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 1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粗茶,老胆,旧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926404|回复: 1308
1151#

美帝的几款黑铁管也各有特色,另文再表。等待
qa666666 发表于 2024/3/6 15:42:26

安排。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2#

美帝6SQ7本来讲过后就忘记了,直接进箱子封存了。
看到q兄回复才记起这事,昨天重新拿出来,完成这个试听对比。




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牌出来:RCA、喜万年、肯拉德。
同时加入一款苏联金属封装的同型管(苏联型号为6Г2 )作参照。
苏联6Г2于本帖早前内容中写过详细聆听、评测报告,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翻阅。





分别上机开声先煲练一段时间,将声音打开。
冲一泡凤凰单枞。边听边煲。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3#

美帝6SQ7本来讲过后就忘记了,直接进箱子封存了。
看到q兄回复才记起这事,昨天重新拿出来,完成这个试听对比。




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牌出来:RCA、喜万年、肯拉德。
同时加入一款苏联金属封装的同型管(苏联型号为6Г2 )作参照。
苏联6Г2于本帖早前内容中写过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3/8 11:25:20

煲练一段时间,基本入状态了。开测。
唱片随手选了古典、流行各一两张。古典乐随手拿的两张最近在听的钢琴三重奏,及两部现代乐派小协、钢协。





钢琴三重奏是THOROFON公司于80年代录制的两部舒曼的作品,演奏者为柏林三重奏。以前乐海拾贝找到的一张满银圈CD。

THOROFON的唱片市面上比较少见,其实它是德国的一家老牌古典录音厂牌,不过主要专注于室内乐录音。
据我接触过的有限印象,似乎尤其喜欢录制钢琴重奏之类的作品。比如也布鲁赫同**的一位在对位技法和管风琴演奏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德国作曲家莱因贝格(Josef Rheinberger ),THOROFON就录制过好几部他留下的钢琴三重奏及五重奏。

THOROFON的录音节奏鲜明、音色通透,乐器的真实度、质感很好。作品的线条感、平衡度都非常好,整个乐感鲜活而细腻。这张唱片也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室内乐唱片之一。



哈恰图良的钢协+德国作曲家GERHARD ROSENFELD的小协(这个作曲家不了解,奔哈恰图良钢协去的),EDEL唱片公司录音,也是多年以前专程找到的一张头版CD。
两部作品都是现代乐派,这类作品,无论对演绎录音,还是对音响系统重播,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否则那些多调性、不协和音,出来的效果足够令人抓狂。。。

EDEL公司来头就更不简单了--前身是东德国营的德意志唱片公司(Deutsche Schallplatten)。德意志唱片公司的录音水平非常优秀,拥有超过两千部作品的录音。合作过的顶级乐团与艺术家多不胜数,绝大多数是顶级的演绎与录音。包括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感觉德国的交响乐团名字怎么都爱起得那么长?哈哈)、柏林交响乐团等等世界顶级名团合作家常便饭。

对了,刚才提到的柏林三重奏,也时常与EDEL公司合作录音。这样一讲,才发觉这次选的两张唱片之间,居然是有着一段机缘的。



流行乐选择了一张古筝与童丽对话II,有朋友提出听听这个类型。这专辑里面有一些歌曲的歌词以诗词改编,伴奏也以民乐器为主,演唱也比较下功夫。在这个类型的唱片里算是比较用心的。主要听里面的《月满西楼》。
之后某天也有朋友带了一张说是一个网红的口水歌唱片,想借此听听我的建议,好像叫阿梨粤?选了两三首单乐器伴唱歌曲。

本来讲的是胆管聆听对比,没想扯了一大堆唱片与录音公司,有点喧宾夺主了,哈哈!打住,入正题:
先来肯拉德:



先选肯拉德,是因为我手头这类金属密封的美帝管中,它的数量多些。

肯拉德的声音清晰、快速,力度、音场和细节都交待得不错。声底干净,整个声音比较精神,容易带动聆听者的情绪。
要说不足,就是总体声音表现是比较中性的,显得比较冷静,不会突出某个频段或追求某种音色。
对于一些习惯了英国声、追求浓郁“胆味”的朋友而言,这可能就是缺点了,可能会觉得有些直白。

