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arm your heart: 数字转盘(享声D300REF)控温校声的尝试(继续... [复制链接]

21#

昨天下午和晚上,花了6个小时左右,折腾了两个循环,再度验证温度对数字转盘的音质有影响。

新买的电热杯垫要10月2日到货,所以先谈一下对于温控校声法的一些思考。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2#

温控校声原理概述
温度对声音的影响,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得到体会验证,而且从原理上进行推导证明,具有科学的依据,并且可以重复检验、证实或证伪。
大致来说,硅材料及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金属导体等音响器材中的元器件,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使工作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声音。
初步思考,温控校声原理有以下几点:
1、温度对各类电子器件工作参数的影响是确定的,影响有大有小,对音质也有好有坏,效果是优化还是劣化不确定,需要具体分析;
2、定性分析容易,定量分析难,只有采用神农尝百草的做法,通过试验找出规律;
3、理论上不同器材可能存在温度的最佳工作点(或最佳温度区间),但要确定这个最佳温度比较困难;同时考虑到元器件寿命、安全性等因素,需要综合权衡;
4、所以,不必过分追求最优解,按现代决策理论,追求满意解即可;
5、由于温度对不同器件的影响特性不一致,可能出现温度上升则A器件优化、但B器件劣化的情况,反之亦然;所以需要综合考虑,选择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温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

温度影响音响器材中各类元器件的科学依据
1、温度对几乎所有有源器件都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硅材料的温度特性,各种基于硅材料制作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结型和MOSFET)、集成电路模块(模拟和数字)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例如,硅PN结在恒流条件下,温度上升1度,管压降降低2mv,这意味着内阻减小,同时反向饱和电流增大;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如果温度上升,则放大倍数β增大、特性曲线左移;场效应管也会受温度的影响。因此,集成电路模块(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也会因此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
2、温度对阻容元件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电阻的阻值和噪声和产生影响;同样,电容特别是电解电容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3、温度对金属导体的影响
所有金属导体都会受温度影响,这是常识了。于是,温度对下列组件会产生影响:
1)印刷电路板的铜箔
2)元器件的引脚
3)焊点
4)机内导线
5)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电感等)的铜线、铁芯等
6)输入输出端子(包括音频、数字、电源等)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

这样一分析,音响器材内的大多数元器件,都会受温度因素的影响,不受影响的微乎其微——只不过影响有大有小、有利有弊,可能同向叠加加强、也可能反向叠加抵消,导致最终表现有的比较敏感、有的不太明显。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

强调一下,温度对数播中最常用的机械硬盘影响很大,特别是温度过高引起音质劣化甚至无法正常读取信号,需要散热降温处理而非加热升温,与本帖主题无关,暂且不表。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

此外,温度对音箱的扬声器也有明显影响,如喇叭振膜的机械性能、盆边折环(尤其是橡皮边喇叭)、定心支片的弹性系数等,都会随温度改变。有些类型的喇叭,冬天的时候声音表现与其他季节有明显的差异,大概就是因为温度低的缘故。这方面的因素与本帖(外置加热升温的控温校声方法)关系不大,不予讨论。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7#

继续更新,先说结论:泉2最佳温度区间40~45度;最佳温度点45度。
30~40度状态已经不错了,如果24小时不关机,只依靠机器内热就能达到这种温度,这是泉2通常使用时能获得的好声效果。
40~45度的温度,会让整体表现出现很大的改善;
超过45度,温度再提高则声音没有进一步提升,48度以上声音反而会变劣。而且器材表面比较烫手,有点让人担心器材寿命,很不可取!
综合来看,泉2工作温度控制在40~45度之间为宜,夏天可取下限,冬天可取上限。
A器材架.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3:52:49 上传)

A器材架.jpg

A电热杯垫与鬼脚七.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3:52:49 上传)

A电热杯垫与鬼脚七.jpg

A泉2.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3:52:49 上传)

A泉2.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01 13:52:49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

加热装置采用的是DSO电热杯垫,镍合金丝加热,功率50瓦且连续可调,做工不错,质量可靠。底部直径14厘米,顶部直径13.5厘米,高3.5厘米。
因为属于茶具而非HIFI道具,所以价格便宜,89元一只。
4月份买了两只给泉2使用,效果良好;这次又买了两只给享声D300REF使用。
电热杯垫正面.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4:03:33 上传)

电热杯垫正面.jpg

电热杯垫底面.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4:03:33 上传)

电热杯垫底面.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

控温校声(外置加热升温)的操作要点
一、目标
快速升温到最佳工作温度(40~45度)并保持相对稳定
要点是在四季环境温度下(-10~40度)都能快速升温并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快速的含义是半个小时左右或更短。
夏季室温高,升温较容易,甚至不需要外置加热升温;冬季室温可能低至-10~10度,升温和维持高温较为困难;夏秋则介于二者之间。


