美的效果!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

百思不得其解,整套系统什么都没有动过,怎么会这样呢?后来,更换唱片时拿着遥控器走到器材架前操作(近视眼+老光眼),顺便摸了一下器材的温度:后级钟神JA100(甲类,功耗200瓦)大约35度,较热,正常;前级田雨TA801(甲类,功耗32瓦)大约30度,温热,正常;解码器泉2大约42度(关屏,功耗18瓦,但外置电热杯垫加热),很热,正常;转盘享声D300REF(关闭显示屏,功耗18瓦),20度左右,冷。
??????
恍然大悟!问题就出在转盘的温度上!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

回忆起前段时间煲线时,24小时不关机,享声D300REF表面温度是温热的,大概30度左右。而现在,开机时温度与室温差不多,晚上大概18度左右,使用两小时,温度略微上升到20度。数字转盘工作温度不同,声音就不同!原来如此啊!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6#

今年3~4月,针对泉2解码器对温度敏感的特点,我经过摸索之后, 找到了用外置电热杯垫加热的温控校声方法,有效克服了泉2这类R2R解码器需长时间煲机甚至不关机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人工升温到45度左右(多数时间是42~44度),获得了独家的“高温热泉”,声音比正常使用条件下的30来度的“温泉”好出一大截,按照我的体会:泉2L1定价11K:
15度以下冷泉:值8K
15~30度的凉泉:值3K
30~40度的温泉:值11K
45度高温热泉:值20K。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7#

想起2014年在享声群中,林总曾经公布过一组用仪器实测的数据,享声D100pro在不同温度下晶振的精度、失真、相噪等指标,大概就是开机N小时后,随着温度升高,指标显著改善。说明数字转盘也会受温度条件的影响——理论上应该有最佳工作温度,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可是怎么就没有在使用中注意呢?糊涂啊!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8#

这段时间天气已经入秋,温度一般在18~25度之间,从我的经验看,正好是温度变化对声音影响最大、最复杂的值域。这里面有点名堂,事情也不复杂,可以搞一搞试试看。

于是,开始验证这个假设。先关机,等享声D300RER冷却到室温,再开机,果然声音表现下降;工作两小时之后,温度上升到微温,声音明显好不少;然后不关机,继续煲线,次日,享声D300RER表面温热,大约30度,再听,呵呵!yesterday once more,TOP GUN发烧USB线的魅力再度重现!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9#

发现与实验——有了当初泉2解码器控温校声的经验,熟门熟路的方案就出来了:依然用两只50瓦、功率连续可调的电热杯垫(给泉2用的那种),给享声D300RER外置加热升温,争取找到最佳工作温度,也探索一种数播的新玩法。

二话不说,今天当即在某宝下单买2只电热杯垫(89元一只),等待到货之后再进行尝试。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09-29 14:24:59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0#

十分佩服 水手兄的探索精神!
曾经听fever老师提及过,他N年前使用过的某牌子胆前级是从来不关机的,因为断电后起码要连续开机一头半个月才能回复最佳状态!另外好像说到某款 诗醉 前级,就是关机了,胆的灯丝也是通电亮着的!
胆机为求好声都如此设计,那么石机呢?是否应该长开??
我使用的从头到尾都是有胆的机器,为了“节约用胆”,一般都舍不得长开。所以每逢一两天不能开机的情况(譬如星期五到星期一都不开机),接下来必定要开好几个小时才有一定的状态!不一定是温度的问题。
最后编辑食古轩主 最后编辑于 2019-09-29 14:34:58
TOP GUN Audio  fans !
TOP
11#

