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复制链接]

查看: 501457|回复: 684
301#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7-10-12 18:28:00 发表
当然没有把倒相孔赌起来!音响这玩意看似简单,但越来越觉得里面奥秘无穷。你没看出名的品牌都要3年左右才推出一新型号,不象我们国内的音响厂家音箱、攻防、CD机全系列在一年内全部出来,咱们中国人就是厉害。接受一个品牌就得接受他的优缺点。我觉得其实无论是单拿还是ATC的设计者都为了实现自己认为理想的声音,把产品声音做到和谐都作出了妥协,尤其是在其入门级的书架箱上。你要求清切入云的高音又想密度十足和宽松自然的中低频我看很难,故52取其高音而中低频相对苗条,ATC7则把高频调暗同样是为了声音的整体协调。比较新款ATC19和老款20就很容易看出来,新的高频上去点了,中频的密度也下降点了,技术上的东西我不大懂不敢肯定是正确的。总而言之这2款书架都是走前面均衡的路线,都是不错的选择,喜欢谁就娶谁,谁也管不着。哈哈,吹吹水忽然发现很久没听“大无”了,今晚好好温习一下,LZ继续研究折腾。


我有张lady拉的,也不错。回去翻出来一起复习。我不折腾了,好好听音乐。
TOP
302#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不好意思插个话, 我对52SE和7仔比较没啥兴趣, 反倒对LZ提到的'电流倾注'功放有兴趣. 请问LZ, 您的'电流倾注'和P.J. Walker 的 Current dumping有没有关系啊? 是不是碰巧名字相同而已啊?
TOP
303#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Gavin 于 2007-10-12 19:09:00 发表
不好意思插个话, 我对52SE和7仔比较没啥兴趣, 反倒对LZ提到的'电流倾注'功放有兴趣. 请问LZ, 您的'电流倾注'和P.J. Walker 的 Current dumping有没有关系啊? 是不是碰巧名字相同而已啊?


P.J. Walker 的 Current dumping我不太了解,能不能给我个了解途径。我说的电流倾注式功放是我自己无意中获得灵感试制的一款放大电路。不知道会不会和你所说的理论恰好吻合。

电流倾注式就是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计算输出电流去驱动音箱。假如一个跨导为1的电流倾注式功放,那么在对它输入1V的交流信号时,它将输出1A的交流电流。
假如它驱动一个音箱在1khz是8欧姆,那么这时输入音箱的功率是8w;如果这个音箱在40Hz的时候阻抗变为10欧姆,那么这个时候输入仍为1A的交流电流,因此实际上输入音箱的功率是10W,那么如果20Hz时音箱的动态阻抗为16欧姆的话,自然就会用16W的功率来推这个音箱。因此可以看到在音箱灵敏度下降、动态阻抗上升的情况下,我设计的电流倾注是功放会动态的提高输出功率来补偿。放出来的声音能量实际还是和1A电流成正比的,满足音箱的声压输出和输入电压信号成完美线性的设计初衷。功放多余输出的做功用来克服音箱自身的阻尼。

可能很多年前,就有前贤尝试过这样的电路,不过可能他也和我一样发现了一些问题,最后放弃了这样的线路。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2 19:26:28
TOP
304#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7-10-12 18:27:00 发表
到现在我还是对搂主有否AB比较过A7和A52表示怀疑。因为两者刚开始比较时的差异实在太大了,而楼主竟然只字未提(就像马可波罗从来未曾在游记里提到过长城一样,令人怀疑他到底是否来过中国)。


富盛兄:您这样的怀疑在我看来,最好还是放在心里更好,虽然因为和欧博的特殊关系,我知道SPRS的确在使用A7,也的确借到一对A52,正如我心里实在是怀疑对您因代理DY而对DY在言辞上有所偏向一样(我也曾经是代理好几个品牌的JS,爱自己所代理的品牌,作为真正热爱HI-FI的JS来说,实在是太过正常),但这样的怀疑我很想只放在心里,不直接在网上说出来一样,因为我更愿意相信,在这个论坛上,大家这么留恋168,主要是因为对发烧的热爱,探讨点HI-FI是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这点并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至于用TACT测试的方案,个人认为的确很不民间,首先,大家对这种数字功放的测试功能实在不熟悉,它的空间处理方式对听音结果的影响有多大,在什么地方,论坛上大多数人没机会认真把玩过,不知道,至于功放的选择,线材的选择,音源的选择,听音室的选择都是问题,真正的公平对有实战经验的发烧友来说,其实比玩好一对音箱还难!如果说找一个标准的消音室来测试,比如说找南京电声研究所来搞测试,相对来说也算公正,但更加不民间,而且也只能得出一堆数据而已,不如翻翻音箱说明书算了,但这两对音箱在实际搭配中会出现什么结果还是没一个准!
      本来,SPRS兄把家中的实际听感发表于网上,在这个论坛上大家见得多了,本身很平常,但因为涉及DY,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就复杂起来了!
TOP
305#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楼主说的对!!!