说到肯拉德,它家另有一款带有JAN-CKR标志(军用)的,声音则有所区别,显得柔和一些,略有所谓的“胆味”一些。估计批次、材料或结构会有不同。上述对比的则是不带JAN-CKR标志的常规版本。
这种情况在胆管里其实比较常见--相同型号的管子即使相同厂牌,但不同材料、不同结构或批次的,声音往往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先到此。
RCA、喜万年等内容待续。


.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4#

先来一泡粗茶。润润喉,慢慢来。。。

草木灰盖碗,蜜兰香单丛:















这款蜜兰香单丛工艺稍重火一些,出来的汤色比较浓艳,口感也比较浓郁。
我平时还是十几年陈期的老生茶为主,较少喝单丛和铁观音这些比较重口味的茶。这次是因为安徽茶友帮帮忙找两款性价比较好的单丛尝试不同茶类,才顺手的也各留了一斤喝喝,当习茶标本吧。
另一款是雪片鸭屎香,清香型,两款不同香型让他互补对比着喝。这个后续再讲吧。

两款都挺耐泡的。轻松10来泡,下午冲到晚上: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5#


煲练一段时间,基本入状态了。开测。
唱片随手选了古典、流行各一两张。古典乐随手拿的两张最近在听的钢琴三重奏,及两部现代乐派小协、钢协。





先到此。
RCA、喜万年等内容待续。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3/12 11:17:35

继续。喜万年。




先提一嘴,,,有时国内对外国产品的译音时不时会有神来之笔--比如美帝的这个电子管牌子“SYLVANNIA”,被译成:"喜万年"。
不但极为喜感,且还颇具东方中华意韵。。。哈哈


这款6SQ7,相比之下,在这里明显的显得比较内敛。已经有了一点英国胆管的那种斯斯文文、不紧不慢了。
声音总体比较有弹性,音色柔和;力度、速度、细节和高频并不突出,声压也显得小了小半圈。但听感细腻、耐听,整体的乐感是不错的。是一款对各种音乐类型都比较友好的管子。如果你的胆机出来了“胆机石声”,或听音环境偏硬,那么使用这类管子,听感上估计能中和一下。

缺点么,就是对于那些喜欢真实、快速、激情型的朋友而言,会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广东话:“有D唔够喉”。


    

喜万年的管子,这类铁壳全密封的我不多。但它家常规玻璃封装的,手头备了不少,十来个型号共二三百只是有的。

使用之下,即使型号不同,它们的声音表现,也有共同之处。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6#




继续,RCA。
RCA生产的胆管是,同一型号中是版本、批次最多的厂商之一。即使这款冷门的6SQ7,也有好几个版本、批次。
这次选的是一对声音上配对较好的军用版本。



RCA是这次对比的三款胆管之中,敏感度最高的。这一类的胆管或器材,往往就是一把照妖镜。

最大的特点是中高频的细节、信息量明显更高。这就直接导致了那些网红、口水歌现出原形--朋友带来要求聆听的那张阿梨粤的翻唱歌曲,刻意突出的齿音、口舌音、咬字吐气,都变得很明显,与歌曲相比喧宾夺主也(朋友本身都明显听出并主动先讲出来了)。录音后进行的修音处理,也被更明显的显露出来了。整个人声,也有点夸张的向前压迫。

古筝与童丽对话II则还可以接受,虽然录音电平也有人为提高、乐器与人声有作了一定的激励处理,但并不过分,能适当讨好入门朋友的耳朵。毕竟与网红及那些所谓发烧歌手对比之下,童丽还算是音响发烧歌手里的一定唱功的,还是认认真真的针对歌曲本身去唱的。



这位碟主朋友还是很上进的,希望能点评下这位网红歌手的唱功。我当时原话回答是:网红就是网红,歌手就是歌手,不应该将两者混为一淡。你喜欢就好啦。
不死心,叫我在乐理唱功角度讲解一下,说想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有助于以后聆听评判及挑选唱片与音响器材。这就比较认真比较上进,就不适合再拂人家学习嘀热情了。就粗浅的讲了几句。

