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4.1KHz 16bit (也就是音乐CD)真的过时了么? [复制链接]

14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6-24 19:13:00 发表
我买这张主要是考虑大牡蛎和赛尔合作的勃拉姆斯小协,以前的版本实在不怎么理想。

^_^
最后编辑老S 最后编辑于 2012-06-24 20:08:31
TOP
142#

回复 140# szlghyj 的帖子

先生请相信我,这些SACD,你把它当作CD收藏也是值得,我在二十多万音源上播放,前面提及的欧版是扁的仅有宽度缺乏纵深感,而上述版本无论结像感、定位性和纵深度皆有优越表现。
TOP
143#

回复 141# 老S 的帖子

没错,就是这首曲目,谢谢。
TOP
144#

回复 140# szlghyj 的帖子

可惜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气,论坛里对日版说三道四,现实购买中煤老板跟我抢购,其中不少都是限量版的,嗨,汗啊!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6-24 20:17:20
TOP
145#

呵呵,不客气。虽然两个录音相差9年,但我还是更喜欢早年这张。
PS:lao6=老S,顺便把前面说到的马勒全集照片也放上来,奇怪,IE上不了附件。
TOCE-318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20:21:59 上传)

TOCE-3180.JPG

IMG_039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20:21:59 上传)

IMG_0398.JPG

TOP
146#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6-24 20:08:00 发表
先生请相信我,这些SACD,你把它当作CD收藏也是值得,我在二十多万音源上播放,前面提及的欧版是扁的仅有宽度缺乏纵深感,而上述版本无论结像感、定位性和纵深度皆有优越表现。

我深信,我也是用SACD机作音源,一台老兼容机,CD,SACD,DVD-A通杀,不过级数就很低了,另,我也老实坦白,我之前也对日版有偏见。
TOP
147#

回复 146# szlghyj 的帖子

先生如以后SACD机有升级可能,请在第一音响品牌中进行关注,如有意则最好是选择分体式机种,其合并机在播放此类唱片中在纵深度方面尚有欠缺,当然此品牌最大缺憾是音乐表现的流畅感上有不足;故此,我的CD机没有靠边。
TOP
148#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211167655&
诸位看官,这套托马斯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交响曲,又被他人诋毁;我打开第二交响曲播放,您可以击掌数节拍,就能发现指挥的苦心用意和强力乐队控制能力;再听轰天炮似的“瓦格纳”大号吹奏,音场后侧右手位出来的声音是成团的,而非散成一遍,可是这一切都是在现场演奏完成录制工作的。
TOP
149#

回复 147# 670707 的帖子

严重同意,ESOTERIC分体一直是目标,可惜能力之外,无奈呀!
TOP
150#

以前真金白银买cd,
今年发现PChifi已经发展到声音可以感动我的木耳了,
30K以内搞定PC+DAC+播放软件,
以后少买cd,多下载!
芒格:"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
TOP
151#

原帖由 winnor2009 于 2012-6-24 20:59:00 发表
以前真金白银买cd,
今年发现PChifi已经发展到声音可以感动我的木耳了,
30K以内搞定PC+DAC+播放软件,
以后少买cd,多下载!

30k这三样相当不错了,我的预算觉得一半差不多了。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52#

回复 149# szlghyj 的帖子

没有关系,有机会听一下知道怎么回事也可以,不必太认真。
TOP
153#

sacd未能取代cd确为一大憾事。
TOP
154#

回复 153# 神农 的帖子

用声音和场面来说话,不能迷信数据,厂家的产品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品质之上,由发烧友检验它。小日本的sacd能胜过欧洲版,价格还贵,市场之门向他敞开,这说明一切。
TOP
155#

我建议玩pchifi的朋友,去听一下高品质的cd、sacd播放器,以便检验手中数据流的真实性和流失性。
TOP
156#

我相信人类的认识还只是很表象的,真正的全过程只有上帝才清楚

很有意思的贴子,受教了,其实也要多谢楼主的执着,没有楼主的执着就没有这么多大侠与版主出来的通俗易读的解答,现代人类科技水平还是很有限的,还是最初级的状态,最远不过去到月球,就连地球也未充分理解,最深下潜也就七千来米,很多东西现代科技都无法解释。真理的只有上帝才知道。所以一些在某一领域时研究得很深入的科学家,越是研究越是感觉到上帝造物的神奇。很多科学家拿到诺贝尔奖的时候,最后总要说:Thanks for God! 意思是说,感谢上帝让我明白了一点道理,前进了一步。
声音是怎样的,又是怎样传入人脑并形成一个印象的,我相信人类的认识还只是很表象的,真正的全过程只有上帝才清楚,凭一个简单的实验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是欠严谨的和说服力的。楼主还需要更大地 OPEN YOUR MIND
TOP
157#

