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4.1KHz 16bit (也就是音乐CD)真的过时了么? [复制链接]

查看: 34836|回复: 162
11#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20 15:32: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5:29:00 发表
最好先搞清楚高格与低格除所谓的量化噪声重要,还是文件内所含演录信息量的多少重要。

当信息量超过了人的感官所能接收的量的时候,更多的信息量就是多余的。
这个道理的直接表现就是你已经听不见那个量化噪声了。

这是信息论(六十年代就已经建立了)中最基础的部分了。。
阁下是不是该好好复习一下香农信息论呢。。。

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音乐重播中的信息量的?
例如一个MP3文件与一个母带作对比,MP3里的信息是否与母带一样呢?

现今现世上有没有一套设备能准确测量出10分钟内的音乐中,所含的复合信息量呢?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5:43:3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5:38:00 发表
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音乐重播中的信息量的?
例如一个MP3文件与一个母带作对比,MP3里的信息是否与母带一样呢?

现今现世上有没有一套设备能准确测量出10分钟内的音乐中,所含的复合信息量呢?

阁下去学学香农信息论吧,这都是信息论中最基础的知识了。
信息论很完满地回答了你提出的这些个问题。MP3信息量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如EAC高的,或者说,
是不如44.1KHz 16bit的PCM所能包含的信息量多的,原因也都很简单,信息熵变小了而已。
如何得知一段音频中的信息量?根据信息论计算一下就好了。

学过信息论的人都明白这是为什么。在科学面前,一切谣言都将无处藏身。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6:02:09
TOP
13#

现今现世上有没有一套设备能准确测量出10分钟内的音乐中,所含的复合信息量是多少呢? 如果没有,文件里的信息含量多少?应怎样或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为什么在录音栅里听原格24/192的录音文档,会比16/44.1的文件,内含信息多很多;您可解释一下吗?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20 15:58:00 发表
如何得知一段音频中的信息量?根据信息论计算一下就好了。

用您说的所谓信息论来计算,您能准确计算出苏提指挥的《马勒:第八交响曲》开头的10分钟内音乐,所包含的一切准确信息吗?
另外,通过信息伦,可计算出瓦尔特指挥的《马勒:第八交响曲》好,还是苏提指挥的《马勒:第八交响曲》好呢?!望赐教!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6:15:2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6:06:00 发表
现今现世上有没有一套设备能准确测量出10分钟内的音乐中,所含的复合信息量多少呢? 如果没有,文件里的信息含量多少?应怎样或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为什么在录音栅里听原格24/192的录音文档,会比16/44.1的文件,内......

呵呵,您说什么都行,这是你的自由。
每一位试听过刚才那段测试音频的烧友都会发现,在正常听音音量下,16bit的量化噪声根本听不见。
如果说量化噪声都已经低到根本听不到的水平了,那你的耳朵又怎可能再获取到更多的信息量?再给你更多的信息量,你的耳朵能接收得了了么?

此时此刻,您就像一位自称能点水成油点石成金的神仙一样,恕鄙人不敢恭维。
TOP
15#

信息论毕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恕鄙人没有信心在短短几分钟,寥寥数千言里教会阁下。
阁下若是好学之人,可以去书店找找参考教成。

总的来说,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16bit的量化噪声到底有多小了吧。。。
当耳朵已经听不见区别的时候,就不要再用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名词自欺欺人了吧。

人,对自己实事求是一点总是有好处的,望诸位烧友三思。
TOP
16#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20 16:15: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6:06:00 发表
现今现世上有没有一套设备能准确测量出10分钟内的音乐中,所含的复合信息量多少呢? 如果没有,文件里的信息含量多少?应怎样或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为什么在录音栅里听原格24/192的录音文档,会比16/44.1的文件,内......

呵呵,您说什么都行,这是你的自由。
每一位试听过刚才那段测试音频的烧友都会发现,在正常听音音量下,16bit的量化噪声根本听不见。
如果说量化噪声都已经低到根本听不到的水平了,那你的耳朵又怎可能再获取到更多的信息量?再给你更多的信息量,你的耳朵能接收得了了么?

此时此刻,您就像一位自称能点水成油点石成金的神仙一样,恕鄙人不敢恭维。

用你所说的量化噪声论就能表示16/44.1的格式质量是等于24/192的质量了?
另外想请教你,你听16/44.1和24/192两个格式,是为了听更多的音乐信息,还是听量化噪声?

既然空口说白话无意思,我给两个不同指挥家指挥的同一曲目或不同时期、不同制作的同一曲目给你,你能用你的理论准确计算出里面的一切信息数据,和用数据来区分开其好坏吗?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6:38:0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6:26:00 发表
用你所说的量化噪声论就能表示16/44.1的格式质量是等于24/192的质量了?
另外想请教你,你听16/44.1和24/192两个格式,是听音乐还是听量化噪声?

既然空口说白话无意思,我给两个不同指挥家指挥的同一曲目或不同时期、不同制作的同一曲目给你,你能用你的理论准确计算出里面的一切信息数据,和用数据来区分开其好坏吗?

请阁下不要混淆科学概念,转移讨论焦点。
没啥好说的,我写这个帖子只是想告诉大家:44.1KHz 16bit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了人耳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换句话说,人耳朵是听不出24bit和16bit的区别的。
至于这个结论对不对,诸位烧友用一楼的测试音轨一试便知,无需猜疑。
以上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6:31:44
TOP
18#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20 16:26:00 发表
信息论毕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恕鄙人没有信心在短短几分钟,寥寥数千言里教会阁下。
阁下若是好学之人,可以去书店找找参考教成。

总的来说,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16bit的量化噪声到底有多小了吧。。。
当耳朵已经听不见区别的时候,就不要再用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名词自欺欺人了吧。

人,对自己实事求是一点总是有好处的,望诸位烧友三思。

不要老在逗花园,请正面准确回答我的问题,并实施而后行。否则就不要再误道别人了。好不?!

按照你所说的是正确的,真的听不出16/44.1与24/192两者同载同一个演录的话,那全球现时的顶级录音室(栅)为何要用 24/192 以上来录音呢?用 MP3 或16/44.1 格式来录不是行了。难道全世界的录音师和录音栅工程师都是 “ S ” 的,只有你是对的?

你听不出和区别不出 16/44.1与 24/192 同载一个以 24 / 192 的录制文件,这方面也不怪你,也可以理解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6:51:3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6:31:00 发表
不要老在逗花园,请正面准确回答我的问题,并实施而后行。否则就不要再误道别人了。好不?!

阁下能否不要再像个孩子追问大人一样,“妈妈,妈妈!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连三国都不知道我怎能给你讲赤壁?
我与阁下再怎么争论也没有意义,反而让坛中其他烧友不敢发言了。
实践出真知,众位烧友心中自有评判,让我们把空间留给坛子里的其他烧友们吧。
TOP
20#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6:31:00 发表
不要老在逗花园,请正面准确回答我的问题,并实施而后行。否则就不要再误道别人了。好不?!



中山張兄
您佬肯定是耐性極家的老好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