二、工具
电热杯垫(功率连续可调),价廉物美、简单可靠
1、功率选择50瓦连续可调类型,每台机器用2只合计100瓦,可实现快速升温。
20瓦及以下的功率太小,升温很慢,春秋季节就已经不够用了,冬季估计更难;数百瓦功率的升温更快,但如果没有自动恒温的设计,人工操作稍有不慎,忘记及时调低功率,有可能长时间大功率加热导致温度过高、酿成悲剧。

2、电热杯垫最好单独接入市电,避免接入音响电源系统产生干扰。
原本担心可调功率是采用可控硅调节,或许有电磁辐射干扰,经过半年实际使用,在于音响器材电源系统隔离的条件下,未发现该电热杯垫对器材产生电磁辐射干扰,大可放心。

三、安装
3、电热杯垫置于器材底部,与机身直接接触,直接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给器材,器材机身温度上升后在器材内部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方式为器材内部器件升温。

四、使用
4、开机选择满功率运行,通常20~30分钟升温到最佳温度(40~45度 ),再手工调低功率,维持该温度(功率大小需要根据环境温度而定,需逐步摸索出经验)

5、 器材不用时关机,使用时再开机。有了外置加热的装置,一般20~30分钟即可进入最佳温度状态。
6、电热杯垫可选择平时关机、开机后全功率运行,20~30分钟可升温到最佳温度状态,然后调小功率维持温度稳定。也可以平时常开,保持小功率运行,使器材表面温度维持在35~40度,听音时打开器材同时将功率调节到最大,5~10分钟可升温到最佳状态,然后调小功率维持温度稳定。
显然后一种方案更佳!

五、建议
7、有动手能力的可以自己尝试给电热杯垫加装自动恒温控制电路,个人曾经有这个想法,后来感觉有点复杂,放弃了。采用手工操作,虽然麻烦点,但也可以增加点玩音响的仪式感。

8、有兴趣的商家或发烧友可根据此思路开发HIFI专用的可调恒温电热煲机热机道具,算是HIFI市场的一片蓝海。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01 15:27:01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

加热条件的比较:泉2与享声D300REF
泉2的内部与外部工艺堪称完美,底板与固定螺丝都在同一平面,底部异常平整,与电热杯垫可保持良好的接触;并且为全密封结构,内部热量不会因为空气对流而损失。采用外置加热方法的条件十分理想。
享声D300REF就有点小问题了,底板上的固定螺丝高出面板1毫米左右,需要动脑筋才能形成电热杯垫与底板保持良好的面接触;还有底部有两组散热孔,会导致空气对流损失内部的热量。这在以后从操作中需要注意克服。
泉2底部A.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5:02:50 上传)

泉2底部A.jpg

A享声D300底部.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5:02:50 上传)

A享声D300底部.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01 15:02:50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

享声D300REF温度监测的数据
这两天用数字万用表监测享声D300REF的工作温度(图片借用以前给泉2监测的,偷懒,没有另外拍照),环境温度20度左右。
1、全套系统开机之后温度上升缓慢,两小时上升到28度。
2、系统关机、只开转盘与硬盘盒,24小时煲机,D300REF表面温度也只能达到28度,维持稳定、难以再上升(关屏功耗仅18瓦,发热量小;底部散热孔又损失热量)。
3、转盘与硬盘盒,24小时煲机,系统开机后聆听,由于全套系统功耗在500~540瓦之间(随市电电压波动),发热很大,造成听音室温度较其他房间高3~5度,相应地D300REF在1小时之后上升到30度,2小时之后上升到32度,并达到热平衡。
4、温度上升过程中,系统声音比较明显地随转盘温度上升而改善,确实温度越高越好听。
5、由于没有外置加热,转盘的温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即使系统听音5小时之后,也仅能维持32度。
6、此过程中,泉2快速升温到45度并保持稳定。

据此猜测,享声D300REF最佳声音范围可能是36~42度,待验证。
用数字万用表适时监控泉2温度.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5:20:23 上传)

用数字万用表适时监控泉2温度.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01 15:20:23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

继续更新
下午从3点多到现在继续测温试听。
网络规矩是有图有真相,无图说XX,所以不偷懒,拍了一组渣图。
1、开机前室温与器材表面温度均为22度。
2、泉2开机(功耗18W)、同时两只电热杯垫功率全开2X50W,半小时升温到45度。
3、享声D300REF(功耗18W)开机2小时之后温度上升到31度,无法再升高。
A测温图.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8:33:00 上传)

A测温图.jpg

A测温图2.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8:33:00 上传)

A测温图2.jpg

A泉2开机加热半小时温度.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8:33:00 上传)

A泉2开机加热半小时温度.jpg

A享声转盘开机2小时温度.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8:33:00 上传)

A享声转盘开机2小时温度.jpg

A开机前器材温度(室温).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8:33:00 上传)

A开机前器材温度(室温).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3#

定量分析:温度对元器件工作状态的影响巨大,超出以前的想象!