这帖子从回复量达到十来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变味了。其实这本是一个毫无新意的话题。而正是因为偶然设计了一楼的那个实验,我才想到可以写个帖子。本来我也希望来回帖的人都会围绕着实验结果来谈自己的想法。令人失望的是,绝大部分回帖都没有提到这个实验。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认识到这个实验的意义。在我看来,这个实验已经非常直观地证明了“CD的音频规格足以骗过人的耳朵”。而这也正是这一贴想说的话。

记得鲁迅曾经都写过文章讽刺商人的营销“他明知道天不见得来诛他,地也不见得来灭他,现在连人参都‘科学化地’含起电气来了,难道‘天地’还不科学化么!”。自古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为了商业营销,商人可以想出各种奇葩的点子来让你折腾。我不知道来这里回帖的人中有几个是真正的烧友,又有几个是为了营销而来做宣传的推手。总的来说,回帖中带有非常浓重的商业宣传气息。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自始至终他们都被商人忽悠来忽悠去。说起来,“四声道LP”就是少数不但有幸被揭穿而且让大部分烧友们清醒地认识到了的骗局之一。
顺便一提,前面有人提到的“1:1母盘直刻CD” 也只是个营销手段罢了,而且还是国人搞出来的。不信的话,就去英文谷歌上搜一下“direct digital master cut”,出来的网页几乎只有中文的,而且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张中文唱片。

对于帖子的主题,我现在不想再说什么了,这也应该就是我在这一主题里的最后一次回复了。在这里,我想向真正是来听音乐的和真正是想追求真理的人说一句话。认识和分析数字音频系统,我们要从专业的视角来做,不应该信什么偏方怪招。即便有什么“效果”,大多数时候那也只是心理作用。商人们利用营销手段包装起来的产品就像是一台魔术表演。魔术有多大的欺骗性,商人的营销手段就能有多大的欺骗性。作为一个理智的发烧友,我们,要从舞台的后面来观看它。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5 15:22:12
TOP
158#

原帖由 drdd 于 2012-6-23 10:22:00 发表
即使24bit录音,保守估计真正有效位超不过20比特,在16比特之内很有可能。

我记得当初穆特在DG发第一张21BIT片的时候,留声机评论就说,请不要把BIT当做汽车马力一样的指标。

那个时代还有一家MOBILE FIDELITY SOUNDLAB(简称MFSL)唱片,把别家母带买来重做,音效无伦。仔细看里面的说明,24/96的。要知道,那时候20BIT机还是很稀奇的。
[attac

不管录音、混音时格式有多高,压成CD时一律为16/44,CD不可能高于这个格式出现。
TOP
159#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4 17:55:00 发表
原帖由 夜之魇 于 2012-6-24 12:07:00 发表
可以比较下伯恩斯坦的马勒、索尔蒂的马勒和布列滋的马勒。早期伯恩斯坦的演艺风格很好,但是录音不是很好,动态比较差。
还有我觉得PC是很难出好声的,即使是播放高码率。环节太多,全部搞好几乎是天价了。

您好!
马勒的全部交响,没有一个指挥家能全包揽,每一首作品都有谁指挥的较好,个人觉得,如马1:苏提

其实就拿布列兹的马8来说,40多秒和50多秒有两次震撼的管风琴低频汽笛,你的身体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非常过瘾,录音也非常好。
老板的录音要很仔细才能听到,但是身体很难感受到。
PC我觉得不光是音乐文件的问题,你机箱内主板干扰,显卡干扰,硬盘干扰,光驱干扰,跳线干扰,CPU干扰;电也非常脏,时钟混乱。不同的播放软件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
每样都要搞好那是什么代价?音源文件固然重要,但是PC本身就是个大瓶颈。
TOP
160#

重读好贴。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