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侃侃而谈 英国箱!!(第26页ATC,27页Harbeth) [复制链接]

查看: 137963|回复: 382
171#

Emmanuelle 在 2006-10-19 15:42:19 发表的内容
tw1812 在 2006-10-19 12:37:35 发表的内容
那您就不仅仅是打倒英国箱了,戴头盔哈!
期待您能制造一对符合您标准的真正无渲染的箱子.

不怕您给我带头盔,这种观点对所有的器材都是一视同仁的。至于那种箱子吗?是根本不可能产生的,否则就是“泄露天机”。我还怕像普罗米修斯那样,被吊在高加索山脉上哪:)

您理解错了,我是担心您的观点挨砖,才叫您戴头盔的
TOP
172#

我爱小提琴,所以用猛700仔,但听大动态的就确实不行了,可惜不见有人评论猛牌拍砖头
TOP
173#

小邦 在 2006-10-19 20:35:08 发表的内容
我爱小提琴,所以用猛700仔,但听大动态的就确实不行了,可惜不见有人评论猛牌拍砖头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小邦同志,如果你只是钟情小提琴一种乐器,建议你玩Rogers或Harbeth,它的松香味比你的猛700仔强多了。

猛牌当年并不是100%在英国制造,它的黄金高音单元只是台湾货而已。因为当年的代理名发行在广告吹嘘……其实你细心留意猛牌的二手箱是什么价钱,你就会明白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74#

同感同感!

chopin 在 2006-10-16 13:02:05 发表的内容
音染这个词很有意思,其定义我的理解为如果你不喜欢某种类型的声音你就可以说其有音染,这是个通用标签。没有音染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就像没有绝对的真空。我拉过小提琴,所以我知道在空旷的操场上发出的声音也许是最没有音染的但绝对是很难听的,在家里和在不同的音乐厅又是两样的声音,这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音染,所谓最著名的音乐厅其实就是有着最美丽的音染。纯净水淡而无味,只能解渴。要想享受,估计大家选择的都是茶、咖啡之类,这完全视个人口味而定,没有高下优劣之分。英国箱的设计理念我很欣赏,一切都为了让你能长时间的欣赏音乐,至于用的什么材料和手段,那不过是个黑猫白猫的问题。有人买器材好像不是为了声音,就是为了买一堆好的电子元器件,即使这样,英国器材的价格也是最平易近人的,有的甚至都低于国产的器材。要说最糊弄人的其实是那些贵价器材,我前天和朋友一起打开瑞士Nagra PL-L 前级换管子,小小的机箱里就几块集成电路板,用的是日本的普通电容和ALPS的电位器,两个12AX7和一个12AT7也是最普通的俄罗斯SOVTEK,满打满算高估一下其成本绝对不会超过2000元,但实际售价却高达几十倍,简直就是抢钱,相比之下,英国人就显得厚道多了。很多现代声器材过分追求分析力,空间感和动态,大声压下听长了耳朵会有一种压迫感,甚至感到烦躁不安,把音量开小又会感觉不过瘾,所以很多音响发烧友听音乐的时候喜欢频频更换唱片,很难一张唱片完整的听完,这就是不自觉的在缓解耳朵的疲劳。而英国箱注重音色,而这恰恰是人能否长时间聆听的关键,现在能经常花费几个小时完整聆听一部歌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英国声的失宠也是时代使然。
TOP
175#

支持楼主,说的有道理
TOP
176#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w1812兄你非常聪明:[ 该贴在 2006-10-19 19:06:48 2006-10-19 19:06:48 被 tw1812 修改过 ]  

你已经理横折曲地把篡改我的文章再修饰过。我现在宣布,你再发任何帖子,我都不会再回复你,以正视听!

请各DX见谅!谢谢。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77#

大开眼界
TOP
178#

chopin 在 2006-10-16 13:02:05 发表的内容
音染这个词很有意思,其定义我的理解为如果你不喜欢某种类型的声音你就可以说其有音染,这是个通用标签。没有音染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就像没有绝对的真空。我拉过小提琴,所以我知道在空旷的操场上发出的声音也许是最没有音染的但绝对是很难听的,在家里和在不同的音乐厅又是两样的声音,这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音染,所谓最著名的音乐厅其实就是有着最美丽的音染。纯净水淡而无味,只能解渴。要想享受,估计大家选择的都是茶、咖啡之类,这完全视个人口味而定,没有高下优劣之分。英国箱的设计理念我很欣赏,一切都为了让你能长时间的欣赏音乐,至于用的什么材料和手段,那不过是个黑猫白猫的问题。有人买器材好像不是为了声音,就是为了买一堆好的电子元器件,即使这样,英国器材的价格也是最平易近人的,有的甚至都低于国产的器材。要说最糊弄人的其实是那些贵价器材,我前天和朋友一起打开瑞士Nagra PL-L 前级换管子,小小的机箱里就几块集成电路板,用的是日本的普通电容和ALPS的电位器,两个12AX7和一个12AT7也是最普通的俄罗斯SOVTEK,满打满算高估一下其成本绝对不会超过2000元,但实际售价却高达几十倍,简直就是抢钱,相比之下,英国人就显得厚道多了。很多现代声器材过分追求分析力,空间感和动态,大声压下听长了耳朵会有一种压迫感,甚至感到烦躁不安,把音量开小又会感觉不过瘾,所以很多音响发烧友听音乐的时候喜欢频频更换唱片,很难一张唱片完整的听完,这就是不自觉的在缓解耳朵的疲劳。而英国箱注重音色,而这恰恰是人能否长时间聆听的关键,现在能经常花费几个小时完整聆听一部歌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英国声的失宠也是时代使然。

   说的非常有道理!支持!
TOP
179#

其实楼主评论英国音箱的初衷,是讲它的性价比太低,不是讲所有英国箱都做得不好。是这个意思吗?
而且我们这些在坛子上高谈阔论的大虾们,不会豪到自觉在音响技术上理论上比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专业人士还要高明、理智吧?
所以问题的焦点不是在否定英国人做音箱乃至音响的技术、工艺水平------反之国人更是应该在这两方面向人家好好学习的------而是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否与他的价格相符。想象一下:假如那些东西的售价能够理性些,那些宣传文章写的客观些,就不会那么让人既爱又恨啦。
TOP
180#

csdam 在 2006-10-19 19:17:26 发表的内容
csdam 在 2006-10-19 15:28:51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监听音箱并不是用来听音乐的,主要用途是录音室用来监察讯源的缺失和音质,事实上,就在EMI百代唱片,它采用的监听箱也不止一种。英国BBC电台用的监听箱一定是英国货……

这个很简单,如果你到过香港尖沙嘴太空馆的演示厅,它用了全套KEF(当年殖民地政府就在音箱开支上就报了3000万港元)效果如何?不说了,应该是政治原因吧!

事实上,现时世上九成的所谓录音室监听音箱是用Yamaha的哦,各位DX有没有留意到最近20年英国出过有什么像样的录音和发烧唱片吗?这个和英国佬用的监听音箱有什么关系吗?当我胡扯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1915284827511.jpg[/upload]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w1812兄,用不了篡改我的原文吧?

对于合理的质疑,我非常愿意作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请您仔细看看,我有没有改动您任何一个字或标点符号?
我只是在其中插入我的话而已:)打括号和引号的是我的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