有意思,有价值的“温补”发现与探索!
TOP
12#

Hifi 界的重大研究成果!
淘宝小店 :
门耳朵 DSD  数码播放器
https://shop236654229.taobao.com
TOP
13#

十分佩服 水手兄的探索精神!
曾经听fever老师提及过,他N年前使用过的某牌子胆前级是从来不关机的,因为断电后起码要连续开机一头半个月才能回复最佳状态!另外好像说到某款 诗醉 前级,就是关机了,胆的灯丝也是通电亮着的!
胆机为求好声都如此设计,那么石机呢?是否应该长开??
我使用的从头到尾都是有胆的机器,为了“节约用胆”,一般都舍不得长开。所以每逢一两天不能开机的情况(譬如星期五到星期
食古轩主 发表于 2019/9/29 14:25:18                                 食古兄,當年我用的是英國 Mattisse Reference 第一代胆前级,關了機還是煲着燈絲,因此下次開機很快便會進入最佳狀態。在此之前,我用的是美国名牌 Spectral DMC 10 DELTA 2 石前级,那時我一年365天都不關機,因為一旦關了機,重開便要最少一個月才會回復最佳狀態啊!
微信号 : 13682316310
TOP
14#

同意,通常情况下,工作时,温热的器材,比不怎么变热的器材要好声。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5#

所以,器材是否温热也是我测评项之一。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6#

同意,通常情况下,工作时,温热的器材,比不怎么变热的器材要好声。
eric 发表于 2019/9/29 21:03:56
非常同意E版的見解,尤其是纯A類的石機後级,一般来说一摸便知它是否好聲,如果只是微熱便好聲極都有限,如果一摸覺得很熱便是好聲的保证,如果一摸不夠三秒便缩手,此機一定绝非凡品!
微信号 : 13682316310
TOP
17#

器材本身发热,和用外力加热让它变热是两回事吧
TOP
18#

没想到惊动FEVER老师、E版和食古轩主等高手关注,幸甚幸甚!

温度对声音的影响,是大家都熟知的现象;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有规律、有标准、有数据、可验证、可重复、可操作的校声方法。且传统器材都是注重散热降温,以保证器材稳定与安全;采用主动加热升温的校声方法,似乎迄今还没有(大概只有恒温晶振和下一代的机械硬盘打算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提高读写性能,庶几近之)。
阴差阳错,今年春季和秋季,我先后在泉2解码器、享声D300REF发现了温度对音质的显著影响,尝试采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外置电热装置加热方法,争取找到发烧的新玩法:控温校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9#

FEVER老师和食古轩主兄所说的不关机保持随时好声的做法,是一些老烧推崇的方法。但我认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并非最好的方法,代价很大。
1、24小时不关机,严重影响器材使用寿命。365天x24小时/天=每年开机8760小时,一般器材或主要部件寿命就是3~5万小时,这样的做法3~5年器材就要报废了。
2、安全隐患。器材开机而人不在家,万一出点问题,器材损失事小,安全问题事大。
3、不符合绿色低碳原则。虽则电费对于发烧友而言,基本不予考虑;但对于社会而言,有悖于绿色环保理念。
4、最重要的是,许多功耗较低的器材、在室温条件下,即使24小时开机也未必能达到声音最佳的温度条件!

其中1和4,是我认为有必要探索控温校声方法的原因。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0#

非常同意E版的見解,尤其是纯A類的石機後级,一般来说一摸便知它是否好聲,如果只是微熱便好聲極都有限,如果一摸覺得很熱便是好聲的保证,如果一摸不夠三秒便缩手,此機一定绝非凡品!
fever 发表于 2019/9/29 22:33:53
赞同E版和FEVER老师的观点。通过体感测温,可以大致了解器材的温度及对应的声音表现,90年代我热衷于摩机时,专门学习过手感测温的关键温度,大致是:

手感测温的经验标准——几个关键温度

37度:正常人体体温

40度:高烧病人的额头

50度:比较烫手,手摸时间可坚持1分钟,且20秒左右会出汗

55度:非常烫手,手摸时间可坚持10~12


不过,这种方法误差有点大,一则是各人的经验不同,二则是环境温度(例如35度和5度环境)会干扰人对温度的感觉。

所以,还是用仪表测温更为可靠,可以重复、可以检验。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你无法管理不能量化的东西。

所以,在实验、探索阶段,还是采用数字万用表的测温档监测温度更科学。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