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greatfan 于 2009-6-20 21:42:00 发表 在CD-ROM上读数据,出来的数据一样,但是在在CD上播放效果就不一样。 刻录碟它不是error盘,是Jitter盘。 还是有疑问: 音乐CD也是数据碟,也就是二进制保存的数据碟。如果刻录碟在CD-ROM上读出来的数据与原碟一样,在CD机上读出来的数据相信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D/A转换前,都是一样的。数据内容一样,播放(D/A转换)出来的效果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二进制数据,1就是1, |
到目前为止这个疑问是最深入的。
这个帖子讨论Jitter刻录碟,是有前提的:
1.注意交界面;数字世界它很简单,不是1就是0,但数字和模拟部分(模拟信号、物理比如碟片的PIT/LAND以及造就它的母盘或刻录机、时间)联系上的时候,在交界面上就引入了其它因素。
2.排除近似值;不排除一张碟片或一部CD机的Jitter恰到好处,也不排除一些刻录碟做到了很低的Jitter,在可分辨范围之外,一句话,不能绝对。
3.认同Jitter的存在和对音质的影响。如果否认这点,那么好了,这个帖子不用看了,井水不犯河水。
4.认同刻录碟和原版碟的差异,认同相同内容的不同材质的刻录碟也存在差异,也就是认同碟片质量、制作质量(压制或刻录)对音质的影响。
如果上面4点没有异议,接着讨论。
“音乐CD也是数据碟。也就是二进制保存的数据碟。如果刻录碟在CD-ROM上读出来的数据一样。CD机上读出来的数据相信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D/A转换前,都是一样的。如果数据内容一样,播放(D/A转换)出来的效果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二进制数据,1就是1
这段的“如果刻录碟在CD-ROM上读出来的数据一样。CD机上读出来的数据相信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D/A转换前,都是一样的。”,正解我认为是“刻录碟在CD-ROM上读出来的数据一样。CD机上读出来的数据却不一样,出现了错误,Jitter造成的”
这部分的Jitter是怎样形成?又怎样造成数据错误?不良刻录盘的PIT/LAND存在的偏差,因为PIT/LAND是反映1010电平的物理结构,准确地说它们在时间与长度的控制上出现了偏差,此外不良刻录碟的均匀、重量不佳也会加大偏差,这就产生了Jitter,Jitter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电平的判断,从而造成C1/C2解码出现错误。这就是为什么刻录碟在CD上播放音质不行的原因。我没法钻到芯片内部去看数据在哪部分出错了,所以这是多次实践比较和理论推导的结果。也有厂家提供了该Jitter测试波形作为辅证。对于PC来说,操作系统允许FIRMWARE增加读取次数或者加大光头功率,而CD我认为它不能,它一读起来就得连续工作,有可能加大功率重复读取吗,恐怕时间不允许,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英国之宝的G08采用CD-ROM读取,经过缓冲后再Re-clock解码,应该是消灭此类Jitter的最佳办法,用它来播刻录碟估计和原版碟没差别了,PC HI-FI就更是完全没有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