以《吴哥窟》为例。她的声音,只能停留在很窄的一段音域内。即使如此,唱到较微高音一点的区域时(比如喝到“反悔你诺言你专一”等几处副歌的高音时),声带仍然很紧张,高音区其实是紧绷至失真的(录音后也对这些地方进行了修音,但仍然听得出来);
而稍微低音时,中气又跟不上,喉咙那半口气用完就OVER了,胸腔、横隔膜的振动不懂得运用,整个声音比较勉强。比较常见K房或宿舍或浴室爱好者的唱法啦。

但是。注意,我有这个“但是”:
很多人包括不少烧友,是不需要去较真、不需要懂得什么唱功、什么乐理乐器的。只要听得开心、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加上同样的对着咪头唱,这位网红唱片唱得,也比不少K房宿舍浴室里的朋友好听的(录音前没修音时不清楚哈哈)。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吧。所以,如果你喜欢,你觉得好听,还是能买嘀。
当代著名文壕、诗人、音响音乐茶道及种类艺术鉴赏家哲学家fallingfouyou(又名夜玫瑰falling)曾经有一句名言:“深刻嘀快乐可以来自于潜心修行、厚积薄发,也可以来自于浅尝即止、不求甚解。”,所以啊,在自我欣赏的角度,只有是否适合自己,没有高低之分。




扯得有点远了。回到RCA。
这款管子听刚才那些流行乐、口水碟就有点浪费了(之前的喜万年倒是适合)。聆听古典乐及民族音乐时,比前面两款能出来相对更好的细节、真实度和平衡度。整个声音的线条、音色、活跃度,都比较中正,能令人联想到真实乐理及现场。

因此这三款美帝管子,我会更为喜欢RCA及肯拉德,其实是喜万年。
肯拉德其实与RCA接近,是同一类型,属于比较真实、平衡的。而喜万年是柔和的,略有美化的,也挺好的,听着舒适、耐听,对作品及搭配都比较友好。
看各人口味吧。我个人由于有乐理演奏及现场经历,相对更喜欢真实、平衡的声音。我设计制作调校的器材,也基本是这个声音趋向。

先到这里吧。请用茶。
一款2003年老熟茶: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7#

回复 1156楼fallingforyou的帖子

欣赏楼主朋友的帖子感觉很舒服,晚上听听音乐看看这个帖子也挺有收获的,关于聊茶的话题也是受益很多。
请问楼主朋友,RCA 6X5GT整流管是否可以给点参考意见,这个型号的管子目前我用作整流
TOP
1158#




继续,RCA。
RCA生产的胆管是,同一型号中是版本、批次最多的厂商之一。即使这款冷门的6SQ7,也有好几个版本、批次。
这次选的是一对声音上配对较好的军用版本。



RCA是这次对比的三款胆管之中,敏感度最高的。这一类的胆管或器材,往往就是一把照妖镜。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3/19 11:30:12

之前提到RCA生产的胆管是,同一型号中是版本、批次最多的厂商之一。多批次多版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同批次的结构、材料往往不同,导致实际声音表现也各不相同。以我几年前一款6AV6为例,当时叫批发朋友筛选了3款他认为声音较好的RCA不同材料6AV6过来,逐一上机试听对比,结果每一款声音差别都比较大:





同一款6AV6,就有方环黑滑屏、方环灰滑屏、圆环黑滑屏三款。
这还是筛选过后声音较好的才寄来的。
实际上还分别有方环/圆环砂屏/霉屏/侧环/顶环等好几款声音一般没寄来的。










经过详细煲练、聆听对比,只有方环黑滑屏声音较为中性、平衡一些,相对更为接近真实乐理及现场。
另两款一款过于突出音响性,速度快力度足但显干薄;另一款中频还好,有一定厚暖度,但线条感清晰度一般。
这三款也基本代表音响圈三种常见的听音喜好。

