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081828384858687»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8218|回复: 1950
831#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8 23:55:00 发表
变动超距这红线怎么可能不变?图也不用画了,给你两个提示。

1.这条红线必须与两个零点相交。超距变了,零点位置变了,这红线必然变。

2.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变化超距,看看这红线位置是否变化。

再加点,再看看平均循轨误差是否有变。这样就很清楚了。 个零点相交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9 2:27:00 发表
阿杰这红线实际还有些假设。由于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线是如何得出的,故他只讲得出90度减补偿角。可是单是凭90度减补偿角是不够的。


我问过坛上认识的老师,他们都说jwang无知、不谦虚,不愿意出手。
那就让我来点拨几句吧。
切点弧线就是补偿角为零时,90度角直接对应的弧线。
你在画静态曲线时跟实际上的负距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改变负距只是改变与切点弧线相交的坐标点,切点弧线不会因此而改变。
有了这条切点弧线做参照,负距弧线的状态就一目了然了。
这也就是你企图以-1cm负距蒙混过关,却最终被指出唱针停留在切线零点的位置的原因。
你不懂画切点弧线,也分不清静态曲线错在那里,肯定就不会理解90减补偿角这条弧线了。
那你对于超距、侧滑的一切质疑都将是苍白的、没有依据的。
TOP
832#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9 6:03:00 发表
这是网友交流共同遵循那些什么原则的问题,前牛仔提出一些疑问,好象没网友正面回应过,猜想牛仔抛出来,也不会详解••••••••••我猜是转轴和单点•••分别(厂家是故意的,是有人没理解厂家的故意)•••••我没工具,建议那位有傢伙的,动手做个实验!

任何唱臂实际上的抗侧滑数据可以通过简单的检测方法来确定,不会存在什么争议的。
QQ图片2014032806493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4/29 8:53:42 上传)

QQ图片20140328064932.jpg

TOP
833#

回复 832# 阿杰 的帖子

在平面几何上可以这样理解,,但我确实不知有什么条件要考虑进去。用实测最直接简单。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4-04-29 09:05:34
TOP
834#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4-29 8:43:00 发表
[quote] 我问过坛上认识的老师,他们都说jwang无知、不谦虚,不愿意出手。
那就让我来点拨几句吧。
切点弧线就是补偿角为零时,90度角直接对应的弧线。
你在画静态曲线时跟实际上的负距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改变负距只是改变与切点弧线相交的坐标点,切点弧线不会因此而改变。
有了这条切点弧线做参照,负距弧线的状态就一目了然了。
这也就是你企图以-1cm负距蒙混过关,却最终被指出唱针停留在切线零点的位置的原因。
你不懂画切点弧线,也分不清静态曲线错在那里,肯定就不会理解90减补偿角这条弧线了。
那你对于超距、侧滑的一切质疑都将是苍白的、没有依据的。
[


我在前面讲的清清楚楚,红线变可以是位置的变化(这对你所谓的优化超距非常重要),或者是形状变,或者是两者都变。这取决于不同的前提。而你的前提只有一个,既90度减补偿角,这就说明你自已都不懂!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9 09:15:39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835#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4-29 8:54:00 发表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9 6:03:00 发表
这是网友交流共同遵循那些什么原则的问题,前牛仔提出一些疑问,好象没网友正面回应过,猜想牛仔抛出来,也不会详解••••••••••我猜是转轴和单点•••分别(厂家是故意的,是有人没理解厂家的故意)•••••我没工具,建议那位有傢伙的,动手做个实验!

任何唱臂实际上的抗侧滑数据可以通过简


呵,这主意从哪里来的?我不会说你剽窃,这是因为我讲出来就是让大家分享。可惜的是你只是抓住了我一句话,没有深思。当然我也只是提了一句,这不怪你。你这样做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侧滑力大小的。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9 09:25:36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836#

回复 834# redsox 的帖子

你这不是要笑死人嘛,这里可不是游乐场。
我嘛还是劝你先学会画切点弧线,再教你这条红线吧。
TOP
837#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9 9:20:00 发表
呵,这主意从哪里来的?我不会说你剽窃,这是因为我讲出来就是让大家分享。可惜的是你这样做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侧滑力大小的。  

你又来了,都叫你不要气急败坏的了。
我只是让大家比较自己的唱臂在不同区域抗侧滑力的大小变化,我可没有说过是自己独创的哦。
哦对了,忘了你的唱臂是测不到的,只有不懂侧滑力的人才会购买一支没有抗侧滑装置的唱臂。
TOP
83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4-29 9:27:00 发表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9 9:20:00 发表
呵,这主意从哪里来的?我不会说你剽窃,这是因为我讲出来就是让大家分享。可惜的是你这样做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侧滑力大小的。  

你又来了,都叫你不要气急败坏的了。
我只是让大家比较自己的唱臂在不同区域抗侧滑力的大小变化,我可没有说过是自己独创的哦。
哦对了,忘了你的唱臂是测不到的,


我的建议你到我的帖中多看了才发言,或看看我抓LP轨的帖再来讲。我又有一篇LP抓轨的帖要发,或等着看看再讲这话。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9 09:35:32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839#

回复 838# redsox 的帖子

富盛兄曾说过你是一个伟大的翻译,这我可从来都没有质疑过的哦。
我可以再加一句,你也是一个搜索大师,不过从来就只相信名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比较唱臂在不同区域抗侧滑力的大小变化,和正确调整抗侧滑力是两码事,你自己分不清楚没关系,但可不要误导人哦。
测试碟上只是某个范围的抗侧滑力检测信号,但我们必须先要弄整个唱片信息范围侧滑力的变化,才能使唱针更合理地循迹。
否则只会像你这样照猫画虎,只能调准某个范围而不是全部。
而且我只证实了你的观点只是抄袭,你自己根本就不会测试。
TOP
840#

测试碟上只是某个范围的抗侧滑力检测信号,但我们必须先要弄整个唱片信息范围侧滑力的变化,才能使唱针更合理地循迹。
否则只会像你这样照猫画虎,只能调准某个范围而不是全部。


看到没有,越讲越错。你怎么知道这只是某一范围内的测试?好好读读我翻译的Kogen的文章。我花了时间翻译出,你也得益的。再分析下这个信号。要不要再讨论这段信号?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9 10:13:39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