前面提到,二极管(PN结)的温度特性是,正向导通、恒流负载前提下,温度上升1度,管压降减少2mv。
这个数据说明温度的影响似乎很小,其实不然,这个影响巨大、大到不容忽视的地步!
设想一下,温度从20度上升到45度,PN结管压降减少50mv;
温度从10度上升到45度,PN结管压降减少70mv;
温度从0度上升到45度,PN结管压降减少90mv.
而硅PN结的导通管压降一般为700mv,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7%、10%、13%!
这个变化确实大得超出想象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4#

查资料,部分二极管如1N4148的温度特性,温度升高1度,管压降减少3mv,如果5只串联则达到15mv,足以让LM358之类的集成电路工作状态达到反转!(百度找到的资料)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5#

场效应管的温度特性没有去仔细查(负温度系数特性),姑且假设与PN结相当。
由此,三极管、场效应管以及集成电路(内部也就是由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及电阻电容构成)对温度的敏感性,应该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这也与实际听感一致。

这可能就是温控校声的理论依据——至少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6#

插一组照片,预告一个重要课题:功率因数补偿校声法
所用隔离变压器上有一个数字电平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交流电频率等一应俱全,非常直观,精度也很高。
其中,功率因数是影响声音的重要因数,国内外似乎还没有厂家和发烧友注意到这个问题,各种电源处理方法都没有功率因数补偿这种手段(电力公司除外),算是沧海遗珠。
94~97年我做过功率因数补偿改善音质的尝试,很有效。不过当时条件有限,只能手动补偿、凭经验估算补偿电容数值,精度不够。
明年或后年,准备抽时间专门探索功率因数补偿方法在HIFI中的应用,目标是自动补偿、动态补偿、精确补偿,争取把功率因数控制在0.88~0.95之间。
这只是个剧透,20多年前原理、方法和技术方案都有了,等有空闲、有心情时再折腾一把。
A隔离变压器动态工作参数.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9:17:27 上传)

A隔离变压器动态工作参数.jpg

A隔离变压器显示屏2.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9:17:27 上传)

A隔离变压器显示屏2.jpg

A功率因数1.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9:17:27 上传)

A功率因数1.jpg

A功率因数2.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1 19:17:27 上传)

A功率因数2.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7#

可以用电热毯么
TOP
38#

可以用电热毯么
hejin 发表于 2019/10/2 1:03:00

不可以!至少是不好。
改编一下小学语文课文《小马过河》:
小马想过河,不知道河水深浅,能否趟过去。问老牛,答曰很浅,刚没到小腿;问松鼠,答曰很深,会淹死,昨天还有个松鼠掉河里淹死了。
小马很困惑,想回家问妈妈。
此时,一路人经过,告诉小马:由此向上游2里,拐一个弯,那里有座桥——我刚从那里过来。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02 10:10:33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9#

大假期间物流不顺畅,经电话催送,中午1点半才取到电热杯垫。
本以为熟门熟路,安装应该很容易,没想到遇到些新情况,造成麻烦。费了点周折,花了半个小时终于把享声D300REF的双电热杯垫安装好了。
快速升温到43度,正在试听中。
两点初步感受:
1、控温校声方法确实有效,能使器材保持在较为理想的工作温度,充分挖掘出器材的潜力;
2、控温校声方法在享声D300REF上的改善属于量的改善,初步印象是大概有20%左右(待反复试听后再做结论);跟在泉2上那种质的飞跃不同,改善要小一个等级。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0#

关于电热杯垫的细节:
以前观察不够仔细,这次仔细看了,这个电热杯垫有几个细节需要关注:
1、正面板并非平面,中间的钢化玻璃是平面,但最外侧的金色金属框要凸出1毫米左右,所以无法与器材表面保持面接触。
2、底部有4个小脚钉,大概是橡胶+毡垫。
3、开关上的位置指示点安装位置不一样,需要注意。
A电热杯垫1.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4 15:11:24 上传)

A电热杯垫1.jpg

A杯垫正面(外圈金色金属框凸起1毫米).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4 15:11:24 上传)

A杯垫正面(外圈金色金属框凸起1毫米).jpg

A杯垫背面.jpg (, 下载次数:0)

(2019/10/4 15:11:24 上传)

A杯垫背面.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10-04 15:11:24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