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位昔日通信攻城师眼中的CD音源 [复制链接]

查看: 63684|回复: 276
111#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6-19 23:44:00 发表
一路看下来,未仔老兄思路清晰,分析的很有条理,许多观点值得参考。

音响器材这东西并不是电源做好就万事大吉那么简单,同样的原理图,再或者使用同样的电子元器件,仅仅元器件布局走线不一样,甚至电路板的品质不一样,声音表现差异大的去了。常常DIY的朋友还会发现,机器组合前声音不错,组合成整机声音就改变了。O(∩_∩)O哈哈~!!再好的电源也解决不了这些问

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说来也简单,不想哗众取宠,也不说明自己这桶水装了几公分,其实是突发其想,想知道大家对音源有什么看法。虽然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讨论,但发烧友之间深入的讨论还不多。
除了Jitter还是Jitter,其实我不是死心眼,平时听音乐才不去管这个。但我想说明Jitter是最值得数字发烧友关注的,是发烧友的指标,不是普通人的指标,更不是厂家喜欢的指标,它们希望越和谐越好,多买机器少挑问题。据我有限的了解,测试Jitter的仪器相当昂贵,而且测出来又能怎样,旗舰产品尚且姑息,二、三线产品更为成本所限而放弃。我也没有认定Jitter就是问题全部,这是相对的,比如MP3的播放就完全不必考虑,瓶颈原理决定的。如你所说,存在方方面面的因素。
对于未来的音源,我个人看好独立的PC HIFI,虽然也有种种限制,但制作得好应该不差。年纪越大会越懒,方便易用很重要。不怕笑话,我是听单声道的,两只JBL4312叠一起串联使用,不占地方不碍眼,随意,音质我感觉更纯。
TOP
112#

顶一下听单声道的大哥!!!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13#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6-19 23:44:00 发表
一路看下来,未仔老兄思路清晰,分析的很有条理,许多观点值得参考。

音响器材这东西并不是电源做好就万事大吉那么简单,同样的原理图,再或者使用同样的电子元器件,仅仅元器件布局走线不一样,甚至电路板的品质不一样,声音表现差异大的去了。常常DIY的朋友还会发现,机器组合前声音不错,组合成整机声音就改变了。O(∩_∩)O哈哈~!!再好的电源也解决不了这些问

-----------就算全部相同,不同焊接工艺,声音也能差很远。
最后编辑bollerluo 最后编辑于 2009-06-20 11:12:22
TOP
114#

声音分细节和大局。

注重细节是必要的,但大局不妥,再追求细节也跳不出框框。

几十年来的CD机就老是在细节上打转,所以就至今还输给LP。

其实CD技术是非常、非常棒的,比LP技术强多了。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15#

SACD,DVD-A就更棒了,可是现有的硬件------音源和功放无法体现出她们的优势,可惜可惜!!!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16#

Jitter是时钟和数据对位的问题 数据编排不齐对D/A以及后面处理造成的失真吧;而误码,就是你盘上的PCM编码字节,再对应读取准不准,实际上对应是任何通信系统的纠错吧?比如CRC和无数更复杂的,我理解是这样,问题好像没那么玄;基本概念似乎也没明晰。就事论事,人身攻击就免了吧。
TOP
117#

原帖由 未仔的贱骨头 于 2009-6-20 0:51:00 发表
。。。据我有限的了解,测试Jitter的仪器相当昂贵。。。。


对 DIYer 及山寨是昂贵,但对正规厂家来说一点也不昂贵,只是很多厂家空有仪器白不用,原因是中国人普遍商业思维是一件商品能有高利润就是好商品,相反老人普遍还是认为好质量才是一件好商品,所以国产的 dd 不是做不好或不懂做好,而是不愿意做好。

不过中国营商环境也实在比海外差,就一个找银行支持,渠道和基制已比不上香港,所以也出现不少本来雄心壮志潜力无量的山寨,一扩充发展至正规厂家,就沦为跟普遍国产般同流合污。。。。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118#

原帖由 未仔的贱骨头 于 2009-6-18 0:38:00 发表
原帖由 xhd423 于 2009-6-15 8:10:00 发表
为何不讨论一下SACD?

我认为SACD只会带来更严重的Jitter,高采样率和脉宽调制是噱头,

LZ,似乎新的DVD SACD已经不是以前的CD提时钟设计了。应该是简化的DSP系统,运行内核操作系统,可以升级固件吧。因为SACD有太多对盗版保密的东西,所以细节我不知道,但是设计这个系统无论如何不应该走一个单一的数字处理方案了。而SACD格式本身,我认为应该是多声道无损压缩非PCM而是DSD纪录方式的吧。至于自身时钟,这有点像您提得SDH同步时钟系统,我把文件的内容缓存,我自己就已有一个标准时钟了和所谓的MP3也没差别。
"SACD只会带来更严重的Jitter"---这样的话还是慎言为妙!!!
TOP
119#

顶楼主!!
附一道正在学习的题:

What is jitter?  
A. The total end-to-end delay  
B. The variations of delay  
C. The delay caused by placing the bits on the wire  
D.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bits to transit the physical media  
Answer: B
最后编辑greatfan 最后编辑于 2009-06-20 16:51:22
Hi - Fi ≠ Hi - Price
TOP
120#

关于刻录CD,请教楼主:
如果刻录碟提取出来的WAV文件与原版提出来WAV文件一样,能不能说明这个刻录碟与原版碟一样?(不比较介质,只比较数字内容)
Hi - Fi ≠ Hi - Pric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