由于有乐理乐器、现场演奏与录音类经历,我相对喜欢真实、平衡一些的风格,留下了方环黑滑屏使用。
另外一款,一款与朋友换了茶叶,另一款直接送人了。。。





上述情况在胆管行业里其实比较常见,手头试听过的百来几十款不同结构、材料的胆管,无论国内外品牌,声音表现多数都是有区别的。
同样的6AV6(6G2),我手头上海碟环与圆圈环声音就明显两个风格--前者比较软暖耐听,后者比较清晰真实。










同一厂商尚且如此,不同厂商,差别则可能更大。不过这也是玩胆的乐趣所在--所谓“换胆如换机”,虽然听起来觉得有点夸张,但有时换胆出来的差别,的确令人有这种感觉。

先扯到这,请用茶。
乡下一款老树大叶红茶: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59#


之前提到RCA生产的胆管是,同一型号中是版本、批次最多的厂商之一。多批次多版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同批次的结构、材料往往不同,导致实际声音表现也各不相同。以我几年前一款6AV6为例,当时叫批发朋友筛选了3款他认为声音较好的RCA不同材料6AV6过来,逐一上机试听对比,结果每一款声音差别都比较大:

同一厂商尚且如此,不同厂商,差别则可能更大。不过这也是玩胆的乐趣所在--所谓“换胆如换机”,虽然听起来觉得有点夸张,但有时换胆出来的差别,的确令人有这种感觉。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3/21 10:44:18

这里顺带科普一下上述现象的原理,同时也是入门烧友经常会问到的问题:为何不同批次、结构、材料的同一型号甚至同一厂商胆管,声音表现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原理也不复杂:
电子管的种类按电极分类,粗略就两大类:一是二极管(比如我们胆机常用的整流管),二是多极管(比如胆机常用的三、四、五极管)。
二极管顾名思义就是两个电极:阴极、屏极(阳极)。如果是直热管,灯丝就同时作为阴极;旁热管,则在阴极旁边设置独立的灯丝加热阴极。

通过在管内近乎真空环境中加热阴极发射电子,同时加一个正电压给屏极去吸引电子--由于屏极电位比阴极高,从而吸引电子飞向屏极,而初中物理讲过了--电子的流动形成电流且电流方向与电子相反,这样就形成了屏极到阴极的电流。如果在阴极与屏极之间加入一个电极并给其施加不同的电平/电流信号(比如我们音响系统中CD、数播等音源的输入信号),就能静态或动态控制屏极电流的变化--这就是信号放大的原理过程。
绝大多数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如此,多极管,只不过是加多几个控制栅极而已。

明白了上述基本工作原理,就会明白:不同结构、不同材料的电极,发热性能、发射性能、吸收性能就各不相同。还有因此而带来的振动、热噪、电磁、屏蔽等性能或效应也有区别。自然就会反映到声音的表现上了。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60#

回复 1156楼fallingforyou的帖子

欣赏楼主朋友的帖子感觉很舒服,晚上听听音乐看看这个帖子也挺有收获的,关于聊茶的话题也是受益很多。
请问
潇湘水云 发表于 2024/3/19 21:00:29

水云兄过奖了,多谢认可与关注。

我上面两个更新的内容,其实已经间接回答了你的提问--即使同一厂商同一型号的管子,如果结构、材料、批次不同,电气性能就有差别,出来的声音表现自然就不同。

具体到6X5GT,是一款旁热式双二极管,灯丝电压6.3V电流0.6A,在325~450V屏压状态下约输出70mA电流。这个参数,适合作为一些电流功率不大的前级或小单端的整流供电。网上看了下价格也没多贵,几十到百来块钱有不少进口名牌可选。

所以你需要考虑的就剩下两点:一是你胆机的功耗,整机通过整流管的电流需求,要低于70毫安(考虑要留一定余量,最好不超63毫安)。二是根据不同的前后级胆管搭配,使用不同结构材料批次的整流管,得到符合自己听感口味的声音风格。

祝你找到靓胆、得偿所愿!

来一泡乡下老树绿茶,润润喉、提提神: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