所以我认为:不必先求证别人是如何试听的,关键是自已是如何听的...............
TOP
306#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2 19:2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avin 于 2007-10-12 19:09:00 发表
不好意思插个话, 我对52SE和7仔比较没啥兴趣, 反倒对LZ提到的'电流倾注'功放有兴趣. 请问LZ, 您的'电流倾注'和P.J. Walker 的 Current dumping有没有关系......


哦,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跟P.J. Walker的是完全两回事了. 简单来说P.J. Walker的Current dumping是一个误差前馈式放大器, 利用电路中巧妙的电桥平衡来使输出级的失真消失. 其典型应用就是QUAD405. 不过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以输出电压信号为研究对象, 跟您的理论不一样. 它的dumper也刚好工作在乙类(或者说很接近乙类), 跟您提到的一至, 所以有此一问.

想知道, 音箱的频响曲线究竟是在什么输入信号条件下测量而得的呢? 是等电压, 等电流还是等功率呢? 在设计后级时, 是不是应该以这个条件做为后级输出研究对象呢? 例如, 如果曲线是以等输入功率下测量的, 那是不是做个放大器, 使它的输出功率和输入电压成线性关系, 这样才能和音箱的频响曲线吻合呢?

纯粹天真烂漫的想法, 请DX们别笑我.
TOP
307#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转贴

关于恒流功放的一点看法


恒流功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扬声器的动态阻尼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在谐振频段,(注意,是动态阻尼)还有1个作用,这里大家好象都疏忽了,就是可以提高功放的容性负载驱动能力,这点其实比前一点更重要。这2点是比恒压功放优秀的地方。但是,单纯的恒流功放在驱动扬声器的时候,缺点比恒压功放更多更致命。
    
    1。可惜,扬声器/音箱的测试,是以电压/响度来描绘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的,这就会使用恒流功放驱动的扬声器/音箱的幅度/频率曲线和其阻抗曲线相似,所谓小音量低音丰满,高音通透,就是这个缘故,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2。扬声器的低频谐振,主要靠声学阻尼系统来抑制(如果是号筒,密闭结构的箱体,其阻尼特性就要好于倒相结构的),电阻尼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过的去就可以,主要是拿来微调音色的。而大多数的时候。用了恒流功放,反而破坏了声学系统的阻尼效果(改变了Q,顺性等参数)。

    3。在高阻抗的位置,象谐振位置附近,因为是恒流的缘故,扬声器极容易过载,放出来的声音失真非常大,小音量还马马虎虎。

    4。说到底,这里看见的所谓恒流功放电路,不外乎是电流取样,电压负反馈的结构,对第二点提高容性负载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因为放大器的反馈方式还是电压型的。

    综合上述几点,我个人认为,在扬声器/音箱的幅度/频率特性测试条件没有改为电流/响度或者功率/响度的情况下,恒压功放的整体性能远胜于恒流/恒功率功放,这也就是到目前为止,成品功放几乎全是恒压型功放的原因。
如果你仅仅对恒压功放的电阻尼特性耿耿于怀的话,不妨做带输出变压器的功放,倒并不是说加了输出变压器的功放就是恒流了(只是用了大电感做负载,电流不能够突变,电压变化大,电流变化小,所以说有恒流特征,这个和纯甲类功放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是恒压输出的功放,不管输出电压怎样变化,工作电流基本不变),而是用了输出变压器可以带来2个好处,1是可以隔离扬声器产生的自感应电动势,2是有极佳的静态阻尼。这也就是1台阻尼系数高达1000的晶体管功放,对低频的控制能力,往往还不如一台阻尼系数为10的电子管功放(带输出变压器)来得更好的原因。
TOP
308#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这帖这么长,不正说明了两者都是好东西么?!
倏忽虚无境 迷离山水情
TOP
309#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sometimes 于 2007-10-12 21:01:00 发表
这帖这么长,不正说明了两者都是好东西么?!


应该说,说明了两者都是很有名的东西!或者说两者都是卖得不错的东西!
TOP
310#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2 19:2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avin 于 2007-10-12 19:09:00 发表
不好意思插个话, 我对52SE和7仔比较没啥兴趣, 反倒对LZ提到的'电流倾注'功放有兴趣. 请问LZ, 您的'电流倾注'和P.J. Walker 的 Current dumping有没有关系......


一般来说“电流倾注式”(Current Dumping Audio Amplifier)这说法是属于Quad公司和的,除非LZ的构思早于1975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