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位昔日通信攻城师眼中的CD音源 [复制链接]

查看: 63642|回复: 276
81#

经过顺便顶顶!
TOP
82#

关键是这个市场太小,不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有象日常用品一样的产量,估计成本也早下来了:)
TOP
83#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9-6-14 10:21:00 发表
做一台CD 机不难,难的是建立一套技术协议,而且要被所有的大厂接受,否则你的片源怎么办?说句玩笑话,不是现在的设计师无能,而是现在的音频协议太差劲了!但要改变协议,不是技术人员说了算的,是那些掌握市场的商......

LZ说的和这位仁兄的见解非常赞成,现有CD的编码、解码、存贮、传输的标准或协议说不定就是某些利益的妥协,否则该标准老早就翻了。。。。。。。(参见视频技术发展)
TOP
84#

回复 61# xhd423 的帖子

我来回答你关于CD和数据文件的误码率问题,我来给大家说说cd和数据文件存储是不同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1张光盘数据文件只能存贮700M(正常情况下)的东西,而CD则可以存储750M左右的容量,这里700M和750M都是指原来在硬盘上的数据容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文件数据在CD上存储时还多加了冗余码和校验码,而CD数据存储是就没有这些多余的码了,这些码难道没有用吗?这些码就是保证在读取和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而CD没有这些码就难怪损失数据严重了。
TOP
85#

顶楼主好文[不过你的id有些拗口]那位仁兄有点锋茫毕露,有观点及不同意见完全可以交流,论坛嘛,毕竞是大家士切磋的地方,千万不能伤和气,
TOP
86#

这个好帖不能沉。
TOP
87#

原帖由 雁荡秋色 于 2009-6-18 20:00:00 发表
顶楼主好文[不过你的id有些拗口]那位仁兄有点锋茫毕露,有观点及不同意见完全可以交流,论坛嘛,毕竞是大家士切磋的地方,千万不能伤和气,

本来是不想吵架的,无奈对方一开口就对人不对事。我还是第一发贴,貌似一开口就得罪他了。
如果说出发点是为技术理论或实践经验争吵,又看不到下文了,令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谁也别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后面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就算我们能请到菲利普或SONY的数字工程师来论坛讲课,课程恐怕也不是几天能完成的。Jitter对CD音质其实是个大问题,却一直不被重视,因为多数人眼里数字就是BITS、BTYES,只要碟片没有刮花,是不会出错的,至于系统中各部分的Jitter因素,是厂家和设计师他们会搞定的事情。对Jitter进行量化测试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纠正,做到接近消灭Jitter,才是发烧级的做法,但这是不现实的,难度很大不说,成本也不可接受。发烧友索性把它当作透明组件,本质的东西丢一边,玩起了电源线、信号线......这是题外话了。解决问题的招数:1.放弃;2.妥协; 3.随意。
TOP
88#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在刻录没有出错的前提下,刻录碟的音质通常明显不如原版碟,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哪个环节造成的?
TOP
89#

原帖由 未仔的贱骨头 于 2009-6-18 23:52:00 发表
在刻录没有出错的前提下,刻录碟的音质通常明显不如原版碟,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哪个环节造成的?


未仔兄,   这是什么事实证明了的呢? 能说明一下吗?
另外, 您觉得是什么环节造成的?
http://www.mydcentre.com
TOP
90#

未仔兄:用解码还存在以上的问题吗?我现在主要对PC数字输出到解码感兴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