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4.1KHz 16bit (也就是音乐CD)真的过时了么? [复制链接]

查看: 34957|回复: 162
111#

CD并没有过时,只不过现在的数码软件不花钱的多数,嘿嘿。
TOP
112#

回复 111# wayned 的帖子

原帖由 wayned 于 2012-6-22 23:34:00 发表
CD并没有过时,只不过现在的数码软件不花钱的多数,嘿嘿。

对,CD是暂时不会被淘汰的,但是一旦唱片公司把真正的高格开放出市场后,CD就会在不久内在发烧界立即完蛋。但是假如您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您会不会这样做呢?这个就是关键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3#

我有时在想:头版银圈为何越来越火?以前被人铁定认为是玄学!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114#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6-23 0:19:00 发表
我有时在想:头版银圈为何越来越火?以前被人铁定认为是玄学!

为何越是古玩越值钱?
其实我早就想说,现在的Hifi界,越看越像个古玩店。。。
越是旧的东西,越是停产了的东西,越是被吹捧。。。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3 01:07:22
TOP
115#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2 23:54:00 发表
原帖由 wayned 于 2012-6-22 23:34:00 发表
CD并没有过时,只不过现在的数码软件不花钱的多数,嘿嘿。

对,CD是暂时不会被淘汰的,但是一旦唱片公司把真正的高格开放出市场后,CD就会在不久内在发烧界立即完蛋。但是假如您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您会不会这样做呢?这个就是关键了。
,我觉得大厂是不可能放出母带的,他们不怕被随意拷贝、翻录、盗版么?放出来他们还赚什么钱?


还有你能轻易拿到像EMI DECCA 泰拉克这种大厂的母带?


我觉得你说的都不太现实,不要去看不起CD,为时尚早了,以后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享受当今才是王道。
TOP
116#

即使24bit录音,保守估计真正有效位超不过20比特,在16比特之内很有可能。

我记得当初穆特在DG发第一张21BIT片的时候,留声机评论就说,请不要把BIT当做汽车马力一样的指标。

那个时代还有一家MOBILE FIDELITY SOUNDLAB(简称MFSL)唱片,把别家母带买来重做,音效无伦。仔细看里面的说明,24/96的。要知道,那时候20BIT机还是很稀奇的。
最后编辑drdd 最后编辑于 2012-06-23 10:45:11
TOP
117#

我相信大家都是尊重科学的,但更尊重自己的耳朵,毕竟目前科学水平还不足以做到解释一切的地步,目前很多科学测试手段只是管中窥豹的境界,如果不认同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另外,并非所有的科学原理都是真理,毕竟有些原理受当时的科学认知的局限,只是在当时被当做真理来对待!
TOP
118#

"此前,许多学者根据人身体对抗空气的阻力和体重对地面作用后的反作用力等因素计算,人以这个速度跑步时,尚不会引起肌肉的损害,一旦超过了这一极限,人体肌肉将有可能在跑动过程中断裂。将结果归结起来,得出人能以多快速度跑完100米的极限是9秒64。还有学者做出了所谓“更大胆的预测”。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生物机械学博士吉迪恩-阿里尔预测:9秒60也许是人类百米的极限。从人体机械的角度来讲,超过这个速度可能会导致骨头断裂,关节软组织脱离。
"
博尔特的记录:9.58秒!
以上的计算不科学吗?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前公认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每个人都知道吧?
科学是用来证明的,不是用来迷信的!
最后编辑LEISURE 最后编辑于 2012-06-23 14:30:54
TOP
119#

原帖由 LEISURE 于 2012-6-23 11:47:00 发表
我相信大家都是尊重科学的,但更尊重自己的耳朵,毕竟目前科学水平还不足以做到解释一切的地步,目前很多科学测试手段只是管中窥豹的境界,如果不认同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另外,并非所有的科学原理都是真理,毕竟有些原理受当时的科学认知的局限,只是在当时被当做真理来对待!


我一直信奉这个。
TOP
120#

原帖由 夜之魇 于 2012-6-23 9:50: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2 23:54:00 发表
原帖由 wayned 于 2012-6-22 23:34:00 发表
CD并没有过时,只不过现在的数码软件不花钱的多数,嘿嘿。

对,CD是暂时不会被淘汰的,但是一旦唱片公司把真正的高格开放出市场后,CD就会在不久内在发烧界立即完蛋。但是假如您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您会不会这样做呢?这个就是关键了。  

我觉得大厂是不可能放出母带的,他们不怕被随意拷贝、翻录、盗版么?放出来他们还赚什么钱?
还有你能轻易拿到像EMI DECCA 泰拉克这种大厂的母带?
我觉得你说的都不太现实,不要去看不起CD,为时尚早了,以后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享受当今才是王道。

夜之魇先生可能没完全明白我所讲的意思。大厂和录音公司为何不会把最高格式的数字母带开放出市场,原因在前帖已有简单提过。未来很可能会开放的高格是24/96的母带采样文件和唱片,用这个格式采样出来的母带文件,还是远不及用24/192采样出来的品质好;例如在德国一些最先进的录音公司,他们制成的数字母带已是32/384了,现开放出市场的文件是24/192,与原数字母带的32/384品质还是差很远;所以这方面大厂和录音公司是有操作方式的,开放出市场的高格文件总会比他们数字母带库的要低,就算被别人盗版了,也不会与其同质,这方面他们是不会担心的。最令他们担心的是因现时互联网管理还没有完善,漏洞很大,在这个平台被盗版的话,将会使他们损失很大。

说话现不现实与个人知晓情度有关!我从来没有看不起CD,80、90年代的首版CD至今我也不断在购买,你说我有没有看不起CD呢?问题是应买那些。反正2000年后发行的CD最终是会在音响发烧界里被淘汰的,但时间不会是近这几年。90年代中以前发行的首版CD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